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也在加剧,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进入21世纪这种趋势仍在加强,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在今后的贸易中,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摩擦肯定会不断发展并不断的扩大.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及早采取应对的措施,制定出长期对日、美的贸易战略,使我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日两国关系内部的经贸合作关系与政治协作关系,在发展上长期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的亚健康状态,但是中国从双边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一直在积极促进两国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协调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区域性外在作用的促进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中日两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10 3”合作机制、中日韩三国合作框架、中日俄三国利益关系的推进上,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与广阔的合作前景,从而在外部形成了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目标的区域促进环境,有利于双方在2008 ̄2010年间达到2 000亿美圆的经贸合作额度。 相似文献
3.
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987~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20年来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内,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英美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随着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对促进本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基本术语,以及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和记录工作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同时特别重视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美国实行开放式标准制定政策,标准制修订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同时美国也结合自己国情实际,引进一些相关的国际标准。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标准化方面仍然存在着标准质量有待提高、标准宣贯不到位、标准作用需要更好发挥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增加标准有效供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鼓励制定团体标准和单位标准,并适当借鉴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自辽宁省与日本开展经贸合作以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彼此都从优势互补的经贸合作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东南亚一些国家及我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愈益激烈,对辽宁省传统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影响着辽宁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向纵深拓展。本文在分析辽宁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推进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也从“抑制”改为“扶植”。为此加紧推动排除新中国的对日“宽大媾和”。日本的吉田茂政府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发表“愿意与台湾订立和约并恢复外交关系”的公开信,史称“吉田书简”。这一件规定了战后日本政府对中国政策的基本框架,使中日关系直到70年代初一直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本拟对“吉田书简”出笼与“日台和约”订立的历史过程以及当时的国际关系.作一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8.
1877年前后,中日之间曾经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轮船招商局借款交涉。为筹集收购旗昌轮船公司的款项,招商局会办朱其诏曾经向日本探询借款之事,日本也派人到上海与其谈判。双方虽然有过几次会谈,但在抵押品、利息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此议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然而这次短暂的谈判却非常特殊,它不仅是招商局的首次对外借款交涉,还是近代中国的首批实业借款交涉之一,在近代中日经济关系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黑龙江省的重要贸易伙伴,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国家。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策的提出,黑龙江省如何抓住“天赐良机”,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对于黑龙江省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现状出发,总结两者经贸合作中特有的优势,进而提出继续扩大黑龙江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节能措施、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能源资源在全社会的最优配置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目标,日本实施了以节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规范-服务-鼓励”三位一体的节能措施体系,成效显著。日本节能的做法,对当前我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和曾国藩对中国与日本缔结通商条约,都是持赞同的态度,但他们二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李鸿章所注意的是通过缔约拉拢或牵制日本,曾国藩所重视的是条约的平等性。因而,曾国藩对被李鸿章回避的“一体均沾”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强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