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第138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下版本同): 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按“太守并称刺史”,不通。《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此“太守并称刺史”之“并”字当为“改”之误。  相似文献   

2.
1981年秋,榆林县马合乡打拉石村村民在周家梁上挖土时,刨出一枚陶印。印为陶质方形,边长5.5、厚1.4厘米,正、背两面都有文字,阳文篆书,有边框。正面中间被铲去一块。经聂新民同志识读,正面为“夏州都督府之印”,背面为“银州之印”。夏州都督府,只有唐代贞观二年至天宝元年在陕北靖边县统万城设立过,都督府内置都督。唐其它时期州内置刺史、团练守捉使等官职。据《旧唐书·地理志》“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绥、银三州……。”又《旧唐书·职官志》“魏黄初二年始置都  相似文献   

3.
1·《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云:“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战於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这里所载“甲子”,当为“壬子”之误.《汉书·王莽传·下》云: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市、下江兵将王常、朱鲔等共立圣公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拜置百官.”《后汉书·刘玄传》亦云:地皇四年“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据此可知,王莽地皇四年,亦即刘玄更始元年.另据《汉书·王莽传·上》载.王莽上台后,改国号,并改元,同时又改历法,把汉初始元年“十二月朔癸酉”,改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也就是说.王莽时所用历法比原来西汉时所用历法提前了一个月.更始即位后,以汉统自居,复用原西汉历法.这样,《汉书》、《后汉书》记载这一段历史时,往往有一个月之差.因此,《汉书·王莽传·下》所载: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亦即更始元年“二月辛巳”.既知更始元年二月朔日为“辛巳”,那么其正月之朔日即可推定.当时正月为二十九天,查干支表,上推二十九天,则为“壬子”,而非“甲子”.另查陈垣《廿史朔闰表》,更始元年正月朔日亦为“壬子”,恰好相合.以此可证,《后汉书》当属误记.  相似文献   

4.
《隋书·地理志》勘误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地理志》清江郡巴山县下注云:“梁置宜都郡、宜昌县,后周置江州,开皇初置清江县,十八年改江州为津州,大业初废州,省清江入焉”。经推敲考证,此条下的“清江县”为“巴山县”之误,“省清江入焉”,应为“省入清江郡”。关于巴山县,《旧唐书·地理志》山西...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京兆府和华州部分纠谬吴松弟1.第1394页,京师(中华书局标点本,下同):东内日大明宫,在西内之东北,高宗龙朔二年置。《新唐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新志》)和宋敏求《长安志》卷6皆云,贞观八年置为永安宫,后改为大明宫,龙朔二年...  相似文献   

6.
《韶州新置永通监记》(以下简称《监记》),宋余靖撰。今碑石不存,尚有拓片传世。文载余靖《武溪集》、《广东通志·金石略》、《韶州志》和《金石续编》等。关于永通监建置的时间问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165云:“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九月癸亥,三司言:韶州天兴场铜大发。岁采二十五万斤,请置监铸钱。诏以为永通监”。夹注云:“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今从本志并书”。可见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李焘修《长编》时,置监、赐名时间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李焘叙此事时,不能决断,因“从本志”,系之庆历八年,但又注明“赐名永通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二月”,并书而两存之。王应麟(《玉海》,用《长编》说,谓庆历八年九月,  相似文献   

7.
杨炯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据新旧《唐书》等历史文献记载,杨炯是终于“盈川令”①。但对“盈川”具体所在看法不一,《唐才子传》云卒于“婺州盈川”②,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辞源》则认为在今四川筠莲县境③。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代确有两个“盈川”;一在衢州,“如意元年分龙丘县置,元和七年省入信安”;一在黔州,“先天元年改(盈隆县)为盈川”,“天宝元年改为洋水”④。那么,杨炯之所任“盈川令”的“盈川”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根据杨炯的生卒年份结合两个“盈川”的设置年限来确定;二、根据当时人的…  相似文献   

8.
《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部分纠谬吴松弟1.上都(第961页):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据《会要》卷七十和《通典》卷一七三,开元元年十二月称西京,此云“天宝元年曰西京”疑有误。又《会要》卷七十和...  相似文献   

9.
<正> 《旧唐书》卷九二《韦斌传》云:“天宝五载,右相李林甫构陷刑部尚书韦坚,斌以亲累贬巴陵太守,移临安太守。”《新唐书》卷七四上《宰相世系表》韦氏“郧公房”亦记:“斌,临安太守。”然《新唐书》卷一二二《韦斌传》则云:“斌以宗累,贬巴陵太守,移临汝。”《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亦记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临汝太守韦斌降于贼”。再检《元和姓纂》卷二韦氏“京兆杜陵”房记韦安石次子“斌,中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校勘失当一例王同策《旧唐书。·礼仪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91页)载:则天证圣元年,将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礼毕,便大赦,改元万岁登封……二日己丑,御朝觐坛朝群臣.咸如乾封之仪……登封坛南有槲树,大日于其妙置金鸡树。在"于其抄...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宋政府在四川地区实行独立的通行铁钱金融政策,曾先后在四川多处设置铁钱监。有确切文献记载并为最近几年四川地区出土铁钱所证实的铁钱监有,雅州百丈监、嘉州丰远监、邛州惠民监、兴州济众监、益州铸监、利州绍兴监等。据《宋史·食货·钱币》载:“蜀平,听仍用铁钱。开宝中,诏雅州百丈县置监冶铸,禁铜钱入两川。”《文献通考·钱币考》云:“开宝三年(970年)令雅州  相似文献   

12.
正军器监是唐代的武器生产部门,~((1))在唐代前中期屡置屡废,尤其是开元年间更有北都军器监之设,致使各部史书对其置废时间记载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以还原唐代军器监的置废情况。一中唐之前军器监置废时间关于军器监置废时间的相关记载,《通典》曰:大唐武德初,置军器监。贞观元年,罢军器大监,置少监,后省之,以其地隶少府监,为甲弩坊。开元初,复以其地置军器使。至三年,以使为监,更置少监一员……十一年,悉罢之,复隶少府,为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京兆府下云:“天宝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八十八府,理京城之光德坊。”此处断句有误,“八十八”应接上句,为:“天宝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八十八。府理京城之光德坊。”标点者可能将此句中的“府”理解为折冲府,这是错误的。因  相似文献   

14.
《元史》卷91《百官七》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条下载:“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而卷58《地理一》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条下载:“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从行文及语境看,两处所言为同一史事。但世祖迁都之处却一为“大兴”,一为“中兴”,二者必有一误,现考订如下:元代称为“中兴”的地名有二:其一,河南江北行省境内之“中兴路”。《元史》卷59《地理二》“中兴路”条载:“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为中兴路。”此处所载“中兴…  相似文献   

15.
《史记·秦本记》标点正误一则章林中华书局本《史记》卷五《秦本纪》有云: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立.以牺三百牢祠。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梁伯、芮伯来朝。……”今按“卜居雍”以下标点稍有误焉。商、周之际龟卜颇为盛行,《周礼·春宫》:“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  相似文献   

16.
万孝行 《史学月刊》2003,(11):117-119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 6 )建立的刺史监察制度是“西汉一大优良制度。”(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序言》) 其优良的原因 ,传统上认为刺史秩卑权重 ,就可以保证它有举察之勤 ,无陵犯之衅。清人赵翼说 ,刺史“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 ,而权重则整饰吏治之威重。”(《陔余丛考》卷二六 ) 清人顾炎武也说 :“夫秩卑而命之尊 ,官小而权之重” ,“秩卑则其人激昂 ,权重则能行大志。”(《日知录·部刺史》)然而我认为 ,刺史制度的优良在于其具有激励与制约的健全的内在机制。一《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条下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及…  相似文献   

17.
1.《方镇表·邠宁栏》唐大历十四年“复置邠宁庆观察使”考辩《新唐书·方镇表》一,大历十四午 (779) 邠宁栏原刊“复置邠宁庆观察使”,百衲本、殿本并同,局本“观察使”作“节度使”,孰是? 按:《新表》大历十四年前,邠宁栏中于乾元二年始“置邠宁节度使,领州九:邠、宁、庆、泾、原、鄜、坊、丹、延”;但,第二年即上元元年,栏内便“罢领鄜、坊、丹、延,就在同年渭北鄜坊栏内有“置渭北鄜坊节度使,治坊州,并领丹延二州”,吋邠宁节度实  相似文献   

18.
(一)《宋史·苗傅传》载:大父授,父履。授在元丰中为殿前都指挥使。(标点本13802页)按:“元丰”,误。应为“元祐”。据《宋史·苗授传》载:“元祜三年,(苗授)遇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而且在《东坡文集·卷三十九·赐新除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使苗授辞免恩令第二表不允批答口宣》中也明确载明苗授始任殿前副都指挥使的时间:元祜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可见“元丰”当是“当是“元祐”之讹记。(二)《宋史·世家二》载: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八四《河渠二·黄河下》载: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于是邳州浅,房村决,吕、梁二洪平,茶城倒流,皆坐此也。(第2047页)按照标点本,似乎吕洪、梁洪各有一个,但事实并不存在这样两个洪。据嘉靖《徐州志》(卷七)载:“吕梁洪……本洪在州东南五十里,上下二洪绵亘七里。”又据陆蓉《菽园杂记》(卷一○)载:“徐州百步洪、吕梁上下二洪,皆石角岩,水势湍急,最为险恶。”显然,吕梁二洪当指吕梁上洪和吕梁下洪,而非吕洪和梁洪,故“吕、梁二洪平”标点有误,正确标点应为“吕梁二洪平”。《明史·河渠志》标点纠谬一则@李…  相似文献   

20.
<正> 《元和郡县志》卷四盐州条下有: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至晋,地没赫连勃勃,后魏平之,改为西安卅,以其地北有盐池,又改为盐州。隋大业三年为盐川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置盐州。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复为盐州。”据此,唐之盐州应即汉武帝元朔二年所置五原郡,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