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是国内较早接触布尔什维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传播使哈尔滨工人阶级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与洗礼,对黑龙江地区工人运动和党组织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宜宾是一座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共宜宾特支是四川建立较早的地方组织之一,对推动宜宾及邻近地区的革命运动发挥了很大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宜宾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传播,始于五四时期,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本地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阅读川内外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报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青年学生和亲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宣三、江子能、尹绍周、郑量澄等,自五四  相似文献   

3.
郭渊 《北方文物》2007,(4):100-104
哈尔滨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方.由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积极活动和所进行的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传到了哈尔滨,并对当地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25年冬,楚图南在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的指示下,到哈尔滨以教师的公开身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他参加过中共哈尔滨党组织的创建,帮助时任哈尔滨党组织重要领导的任国桢,转递鲁迅给他的信件。他还参加了护送到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的活动,同时,及时地向从苏联归来的周恩来等报告了上海的革命情况。在哈六中,帮助和指导学生创办"灿星社",宣传革命思想,鼓舞革命斗志。1934年,不幸入狱后,通过撰写文章和翻译尼采名著,这种特殊方式继续革命。  相似文献   

5.
李达同志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而进行的斗争中,他曾做出卓越的贡献。他是继李大钊同志之后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代表;他是二、三  相似文献   

6.
邵奇 《神州》2013,(5):180-180,183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实践中,过于强调党报发行的强制性而忽视了内容的吸引力、对受众的主动性和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认识、空谈而不注重实绩等误区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认识并消除这些误区,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宫兰一 《史学集刊》2022,(2):130-141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东南局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为浙江的红色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东南局紧紧抓牢抗战进步文化的领导权,通过创办抗战红色报刊、开展抗战文艺活动、依靠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多种途径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传播内容、手段和效果上,呈现出隐蔽性与灵活性、多样性与主导性、时代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地域性特点。全面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深刻改变了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话语体系,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特殊贡献。其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演讲、戏剧表演、歌咏表演、张贴反日墙报与抗日标语漫画、出版进步刊物、举办各种学习班传播、开展反托斗争等多种形式。广西学生军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对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多个地方的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香港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理论刊物,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回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担负起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重任。《群众》周刊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采取了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传播方法,如借助纪念活动刊发纪念文章、理论推介与理论交锋并举、通过刊载广告推介进步书刊、通过开辟读者信箱解疑释惑。《群众》周刊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范围、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塑造了中共领袖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在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中,哈尔滨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和传播中心,中俄在此围绕防疫的交涉也不断升级。为化解危机,外务部派伍连德等医学专家到哈尔滨调查疫情并协助防疫。在疫情不断蔓延和俄方越俎代庖的双重压力下,经外务部和东北地方政府反复折冲,伍连德始被任命为"哈尔滨防疫局全权总医官";又历经法、英医生争权风波后,伍连德获得中国各级政府一致支持,领导哈尔滨防疫局制定和实施了诸如断绝交通、焚烧尸棺及染疫房屋、隔离检验等防疫措施。哈尔滨"全权总医官"的授予和具体职责的行使,是一个交织着中外各方、中央和地方、中西医学,以及官、绅、医之间的矛盾、妥协与合作的复杂过程,也呈现出清末东北地区在传染病冲击下的复杂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12.
正李大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学界迄今对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如梁柱认为,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介做了尝试,也为建党做了理论准备(梁柱:《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以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基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如连载政治经济学教程,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利用纪念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辟栏目进行学术讨论和问答;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呈现常态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更广泛更深入的被中国人接受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习惯上,史学界将1917年到1923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期。事实上,1923年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趋广泛、深入。因此,笔者认为,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体系形成前,均可作为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研究,史学界已发表的文章甚多,但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各地传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的,尚未曾见及。本文拟就这一角度作些探索,以期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从中探求其传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隐菊 《文史月刊》2013,(12):43-44
七七事变前,北平的大、小报纸和通讯社有40余家。迨Et军侵占北平后,除有的自动停刊外,其余的报纸、通讯社都被日伪当局勒令停刊、关闭。随后,日伪当局成立了伪《新民报》社和伪中华通讯社,这是Et伪政府的机关报和机关通讯社。伪《新民报》社社长由日本人武田南阳担任,伪中华通讯社社长由El本人佐佐木健儿担任。两社所发表的新闻、言论都是替日军、汉奸和日伪政府宣传鼓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的梳理,本文着重分析了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作为大众媒介的报纸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利用报纸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全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原因及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军东 《沧桑》2012,(2):55-5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有其必然的文化渊源、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社会媒介,还有助推其传播的另外三种社会力量。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林 《史学集刊》2007,4(3):31-3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