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明 《中国西藏》2003,(6):34-37
初识木里寺。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木里大寺在康区一带很有名气,木里寺位于重重叠叠的大山深处,外面的人对其了解不多。即便是生在凉山长在凉山的我,对木里寺也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
西藏墨竹工卡县塔巴镇塔巴村,是拉萨——林芝——泽当旅黄金线318国遒上的一个西藏农业小村,全村20余户人家,多数以制陶为生。在塔巴村公路两侧能看到一堆堆的红陶土.这是塔巴村祖祖辈辈制陶人留下的烧陶遗迹,也是西藏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杨世君 《旅游》2013,(4):32-35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镇塔巴村,是拉萨-林芝-泽当藏东、藏南旅游黄金线318国道上的一个西藏农业小村,全村也就20余户人家。如果乘车从拉萨到林芝,过了墨竹工卡县所在地塔巴镇一公里左右,被公路从中穿行,路边十余户人家隔路相望的一个小村,便是塔巴村一一历史上因烧陶器而闻名的小村庄。如果稍加留意,村边公路两侧能看到一堆堆红陶土,那是塔巴村烧陶留下来的遗迹,是塔巴村制陶人祖祖辈辈制陶留下的标记。  相似文献   

4.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镇塔巴村,是拉萨~林芝旅游黄金线318国道上的一个拉萨河谷畔的农业小村,全村20余户人家,多数以制陶为生。如果乘车从拉萨到林芝,过了墨竹工卡县所在地塔巴镇一公里左右,一座小村庄被公路从中穿行,  相似文献   

5.
宝宁寺是山西省右玉县的一座大寺,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寺内遗留下一批珍贵的明代水陆画,计139幅,其中道释人物画108幅,世俗人物画  相似文献   

6.
位于天山南面的库车,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曾是古龟兹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尽管2000年的风风雨雨,斗转星移,但并未抹去它留给后人的历史痕迹,库车县城以北16公里雀格塔尔山下的苏巴什,就是历史遗赠于后人的一颗明珠。 苏巴什是维吾尔语,其意为“河的上游”。因雀格塔尔山下的这片历史遗址处于库车河的上游而得名。考证一下历史,在我国东晋时期,这里叫雀离大寺,那时的龟兹国已成为西域的佛教中心。史书记载,其时龟兹国内有塔庙近千座,和尚上万人,而雀离大寺又是龟兹国内最大的寺庙,这或许就是雀离大寺的“大”字的…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的辽代建筑——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涞源县是河北省历史比较古老的一座县城,秦为广昌,汉改飞孤,现在称涞源县.它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与山西五台山接壤.从京广铁路南下到高碑店换乘汽车,约行九小时即可到达涞源城.这里群山连绵,县城环抱其中,城内西北隅保存着一座辽代建筑的阁院寺.寺俗称"大寺",据光绪元年县志记裁:"阁院禅林……俗称大寺,东汉时创建,唐时重修……".又据成化二十三年重修阁院寺碑记"……汉朝初盖圣像,大唐齐修梵刹,宋时重建……",又据隆庆二年重修碑记"涞源原为燕云之重地,殿为辽元补葺之".除上述记载外,在文殊殿脊枋下题有:"嘉靖丙午重  相似文献   

8.
驰名海内外的甘南拉卜楞,有一座大金瓦寺在众多的殿宇中享有特别的地位,殿顶全部镏金,殿内供奉着一尊精美的弥勒大金佛,终年香客和游人不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大寺和镏金弥勒佛是200多年前三位尼泊尔工匠所建造,而且完工后他们留在中国没走,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写下了一段美丽传奇的故事。这个已传续六代的特殊的“尼泊尔部落”,就是现在生活在夏河县乎尔卡加村的“瓦吾仓”。  相似文献   

9.
唐玄奘到达龟兹王城后,又去了东、西昭怙厘大寺礼拜,他认为这里的佛家十分庄严,在这里的佛堂中见到过有一块玉石,面积在2平方尺以上,黄中带白,状如海蛤。玉石上有佛足踏过的痕迹,长一尺八寸,宽六寸,每逢斋日,就会大放光芒,玄奘大为赞扬东、西昭怙厘大寺。  相似文献   

10.
青藏纪行     
程艳 《丝绸之路》2010,(5):27-33
西宁清真寺 到达西宁后,当地朋友带我们先去了西宁东关的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坐落在西宁市闹市区,是我国西部四大清真寺之一,其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定"八大寺"中的洪济寺和舍利寺原为一寺,后分为二,至上世纪60年代末寺内建筑已荡然无存。近年来,文物部门相继搜集了一批相关的文物,包括舍利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函和三彩炉、宋大观二年《敕文札子》碑、真定府定林禅院沼公和尚寿塔铭等,为这两座寺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西安清真大寺是全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古寺院,位于市区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 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琉璃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多系明清时期所修造,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形式。 经研究表明,在明代嘉靖年间寺中大兴修造时,使用了当时秦王府营造宫室所敕烧的琉璃建筑材料和大型构件,从而奠定了大寺现存建筑的整体风貌。此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也为陕西明代伊斯兰教和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文献记载 清真大寺现存有明代《敕赐清修寺重修碑》一通…  相似文献   

13.
刘合心  王飞玉 《文博》2008,(3):27-29
横山县大寺洼石窟壁画,是陕西古代寺观建筑壁画的佼佼者,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大寺洼壁画研究后认为是道教神祗人物,而非高海平先生所说的佛教人物.同时对壁画的绘制年代也作了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正>“木里实古”在南京方言中经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迟钝、不知轻重、莽撞糊涂,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木里实古”还可以说成“木里木箍”“木的实姑”,这些其实都是“木古(木骨)”的生动式。对于这句土话的意思和由来,民间有三种说法。(1)“木鼓”:树木包着石头生长,二者都是没有知觉的东西,所以用“木里石鼓”形容人反应迟钝,继而引申出“不知轻重、莽撞糊涂”的意思。(2)“木固”:“木”指麻木,“固”指办事固执、缺少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早先,世间是不兴种植五谷的。人都生活在老林里,全靠摘果脑、打野味来充饥。后来,野菜野果都吃光了,飞禽走兽也猎不到了;人们找不到东西吃,只好躺在旷野里,眼睁睁地忍受着饥饿的煎煞。有的已经饿死了。那情景,够惨啦。大森林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白茫茫海洋的那一边,有一处地方,名叫勐木里木劳。勐木里木劳有  相似文献   

16.
被列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藏历第十三绕迥之土牛年)由第一世嘉木样·洛桑坚参(1648~1721年)择吉建寺以来,经200多年的发展,成为具有六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500多座僧院的大寺,是安多地区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之一,有“卫藏第二”之称.在这座名闻遐迩的寺院中,人材济济,名僧辈出,活佛众多.据解放前夕的统计,该寺僧众有3424人,多为藏族和蒙古族,也有土族、裕固族、羌族和汉族.全寺有活佛近百人,内以嘉木样、色赤、堪布、侧席等不同等级相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嘉木样活佛系统和“四大色赤”活佛系统.在嘉木样活佛系统中,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嘉措是一位杰出的土族高僧.  相似文献   

17.
陇原笔记     
马力 《旅游》1995,(11)
临夏 我对于临夏,算是个过客。 这里是回族人的聚居地,街上的男人头顶小白帽,女人则披盖头。盖头分黑、绿两种,是不是出嫁,从颜色上可以推知。这使我想到在云南石林,撒尼族姑娘也是以帽子上伸出的那个“尖儿”的双或单来表明婚否的。这些,都是胜过语言的聪明办法。 回族人做礼拜的地方是清真寺,我们车子经过的一些村镇,新造了不少这类建筑,很漂亮。最好的一座,大概要数临夏南关清真大寺,望之极有排场。上前同门口闲坐的几位商量了  相似文献   

18.
木里地质地貌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典型的地带。全县平均为3100米,海拔相对高差为4488米,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木里的旅游景区大概分为三类,第一为民俗风情,第二为自然风光,第三为历史古迹和宗教。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中旬,我们沿川藏线经汶川、卧龙、四姑娘山、小金、丹巴、八美、道孚、新都桥,于23日到稻城,24日到亚丁。至此,我们迈出了徒步进入木里的步伐。此行是一次体验洛克之路的经历。1924年春,美国人约瑟夫·爱弗·洛克在徒步考察木里之后,撰写了《中  相似文献   

20.
花塔寺     
据《诸山圣迹》载,一位僧人从五代后唐庄宗到明宗10余年间,遍访了大半个中国的寺院。据此僧人所见,五台山“周八百里,大寺十所,蓝若五十六所,僧尼三千”,而太原“周仅仅四十里,大寺十五所,大禅十所,小院小寺百余所,僧尼两万”。当时太原城人口也不过十余万,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僧尼,足见当时太原寺庙之密集,僧尼之多,香火之盛了。从北朝到唐代,太原西山和汾河以西,寺庙林立,高僧云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