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92-1598年中朝两国在联合御倭战争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明朝也因此国力大耗,辽东边防大坏,满族乘机起兵,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致使明朝在不到半个世纪后终告灭亡。尽管如此,援朝抗倭的必要性应予以肯定,因为它不仅粉碎了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明朝的罪恶企图,而且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关系。  相似文献   

2.
董兴华 《沧桑》2013,(4):82-84
1592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对明朝主导的东亚朝贡体系公然发出挑战。明朝出于对朝鲜的"字小"之义和保护自身的现实考虑,出兵援朝抗倭。经过中朝两国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历时七年的国际战争对中朝日三国历史的发展和16世纪及其后的东亚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忽必烈征日战争是元代大规模征战的尾声,也是日本古代史上遭受的唯一一次大规模外敌入侵,这场战争对中、日、朝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1537—1598)统一日本,遂于1592年4月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应朝鲜政府之请,明军自7月起陆续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赢得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是朝鲜和后金(清)之间所发生的两次重大战役,两场战役对朝鲜本国的发展,对朝鲜和满清的关系发展以及对明朝政府的影响都很大。单纯着眼于这两次战争,虽然从原因和结果上分析两次战争各不相同,但在差异中又有相同的层面。从原因上讲,虽然两次战役爆发的具体原因不同,但都是金朝两国政治矛盾的延续,从结果上来讲,虽然两次战争后金获利不同,但两次战役同样都没有彻底占领朝鲜。  相似文献   

6.
《江华条约》与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华条约》是日本逼迫朝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不仅是朝鲜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起点,同时也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起点。日本通过该约第一款,否定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关系,为其逐步吞并朝鲜并挑起侵华战争做了铺垫。日本把这一条款当成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法宝,在中日朝关系的所有重大关头,都把朝鲜同与其唇齿相依的中国隔离开来,逼迫朝鲜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直至最后利用该条款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明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两次战争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大事,都值得纪念和反思。从1894年到1945年的五十年中,发生过日本侵略中国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的结果,日本胜利,中国失败;第二次战争的结果,中国胜利,日本失败。可见历史变化之快,时势变迁之大。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两次中日战争的风云早已消散了,然而作为历史的记录和历史的教训;,却将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人们常说“往事不堪回首”,不过又有许多“往事”又…  相似文献   

8.
范惠泉 《神州》2012,(6):30-30
前言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战争”。这场战争中,日本出动水陆军二十余万,战船千余艘,两个月内朝鲜“三都八道”几乎全部沦陷。朝鲜国王李睑派使节向明朝求援,明政府旋即做出援朝抗日的决定。在长达七年之久的战争中,登州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对中国明清王朝角色认同的转变与重建,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朝鲜王朝建立后长期"至诚事大"于明朝,因而其宣祖朝得到明朝的抗倭援朝救助。朝鲜光海君朝在后金的武力威胁下,对明朝和后金政权实施"两面外交"。朝鲜仁祖时期,先是在后金的"丁卯之役"军事征伐下"半臣属"于后金政权,其后由于清朝的"丙子之役"战争,朝鲜被迫脱离明朝,成为清政权的"臣属之国"。朝鲜与明清之间角色认同的变化,体现出中朝封贡关系嬗变的艰难性。在朝鲜对明清封贡对象转变权衡过程中,思想文化的认同与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与日本政府的媾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50年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著述多如过江之鲫,但主要集中于对中、苏、朝、美等有关国家的研究,对于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在朝鲜战争时期的相关政策行为,却几乎很少研究。实际上,尽管日本当时作为战败国,还未能恢复主权国家的法权地位和行为能力,但却利用朝鲜战争谋取了极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经济利益。战后日本经济因“朝鲜战争特需”而走上复苏之路,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本文拟就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日本的媾和政策和战略意图,及其通过朝鲜战争所获得的政治利益和战略利益,作简要的论述。一对于…  相似文献   

11.
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遗臣由于自身军事实力不足曾向邻国借兵,以图恢复,即所谓的乞师。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平虏侯郑芝龙曾两次向邻国日本乞师,但均未成功。第一次因大风,使者未能到达;第二次则是由于德川幕府出于日本地位的提高、战略上的考虑以及自身的锁国政策而予以拒绝。虽然郑芝龙的乞师并未成功,但这次乞师表明了明朝政府自万历之后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其他南明遗臣对于日本的看法。通过分析德川幕府拒绝乞师的原因,则能了解当时的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同时,有助于我们以一个更复杂、更具联系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百年岁月.匆匆流逝.今年已是1894年日本发动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的一百周年了。历史上一些重大的事件,往往时间隔得愈久.它的深远影响。愈加显示得清楚,对中日甲午战争来说,也是这样。甲午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而且也为这以后的中国、日本、中日关系、远东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所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值此甲午战争百周年之际,我想通过从日本发动中午战争取得胜利,到1945年它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彻底失败为主,整整个世纪自本侵华史的简要回顾看看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发生了三次事变。第一次是日本拉开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第二次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第三次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黔南事变”。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第一届政党内阁的首相原敬极力强调:“国际协调”;改革对华外交,实行“不干涉政策”。当1920年直皖战争、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时,原敬内阁、高桥是清内阁先后声明:“不干涉中国内争”,不准日本军人介入  相似文献   

15.
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迅速溃败,国王决定"北渡"内附,并采取对内命世子权摄国事及设立分朝,对外向明请援等措施为内附做准备。明朝同意朝鲜国王有条件地内附。但在此过程中,情况发生一定变化,国王不得已放弃内附。国王的内附虽然没有实现,但其过程的展开仍对朝鲜政局及壬辰战局产生深远影响。梳理朝鲜内附的过程及明朝的应对,一方面可以发现明朝在对外交往中具备清晰的疆界观念,并予以恪守,这与近代殖民体系下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另一方面则说明中朝之间宗藩关系的主流之外亦有一种看似亲密,而实则疏远的潜流。  相似文献   

16.
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两国第一次战争,是以后五十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开端。甲午战争中的平壤战役,则是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战后两国陆军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在这次战役中,喋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是清军高级将领中  相似文献   

17.
從15世紀到19世紀,惟一與日本有正式外交關係的朝鮮,曾有六十多次派遣使團赴日,這些使團中的文人留下了約四十種類似出使日記的有關文獻,以及相當數量的筆談、唱酬和繪畫。這一龐大的文獻資料是研究朝鮮與日本近世政治、文化、經濟關係的重要史料,在日、韓學界很受關注。可是,這些文獻資料至今在中國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看上去只是記録日、朝之間往來的資料,對中國學界的意義究竟是什麽?本文指出,這些文獻資料的意義是雙重的,它既呈現了這幾個世紀日本與朝鮮的政治關係與文化比賽,也讓我們看到在近世東亞的政治與文化上中國的存在,日朝交往中,無論在政治領域的名分、禮儀、文書上,還是在文化領域的衣冠、風俗、學問、藝術上,現實上的"明清"雖然缺席,但歷史上的"中國"卻始終在發生影響。因此,在朝鮮通信使文獻中,儘管看到的主要是日本與朝鮮之間的複雜關係,但也可以看到中國在通信使文獻中,仿佛是一個不在場的在場者。  相似文献   

18.
刘琴 《丝绸之路》2014,(6):27-28
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和平和相互尊重的中朝朝贡关系,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在这种体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成为中朝关系中更为动人和持久的内容。中朝朝贡关系是两国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切入口,它为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相较于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中更持久、更具亲和力、更加动人。  相似文献   

19.
《奉使录》是高丽使者权近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出使明朝时的行止记录。除了记述其使命的完成情况外 ,权近还大量地记载了其往返所经之地的地理远近、堠台设置、器用物价、风俗习惯等情况。就其价值来说 ,有的可以补正史之缺。是研究明初中国、朝鲜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中朝关系史及地理诸问题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0.
《小华外史》一书,1 9世纪朝鲜吴庆元父子编撰。“小华”,即“小中华”,指朝鲜王朝。明朝灭亡以后,朝鲜君臣上下多有崇祀明朝之举,同时编修了大量追述和思念明朝的史书。本书就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中产生,内容是记载朝鲜王朝与明朝的历来关系,而在明朝灭亡以后,则详述朝鲜举国怀思明朝、祭奠明朝皇帝和优礼明朝遗民及其后裔的史实。吴庆元父子用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把其编成。全书征引史料十分丰富,参考了明、清、朝鲜以及日本的史料1 80余种,几乎每条史料都标明出处,史学方法严谨扎实,学术视野广阔。在思想上大倡尊周思明理念,宣扬尊王攘夷、尊明贬清观念,将清朝视作夷狄。此书之编撰在清朝已经统治二百余年之后,是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