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及羁縻部族情况 ,历来极少有人研究 ,致使《中国历史地图集》基本上不能标识。本文从雅州入吐蕃道路的研究入手 ,初步探明了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的族属和分布 ,考察了它们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期望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羁縻州的具体地望和唐蕃边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今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地区,唐宋曾是泸州都督府、泸州属地,先后置有19个羁縻州、50多个羁縻县,但唐宋地志对其具体地望记载不够确切,后之治史地者往往不得要领。谭其骧、刘统、蒲孝荣、贾大泉、史为乐等对这些羁縻州的地望也有不同的解释,所惜不见有文字考证。笔者据有关史料,考证了泸属西部11个羁縻州、30多个县的建置沿革、交通格局和具体地望,并对各家的定点进行了商榷,最后以地图形式复原了这些羁縻州县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宋代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但发生了许多变化。部分"羁縻州"入宋以来就本不存在,部分"羁縻州"在北宋两次"开边"之后也不复存在,史籍辗转相承,不一定可靠,是一种扩大了的"虚像"。若用宋人赵升所言"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为羁縻州"的标准来衡量,宋代的羁縻州制度是残缺不全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宋朝的羁縻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唐宋两朝时羁席州管理的同异,认为宋朝羁腐州的管理总体上趋向于灵活和宽松,其原因主要与宋朝一贯的文治政策有关。指出:宽松的羁廉政策,虽然在客观上对稳定边疆社会、发展边疆经济有一定好处,但宽松过度,却又使宋朝丧失了沿边羁康地区的边防藩篱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代在岷江上游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制在宋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一是对茂州和威州所属的“羁縻州”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羁縻”模式,这在宋代具有普遍意义;其二是北宋末年,岷江上游的羌族“羁縻州”已经不复存在,这是通常被忽略的。宋朝政府对这一“边区”采取的广泛严密的防范措施,在其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收缩政策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唐代东北羁縻府州职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东北地区设置各种形式的羁縻府州,既有设置于正州--营州内的羁縻州,亦有设于少数民族原居地的羁縻府州,诸羁縻府州的职官与正州职官不同,在保留少数民族本族首领世袭制的传统下,唐政府亦派任外族人(流官)担任州县长官.  相似文献   

7.
唐代于阗毗沙都督府属下十个州,通过汉语、藏语和于阗语材料的比勘,其中六城、西河州、东河州、河中州等四个州的地望和辖区可以考定。六城由Cira(质逻;Tib.Jila)、Birgamdara(拔伽;Tib.Bergadra)、Pa、skūra(Tib.Osku)、Phama(潘野;Tib.Phanya)和Gaysāta(杰谢)组成,分布在达玛沟河(Domokoriver)沿岸南北走向的狭长灌溉区中,地域与今和田地区策勒(Cira)县辖境大致相同。西河州(Tib.Shel chab gongma)位于喀拉喀什河(Kara kash)以西,辖区大致在今和田地区墨玉(Kara kash)县一带。东河州(Shel chab’og ma)位于玉龙喀什河(Yurung kash)以东,辖区大致在今洛浦(Lop)县一带。河中州(Tib.She lchab dbus)位于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的中间地带,即今和田县辖区。另有猪拔州见于新出土和田汉文文书,但地望尚不得而知。其余五个州,一在东部坎城(Kh.Kamdva;Tib.Kham sheng)和蔺城(Kh.Nīa)地区,地在今克里雅河(Keriya)至民丰一带;西部吉良镇(Tib.Gyil yang,今克里阳/Kilian)和固城(Kh.Gūma;Tib.Kosheng)镇所在的地区有一或两个州;西南以皮山城/镇为中心有一个州;北部以神山(Kh.Gara;Tib.Shing shan,今麻扎塔格/Mazar Tagh)为中心有一个州;另外一个州在南部或东南部。  相似文献   

8.
唐初将全国分为10道,广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分岭南为东西两道,广西为岭南西道,下设桂管、容管、邕管经略使,史称“三管”,基本上形成了后来广西政区疆域的轮廓。每管下辖若干州,各州又曾一度改用郡名。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各羁縻州又分辖若干县。宋朝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15路,元丰时(1078~1085)又析分为23路,广西地方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由此始。  相似文献   

9.
郭声波 《安徽史学》2017,(6):56-61,152
唐代控制大渡河下游及其附近地区的黎州都督府,统属50多个羁縻州,担负着维持川滇走廊交通大道"清溪道"安全的使命。由于境内羁縻部族的分布比较复杂,以前学术界对黎州都督府统属的境域范围不太清楚。史籍记载黎州东南分布着"粟蛮",正南分布着"邛部六姓蛮",西南分布着"五部落蛮",但具体地望仍不太明确。文章在之前对黎属羁縻州分布初步研究基础上,从有关部族与羁縻州的对应关系入手,结合文献、地名、语言资料,基本复原了这些部族的具体分布,揭示了羌、蛮、獠混杂而居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黎属羁縻州的境域范围。  相似文献   

10.
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州都督府是唐朝西南边疆战略要地,下属十四羁縻州的具体地望至今多不清楚。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从分析交通格局入手,基本复原了这些羁縻州的具体地望。  相似文献   

11.
唐代设置羁縻州,实行了内地与非汉地区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体化,原则上羁縻州与经制州同为唐推及政令、法令的区域,只不过唐在羁縻州推及政令、法令是分层次而言的。从羁縻州的郡县属性而言,唐原则上在羁縻州与经制州中要推行其共同遵守的约束性法令;在此前提下,尽管羁縻州区域广大,内部情况复杂,在施政方面,唐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及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从羁縻州的特殊性而言,唐又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对性推行政令、法令。唐在羁縻州施政,兼具"因俗而治"的特殊性与行政体制一体化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2.
将羁縻州制州郡转化为正州制州郡,从而在大一统的版图内完全实行中央集权,这是公元2世纪以后中央王朝既定大政在唐的延续.本文以冯氏家族所控高凉地区的正州化个案,探讨唐王朝在南方边疆地区的制度安排和变迁,解读唐王朝对边疆地区管理加强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建置沿革、部族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唐代“雪山”(大积石山,即今青海省境内的阿尼玛卿山脉)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认为唐初这一地区置有都、流、厥、调、凑、般、匐、器、迩、率、钟十一羁縻州,作为党项八大姓之一的雪山党项,其社会经济、文化都与赐支河曲党项略同,但亦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唐宋時期邕州入交三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史》记载,中国在唐代以后,曾发展出十六道通往交趾的水陆交通路线,可惜史书并无具体行经路线的说明。本文透过文献记载,考证出当时邕州进入交趾的三条主要交通路线。受到桂西山脉的环境限制,这三条道路大致沿着明江、水口河及平而河三个河谷平原前进,作者因此分别称之为:明江道、水口道与平而道。文中除对三条路线具体描述以外,也对中国与安南重要边境城市"永平砦"的形成背景、功能、存续时间及确切位置,详加考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于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后 ,采用分建羁縻府州的措施以安置归降的东突厥部众。羁縻都督府的置废过程可分作前、后 2阶段。前期 (6 30— 6 4 6 ) ,共置 6府 ,即定襄、云中、顺州、州、化州、长州 6个都督府。后期 (6 4 7— 75 6 ) ,维持 4个都督府 ,即定襄、云中、呼延、桑乾 4府。重点论证 :《新唐书·地理志》所载的北开、北宁、北抚、北安 4都督府实际是顺、、化、长 4都督府的前身 ,换言之 ,后 4府实乃前 4府的更名和延续 ,并非同时存在 8府。化、长、 3都督府故地分布在“河曲”地域、顺州都督府故地则在燕山之北的大洛泊附近。定襄、桑乾 2府故地分布在“碛南”呼延谷以东的草原区域 ,云中、呼延 2府则分布在呼延谷以西的草原地带。 4都督府延续至天宝末年 (75 6 )而解体  相似文献   

16.
唐朝的羁縻统治是影响契丹部落社会发展的直接因素,结果导致大贺氏王权地位的衰微和王族部落的变异,即由部落贵族演变为官僚地主家庭;王族部落(弹汗州部落)从八部之首演变为唐朝的侨置羁縻州,并形成"幽州契丹"这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就唐中期玄宗时代所置西域渠犁、阇甄、妫塞三个羁縻都督府的沿革及地望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姜涛  李秀萍 《收藏家》2007,(1):69-72
半圆形胡人吹笙带(图1)青白玉,唐(618-907年),高2.5、宽3.4、厚0.7厘米。半圆形,正面边缘以减地阴线为界。胡人长卷发,宽眉,三角目,高鼻直口。肩披飘带,身着紧身胡服。足蹬皮质小尖靴。交足盘膝而坐。双手持笙作吹奏状。此类带曾出于西安市西郊唐墓之中,为盛唐时流行式样。参见:刘云辉《北周隋唐京畿玉器》,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古玉图录系列之一,图107,重庆出版社,2000年。半圆形胡人弹琵琶带(图2)青白玉,唐(618-907年),高2.5、宽3.4、厚0.7厘米。半圆形,正面边缘以减地阴线为界。胡人卷发披肩,高鼻,直口,三角目。身着紧身胡服,足蹬长筒皮…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文物春秋》2011,(3):14-20
唐代女子服饰是我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影响深远广博。宋代女子服饰对唐代既有传承,也有自己突出的特色,双方差异较明显。本文通过对唐宋妇女服饰的介绍与对比,分析导致其差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各自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诗人李频共有六首诗歌与故乡睦州密切相关.在前代唐人已对睦州山水的典型风貌有了程序化的描绘后,以李频为代表的睦州诗派对此有了不少新的塑造.本文前半部分考察这些诗歌的写作原委.后半部分研究李频诗歌描写睦州风景的特别之处:基于睦州诗人丰富的当地生活经验和乡土文化的认知,李频写作睦州山水诗时,尤重细节化、生活化和时序性的文学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