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的“古雅”说美学意蕴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西芳哲学、美学营养,提出了“古雅”也是关的形式的论断。然而自 1907年王国维提出“古雅”说以来,“古雅”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同。弄清“古雅”的实质内涵,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古雅”说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良知"是王阳明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良知"既是本体又是主体,既是实存又是发用,既是标准又是价值。"良知"是理解王阳明道德形上学的关键。王阳明之所以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罕见最有创造性的哲学家,因为"良知"学说代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有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日趋成熟的认识过程,最终确立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实践”既具有能动性,又拥有客观性,并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的环境赖以存在的本体论基础。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必要将它与过于强调内在超越的意识哲学或思辨哲学以及过于强调外在客体的经验主义等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为其理论支柱,有“哲拳”的美誉,“身心兼修”则是这个“哲拳”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精神非常显著的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中“身”、“心”关系,得出“身心统一”是中国先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从“身心统一”入手,进一步发现了古人之“身心双修”的养生观念。同时通过分析太极拳,发现其养生思想也是从“身心统一”入手,最终达到“身心兼修”之效果。所以得出:“身心兼修”是太极拳与中国先秦哲学之契舍处之结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儒家哲学强调“知行合一”,影响深远,日本经营之圣稻圣和夫的“不行不可知”的名言,则被企业家竞相效仿。然而,住中国近代遭遇千年之变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王英楠 《沧桑》2009,(6):141-142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和矛盾性。这体现出当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水平,推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与运用,对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闫莉 《丝绸之路》2012,(14):81-82
“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构图原则,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中国画“留白”艺术,则可见其黑白互依的均衡美、跌宕起伏的节奏美、气韵灵动的空灵美,“留白”同中国哲学的虚实相生理论深度契合,也是其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及其在哲学发展中的人类历史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进行再探讨。一、实践的科学内涵及其结构对于一个哲学范畴的内涵来说,我们可以从多层面进行揭示。我们对“实践”范畴的认识,也应如此。(l)从实践概念的定义及其本质讲,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本身属于“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简单地自然联系,而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关系,即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运动。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  相似文献   

9.
在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其中,巴门尼德首先提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用纯概念表示的本体论体系;接着他又提出了理性认识(即高级知识,他叫作真理),第一次突出地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为古希腊哲学以后发展的理性主义倾向奠定了基础。巴门尼德还提出了“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命题,对哲学的发展有着阶段性意义,之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逐渐明确地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关于“存在”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只有不生不灭、不变不动和“惟一”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是他哲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点。“存在”范…  相似文献   

10.
曾一耀 《神州》2013,(24):262-262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是传统美学研究的核心,在20世纪语言学转向后,这一问题被认为是“形而上学命题”而被抛弃。但,“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它的思考思路,表现了对美学研究的思路与哲学思维。从“谱系”看,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回顾及现代性挖掘也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宗教哲学”与“因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三大哲学体系,即希腊的“自然哲学”,中国的“社会哲学”和印度的“宗教哲学”。在印度的“战国”与孔雀王朝时期,思想极其活跃,婆罗门教出现了“正统六家”,沙门思潮中也出现了“顺世论”等六大家,并产生了佛教和嗜那教,以后佛教中又分化出大乘、小乘和密宗。与宗教哲学相适应的逻辑学谓之“因明学”,在思维模式上有别于希腊的“逻辑”和中国的“名辩之学”。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中国绘画批评史上曾有过“闽才”与“闽派”的提法。本文通过文献与史实的相互参证,认为“闽习”是福建绘画的泛传统,“闽派”是黄慎之后的一个地方流派;并对“闽习”和“闽派”的文化特征给予界说,探讨“闽派”问题为什么在中国绘画批评史上没有引起足够注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哲学史上,老子、庄子、柏拉图、康德等中外哲人洞见了三种“无”:“纯无”(命名无、非存在)、“否定性的无”(有的无)和“主体不性的无”。三种“无”各有其用:“纯无”的作用在于和“纯有”一起作为一切知识的开端;“否定性的无”的作用在于保证有的功用得以可能;“主体不性的无”的作用在于告诫人们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干预。与三种“无”相关的是虚假和错误的不可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常人对“无”的错误理解,以及对“无”的认识和把握波及文明的影响力,并指出由于对“无”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试图让中西哲学在源头上进行对话,真正探讨二者的同异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由传统启迪新思。  相似文献   

14.
许承宁 《神州》2010,(5):24-26
九十一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震古烁今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运动中的一个富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五四”启蒙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批判继承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理性吸收外来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求真”是史学的一个根本属性,“求真”观念的自觉标志着史学的自觉和独立发展。然而,历史撰述作为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独立于认识者而客观存在的“历史”,一是具有价值观念和个人情感的认识主体。因此,历史之“真”是什么,如何能求到“真”,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西方史学发展历程中都倍受重视,反复予以探讨。可以说,中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伴随着求真观念的演变与深化。“直书”是植根于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反映传统史学的求真观念的独特概念,它的形成、嬗变就是中国传统史学求真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汉语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万岁爷”就是专指皇帝,除此之外,似乎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人们熟知的明代历史上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并不把木匠皇帝放在眼里,但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相似文献   

17.
张乃芳  安月兴 《神州》2012,(11):30-30
随着二元论世界观的由盛而衰,从传统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纯粹客观”到与实存主体融合的过程,这对实存生命价值的呈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所涉及的“传统手工艺”(craftsmanship)一词实际上存在一个如何与中国的“技术”知识传统对接的问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生产制作技艺”之发明过程及其在当地的实践为例,中国传统手工艺应同时涵括“技”(Tethnology)与“术”(Witchcraft)两个部分。“技”的发明是在“书写文本”与“口头知识”的相互对比、参照、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除了强调专业性的生产技能外,传统手工艺这一概念还涉及“术”的范畴,包括物质环境、仪式传统、行业神信仰、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19.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20.
段西蓉 《神州》2011,(11):16-17
在中国古代,“三”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行礼要三让、三揖,服丧要三年为期,礼乐要一倡而三叹……“三”字的突出显示了一种文化心态,这种心态一直作用于中国的哲学与宗教,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哲学精神,“和合”、“圆融”,调和、完整、包容而生生不息。而中国植根于农业的人文情蕴和“天人合一”贯穿始终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这一哲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