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4 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洋地区,1 51 0年葡萄牙人占领印度的果阿,1 51 1年,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1 51 3年,葡萄牙人欧维斯(Jorge lvares)来到广州珠江口外,成了第一个来华的葡萄牙人。从此,来到广州一带活动的葡萄牙人不断增多。1 52 2年,明朝军队在新会县西草湾大败葡萄牙人,并将其从广东沿海逐出。葡萄牙人于是沿中国海岸线北上,在福建、浙江沿海活动,并且在浙江沿海建立了一个被欧洲人称作Liampo的据点。在1 6世纪的葡萄牙人中,有两个人较为详细地记叙了Liampo ,一是克路士(GaspatdaCruz) ,另一个是平托(Fern oMendesPin…  相似文献   

2.
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功能张笑梅一问题的提出13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上是新教激进派同天主教保守派之间,为争夺欧洲经济利益、政治特权和基督教大一统世界霸主地位而进行的非常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对尔后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侵略中国和朝鲜,争夺远东霸权,1904至1905年,沙俄和日本进行了一场强盗分赃的火并。这场战争,毫无疑义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是沙俄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矛盾斗争的必然产物。但是,苏联某些史学家却认为,在这次战争中只有“日本是真正的侵略者”,战争之爆发主要是由于“日本采取了发动战争的坚定方针”,而俄国是  相似文献   

4.
论早期拜占庭的宗教争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玲 《史学集刊》2000,4(3):56-63
早期拜占庭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涉及三个基本派别(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和一性派)、两次大的起伏。这一争论,反映了在拜占庭统治下的不同地区人民维护其固有化传统、反对帝国政府暴政的意向;反映了基督教会上层统治集团(各大教区教宗)在基督教取得罗马-拜占庭国教地位之后,欲建立统一教会并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政治斗争。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和皇权的参与,确立了拜占庭政教关系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东方教会中神学思辩传统的发展,加速了东西方教会的分离,同时也使近东地区成为基督教异端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5.
佛教全称佛陀教,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佛教始祖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56——485年),祖传是古代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佛教创立后,历经教徒长期的苦行斗争,逐渐在印度发展成为一大教派。尔后由民族宗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抗衡。  相似文献   

6.
滕松梅 《史学月刊》2007,(11):131-134
广义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均以信奉耶稣基督是救世主为主要教义。据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碑记载,早在公元635年,基督教已由波斯传入中国。但由于未能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基督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几度消失。19世纪,基督教从西方重新传入,由于传教活动受到列强不平等条约保护,教会受差会控制,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对我国殖民侵略和掠夺,因而从根本上看,在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基督教的传入和传播,基督教会的活动,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的历史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基督教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发展,开阔了国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论证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性质多,谈外来侵略对中国封建经济体制的作用与影响少,谈外来侵略势力入侵以后封建势力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阻碍作用更少。单单揭露侵略活动、论证侵略性质是比较简单的。如果联系到中国封  相似文献   

8.
回鹘摩尼教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摩尼教是 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 ,因其创始人为摩尼 ( 2 16— 2 77?)而得名。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 ,吸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 ,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黑暗斗争的二元论。摩尼教在波斯曾盛极一时 ,后来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 ( 2 74— 2 77)的残酷迫害 ,教徒流徙四方。其中向东的一支传入河中地区 ,以后逐渐东传进入中国 ,于 76 2 /76 3年再传入回纥。 8- 9世纪时 ,在回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久便替代了原来盛行的萨满教 ,一跃成为回纥的国教。…  相似文献   

9.
阿贝拉尔与爱洛伊丝是法国 1 2世纪的著名知识分子 ,在 1 2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与情爱自由的人性主义思潮的斗争中 ,他们深陷禁欲主义的桎梏和人性本能的纠葛中难以自拔。他们的情感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督教在欧洲社会中的支配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并使哲学和一切意识形态成为神学附庸的事实 ,当时的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压抑人性的解放 ,制约着世俗生活和世俗文化的发展 ,由此也揭示了基督教禁欲主义对欧洲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娟英 《南方文物》2005,(3):106-110,105
17世纪,是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西方,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相继东渐,对各国进行疯狂掠夺和侵略活动;在中国,明王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交织激烈,最终导致了北方满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战后至 1 9世纪末 ,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 ,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 ,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 ,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钢 《世界历史》2004,9(4):46-56
内战后至19世纪末,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nd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The main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which year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the UK and US, and to give some tentative reasons for thi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how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erm 'poverty', the magnitude of 'pover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Nort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ly the UK and US contain lessons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5.
16.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Dutch planning system rejoices a very positive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lanning literature. Yet both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of Dutch planning are eroded. New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have emerged that effectively form a 'shadow structure' to the official planning system, eroding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is instititutional development is to be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rger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to which the system has so far not responded: the coming 'network society'. In light of this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Dutch planning could enhance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by reconsidering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