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煜 《清史研究》2020,117(1):113-123
在江汉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宗族组织发展与水域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清中期及以前的江汉平原,对湖产和垸田的争夺是该时期宗族组织建设的主要诱因和推动力。但对晚清民国时期江汉平原宗族的研究并未延续前述思路,多从近代化的角度予以阐述。从晚清民国时期黄陂范氏的宗族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江汉平原宗族组织如何适应、利用新形势来维护和延续业已形成的"业权"所属。从湖产、垸田争夺到码头开发,构成了清代以来江汉平原湖区开发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的垸田兴起于何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正> 江汉平原的全面开发是随着垸田的兴起而开始的,一部垸田史就是江汉平原围垦河湖从而引起地理面貌显著变化的发展史。考察垸田的起点,不仅是这一地区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3.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12,(2):45-67,190,191,193
已公布的1件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土地买卖契约及本文公布新发现的11件西夏文草书土地买卖契约,为了解西夏黑水城地区的土地买卖及相关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夏晚期,该地区相当部分农民生活困苦,不得不出卖土地换取口粮,从而导致寺庙和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契约提供了关于农户的耕地数量、耕地和院落、土地四至的信息。从一些有连带关系的土地买卖契约,还可大致勾画出部分土地和灌渠的分布情况。而契约中有些农户分散居住在各自耕地上的特点,则反映出党项民族游牧习俗的影响和当地耕地较多的地方特色。契约中关于渠道、给水等内容反映了当地农业依靠灌溉的特点,补充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有关水利管理的规定。这些契约继承了中国传统契约的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唐宋契约和元代契约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 江汉平原与太湖平原等地同属南方湖区,呈现为一种河湖交错的平原湖沼地貌。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长江中下游间人口大迁徙,使江汉平原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显露,与水争地的垸田获得极大的发展,葑田出现的历史条件趋渐成熟。《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一三○《汉阳府部汇考·汉阳府风俗考》汉川条云:“汉川四周皆水,湖居小民以  相似文献   

5.
台(或称“墩”)、垸(堤垸)与江、汉及其重要支流如东荆河、通顺河、天门河两岸大堤是江汉平原上最重要的防洪设施。其中,台的起源最早。很多研究者指出:利用平原上的残丘岗地,或建造人工冈地,作为躲避洪水的居住地。是人类最古老的与洪水斗争的手段之一。迄于今日,我们在江汉平原还可以看到许多带有“台(培)”、“墩”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漆器杨权喜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土地湿润,气候温和,西部山区历来盛产油漆。广阔的江汉平原,江湖密布,地面多被水田复盖,地下水位较高。战国秦汉墓葬多为深埋的竖穴式土坑木椁墓,而椁室四周又惯于用白膏泥或青膏泥填塞密封,出土时椁室内往往都有...  相似文献   

7.
传统时代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主要选择地势稍高的自然墩台、长冈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侵袭;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与堤相联,但台墩之间并不相连,从而形成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江汉平原腹地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之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经济根源。环境与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乃是散村形成并长期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十年来两湖地区暨江汉平原明清经济史研究综述张家炎地区经济史或称中观史学的研究近年来势头猛健,两湖地区作为地处内陆的重要省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明清两代是湖广崛起的重要时期,纳移民、开垸田、输米粮,以“湖广熟、天下足”而引起朝野的瞩目。近十年来以一批中...  相似文献   

9.
金罗家遗址位于麻城市宋埠镇拜郊办事处新田铺村金家垸与罗家垸之间。为金家垸耕地,罗家垸有的居民已建在遗址之上。遗址东北距麻城市区约20公里,西南距宋埠镇约7公里(图一)。遗址于1989年10月在文物补查中发现,经进行地面初步调查,获得一批考古资料,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风波 《史学月刊》2007,(9):117-121
粮食贸易在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商及粮商组织、粮食加工和运输、粮食价格、粮食集散和粮食存储等几个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的基本情况。粮食贸易将大量的基层市场、少量中间市场和几个中心市场联系在一起,粮食价格的趋同性表明这个地区当时存在着完整的粮食贸易体系,但相关市场特征又表明这个市场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金颖 《满族研究》2007,8(4):54-61
水田农业是近代迁入辽宁省地区的穷苦朝鲜移民移居成功的根本性的生存手段。在北方旱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的基础之上,朝鲜移民带来的水田耕作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社会经济变化趋势,为他们最终得以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文论述了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辽宁省地区水田农业的发展与朝鲜移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特点。事实上如果朝鲜移民不从事我国当地关内移民所不熟悉的水田农业,水田农业不发展而受阻滞,就不可能形成朝鲜移民社会,而朝鲜移民社会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辽宁省各地水田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闫爱萍 《民俗研究》2012,(1):138-148
在清初至民初二百多年间,碛口古渡成为连接秦晋,沟通大西北和中原、华北、华中地区的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其间,伴随着商业繁华,水路和陆路交通方式的不断发展壮大,该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民俗文化现象。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调查,有助于更好地解析碛口古渡的兴起、繁盛和没落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伯航 《文史月刊》2011,(12):32-33
我从小生活在豫南山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包干到户,我家分到12亩土地和3亩山坡地,耕地里种小麦、稻米、苞谷等作物,山坡上除了种红薯、豆类之外,还有3分地的龙须草。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主要地类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黑钢  张雅 《人文地理》2008,23(5):32-36
通过分析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探讨了其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和各主要地类的驱动机制。社会经济因素是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人口和经济增长是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首要社会经济类驱动因子,其次农业是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则是引起建设用地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1905 年日俄战争以后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他们大多在“满铁附属地”或关东州内经营水田,也有的经营旱田。一般将土地出租给当地中国或朝鲜农民耕种,也有的雇佣当地农民耕种。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还进行了建立集体移民村的试验,但并未取得他们预期的效果。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关东军的推动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成为日本的国策。到1945 年日本投降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移民总数约27万人。在日伪政府的支持下,侵占了中国农民的大量耕地,其农业经营也是建立在大量雇佣当地中国农民或向他们出租土地的基础之上的。日本移民并未给这一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耕作技术或耕作方式,反而给当地中国农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由于其家庭开支较大,经济状况并未达到日伪当局的理想,并不能作为自耕农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墩子遗址进行了植物遗存的浮选工作。浮选结果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后,大墩子遗址已经存在农作物的耕种和加工活动,农作物是大墩子遗址先民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大墩子遗址的农业为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的混合农业,这种水旱混作的农业在大墩子遗址从早到晚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盛伟 《四川文物》2022,(4):49-57
盘龙城遗址从普通据点发展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到最后废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在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进退过程。盘龙城随二里头文化的进入而兴起,并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在此交汇的文化背景而开始在江汉地区确立起较为特殊的地位,进而为之后的崛起奠定基础。二里冈文化的进入使盘龙城发展成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并以此为据点形成了在该区域强势扩张的局面。其中,在江汉平原东部、赣鄱地区和洞庭湖东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表现为文化势力的主导地位和多层级聚落体系的设置,而在江汉平原西部及洞庭湖西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则表现为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商时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经营重心显示出区域的差异性,这从侧面反映出资源获取是其向南扩张的重要动机。至中商偏晚阶段,盘龙城遗址遭到废弃,中原文化向北撤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地方青铜文化随后兴起并发展,但两地间的文化联系并未断绝。  相似文献   

18.
荆门后港城河城址位于江汉平原西北部,地处平原向荆山余脉过渡的丘陵岗地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址,也是汉水流域荆门境内继马家垸城址后发现的第二座新石器时代古城址。该城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长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内容,同时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这些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江中游史前聚落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土地代用资料 (纳税单位) 考证、分类等综合分析基础上, 探索将土地代用资料转化为实际耕地数据的方法, 以及修正、验证各时间断面土地统计数据的可行性。同时, 尝试利用代用数据与实际耕地之间的转换关系, 重建一套完整的数据操作方法, 以便提高历史时期土地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冀增胜  杜文剑 《神州》2014,(9):244-244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耕地的绝对和相对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工作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中心内容。为从更高的宏观管理层次对农用地进行规划利用,给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客观科学的决策工具,以适应土地整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