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7月和1982年冬,嵊县文管会在县城北金波山麓清理了一座晋墓(编为31号)。此墓为砖室墓,方向135度。墓室券顶已塌,宽1.64、残高1.4米。墓壁用三顺一丁法砌筑,铺地砖两层,平铺作人字形。下有排水沟一道。葬具、人骨架已朽。墓砖平面饰钱纹和斜、直线纹。分两种,一种为平砖,一侧饰双鱼纹,另一侧素面;一端饰鱼  相似文献   

2.
济宁市博物馆馆藏玉器撷英姜德銮近年来济宁市博物馆发掘和征集了一批玉器,现根据时代顺序介绍如下:龙形玉璜:春秋器。长10.02、宽3.9厘米,青玉质,薛国墓地出上。磺为龙形,一面饰春秋流行的阴线勾螭龙纹,另一面饰商代流行的阳线蟠虺纹。玉磺突起,一侧中间...  相似文献   

3.
1986年3月,灌云县陡沟乡张薛村一村民平整田地时,于地表下50厘米处,发现一座墓葬。我们闻讯后即到现场作了清理。墓为砖室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单室券顶。墓内未见随葬品。墓砖长32、宽15.5、厚4.5厘米。一种一端和一侧饰菱形纹;另一种一侧较薄,无菱形装饰,上有模印"义熙九年为卞府君作"纪年铭文(见图)。义熙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义熙  相似文献   

4.
在苏二战战俘的遣返工作持续十余年,遣返进程更是一波三折。这与苏联政府的三重考量是分不开的。出于外交方面的考量,苏联最先遣返非敌对国战俘和友好国家的战俘,拖延遣返敌对国家的战俘,甚至将一些战俘当成了外交筹码。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苏联在战俘中间广泛开展反法西斯宣传工作,战俘中的反法西斯积极分子被优先遣返,而那些可能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的战俘则要最后遣返。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苏联为减少关押开支,将长期无劳动能力的战俘优先遣返,为提高战俘的劳动积极性,将优秀生产者提前遣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西省瑞昌县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中,收集到一批古代铜镜,现选择几件介绍如下。花鸟镜 1件。菱花形。直径10.3、缘厚0.6厘米。镜面光洁平整,乌黑发亮。半球形纽,纹饰为高浮雕,由凸弦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围绕镜纽饰四鸟四折枝花纹,其中两鸟呈展翅状,两鸟呈站立状。外区为四蝶及四花枝相间排列。斜缘。此镜1982年瑞昌县白杨乡大屋周村唐墓出士(图一)。真子飞霜镜 1件。葵花形。直径15.2厘米。镜纽一侧竹林旁一人端坐,置琴于膝,前有一几案,上有什物。另一侧树下有凤鸟起舞。纽上方有云山半月及飞翔的仙  相似文献   

6.
宁夏固原出土战国青铜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彭堡乡余家庄村村民在挖土垫圈时,挖出一批青铜器。我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墓葬已遭严重破坏,仅收得部分文物。计有青铜短剑、铜柄铁剑、青铜刀、车轴饰、泡饰、竿头饰、鹿饰、带扣、牌饰等共26件,另  相似文献   

7.
明嘉靖八仙祝寿纹马蹄式犀角杯,深棕色,呈不规则椭圆形,弧腹内收,椭圆形底。通高9.1、口径18×10.5、腹径8.5×7、底径6.5×5.8厘米,重291克(图一)。该杯外壁饰图案三层。一层以浅浮雕祥云围绕外口沿一周。二层以平雕饰高低起伏的远山。三层以深浮雕八仙祝寿图。该杯一侧外沿饰李耳坐驾祥云之上,其下饰鹿鹤各一。杯腹饰部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各持背  相似文献   

8.
青铜封口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二号墓出土,通高36、腹径15.1厘米(见右图)。封口,圆顶隆起,一侧开梯形口,另一侧有两个乳钉,位于流底两旁,顶端斜置管状冲天圆流,深腹、颈部稍内收,分裆,袋足间内陷成凹槽,尖锥状袋足中空近底,足尖外撇,口下一扁平,上端作方状立于口沿外,下端连接腹部。上腹饰饕餮纹一周,线条粗疏,纹带分三段,正面为饕餮,余两段作夔纹。顶部俯视似圆润的脸形,开口处为张开的大嘴,管状流似凸起的鼻梁,左右对称的乳钉象征双眼,加上简化的身躯构成一幅完整的人面形饕餮纹。在铸造技术上,因顶部封闭,给制模作范带来…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讨二战时期日军对盟军的战俘政策,可以了解当时日军的战争态度,以及日本国家集体层面的对美英态度.沈阳盟军战俘营为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唯一一所关押英美盟军战俘的战俘营,通过对日美之间围绕该战俘营的战俘信息交换的研究,对于了解日军对盟军的战俘政策具有典型性.本文认为日军对待美英战俘基本遵守了国际战俘公约①,然而日军对待中国战俘却没有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存在着明显的虐俘行为.因此,探讨导致其差别的深层历史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样一位志愿军战俘,堪称传奇英雄。他不仅和战友们与暴敌进行抗争,英勇捍卫崇高信仰和回归祖国的权利,还机智打入敌特训练班,最后一举炸毁敌间谍飞机,胜利回归,并将敌人残害我方战俘的罪行大白于天下,为我军辉煌的战史上增添了令人惊叹的神奇一页。内中详情《,世界上最"牛"的战俘英雄》一文作了具体披露。  相似文献   

11.
红色战俘营     
本刊上期发表了贺明同志写的《中朝与美军在遣返战俘问题上的斗争》一文,是《他们同样是最可爱的人》(待出)一书中的一章。《红色战俘营》一文是该书的另一章。该文详细地记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战俘营的斗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探讨二战时期日军在沈阳设立的关押英美盟军战俘营的管理体制、战俘劳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日代表对其视察等,研究日军在二战期间的战俘管理体制和政策,提出了二战时期日军对待中国战俘和英美战俘存在着明显的国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期间,为了管理盟军战俘、消除中国民众对英美等国援助抗战的期望,同时为上海的驻军提供劳动力资源,日军设置了上海盟军战俘营。自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1000余名来自威克岛、华北海军陆战队等地的盟军战俘被关押于此战俘营。日方对盟军战俘非常野蛮,盟军战俘遭受寒冷、饥饿、酷刑、强迫劳动等痛苦折磨。虽然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但由于战俘营配备一定的医疗设施,红十字会及旅沪侨民积极援助,以及盟军战俘尽力保持严格军纪,上海盟军战俘营保持了较低的死亡率。日军原本想将上海盟军战俘营作为其善待战俘的展示橱窗,实际反倒成了其践踏国际人道主义、实施战争犯罪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翁牛特旗发现元代磁州窑龙凤纹瓷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文物站收集到一件器形较大的龙凤纹瓷罐。此罐口径16.1、最大腹径28.5、底径11.9、高25厘米。直口,短颈,平唇,丰肩,圈足。灰白胎较厚重,釉色白中泛黄,有细小开片。器身纹饰为黑褐色,彩浓重处有烧起的密集气泡。肩部以网纹为地饰三组菊花。腹部为两对称的菱形开光图案,其外饰火珠纹和放射线状纹,其内一面饰龙纹,龙作向上腾飞状,龙头瘦长,两目有神,须发上扬,身体腾飞,尾部被海水覆盖,空隙处衬云纹(图一)。开光另一面饰凤纹,凤为俯  相似文献   

15.
1965年3月间,在江宁县秣陵公社金村大队元圹村,清理了一座西晋墓。根据现象复原,墓呈长方形,单室,东西长3.4、南北宽1.96、残高1.3米,方向180度。墓门在东。此墓早年经盗掘破坏,北壁保存较好,南壁已被破坏,西壁筑有一龛,龛高0.49、宽0.55、深0.84米。从残壁看,其墓顶呈拱形。西壁有一盗洞。两壁用砖按一竖两横砌法构成。砖长32、宽13、厚4.3厘米,其一侧印有"太康(?)(四)年柯君作壁"八个字(图一);另一侧饰米字纹,花纹之下有一"白"字。砖的正背两面,一面平,另一面印饰绳纹。随葬品原有虎子、碗、盏、猪、鐎斗以及铜镜、五铢钱等器物,均放置在壁龛和墓室后半边,其中有些陶器,如魂瓶、鸡笼等因质地松脆易碎,没有完整保存下来。现存器物有27件。青瓷虎子1件(图三),圆  相似文献   

16.
陈丽 《文物》1999,(11)
河北师范大学文物室从50年代初开始征集文物,现将其中几件青铜器介绍如下。爵 1件。流较长,流根部置对称菌状柱,三角形尾亦较长。深腹,圜底,腹壁较直,兽首形鋬。三足,下部外撇。腹中部饰饕餮纹一周。一侧的柱至腹壁上铸有铭文:“白作父癸”(图四:1)。通高21.2厘米,重0.92公斤(图一)。该器为商末周初遗物。鼎 1件。敛口,平沿外折,口沿立双耳,腹微鼓,圜底,三柱形足。口沿下饰夔纹,间以圆涡纹,腹部饰勾连纹。鼎内壁有铭文“戈己”  相似文献   

17.
王炜 《文物》2014,(4):58-64
<正>人身形铜牌饰在三星堆遗址2号器物坑中共出土2件。一件编号K2③∶218,仅存残腿,未公布相关图像;另一件编号K2③∶103-27,出土时断成三截,经修复后基本完整,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图一∶3)[1]。这件铜牌饰大体呈亚腰形,上边宽17.6、下边宽17、高34厘米,上边突出两支柄形物,通高46.4厘米。器身一面饰有上、下两组纹饰,原报告称为"变形鹳鸟纹"[2]。一组3只并列,体形略大;另一组2  相似文献   

18.
赵英魁,山西平遥人。抗战胜利,内战爆发初期,年仅十四岁的他,进入国民党阎锡山部,成为一名娃娃兵。从军不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后被纳编为华北野战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赵英魁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半年,赵英魁因负伤,被美军虏获。先后被关押在釜山战俘营、济州岛战俘营、巨济岛战俘营。台湾当局为了有效控制战俘营,派遣一批政工人员伪装成战俘,混进战俘营,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透过文身刺字,打杀施暴等各种不人道手段,无视一万余名志愿军战俘回乡意愿。1954年1月,强制将他们送往台湾,并为这群赴台战俘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万四千反共义士"。近期,作者在台北专访了老兵赵英魁,回溯这段令人刻骨难忘的战俘往事。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友,英国和美国一样主张战俘的"非强制遣返"。但是英国出于促成尽快停战,应对议会下院反对派的压力和确保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战俘尽快安全获释的考虑,英国保守党政府不仅反对强制遣返,也反对强制扣留战俘。而且与丘吉尔首相过分强调战俘遣返问题的"人道"立场、政治价值及英美特殊关系不同,艾登主导的外交部主张抑制美国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僵硬立场,意欲灵活处理战俘问题,打开停战谈判僵局。英国既非强制遣返、也非强制扣留战俘的立场,以及其在东西方之间的斡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战俘遣返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外战争史上,交换战俘屡见不鲜。但1944年的一次战俘交换事件,却是我军抗战史上少有的一次特殊事件。当时一架日军飞机因故障坠落在我山东解放区,飞行员被我民兵抓获。后在日军的强烈要求下,我军用这名日军换回了40多名被敌抓捕和作战被俘的重要干部。《中共战史上一次特殊的战俘交换事件》讲述了这段颇为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