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十八章第一节“元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中有“经济的破坏”一项,课文短简,但内容头绪很多,需要落加以补充,个别地方还应该修正。本文就是对这一项的一点疏证。同时,单用“破坏”两字并不能概括元代社会经济的全貌,因此在第二节又提出了个人对这一问题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白寿彝先生长期以来从事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中国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中国史学史的力作。全书共七册,计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前期、近代后期,论述了上迄传说时代,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十余年的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新出版的第一册,共包含两部分。第一部份,叙篇。第二部分,先秦时期的史学。  相似文献   

3.
评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史著作,自1930年至1980共出版了二十几部,1980年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七八部,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是最近刚出版的,是最具特色的一部新书。本书由叙篇和第一篇两部分构成。十余万言的叙篇,是贯串今后将要陆续出版的多册的总叙,内容是作者自四十年代开始,从事中国史学史教学与研究以来,迄今达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4.
探讨我国细石器文化以及相邻地区文化的起源问题,不仅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多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世界考古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大约在半个世纪之前,在国外科学界出现了对有关世界文化的“扩散”问题或“趋同”问题的研究,有关东北亚与北美细石器文化问题,也可以包括在这一重大课题之内。持“趋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北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祖先中出现的细石器文化,是随着这些印第安人的祖先,在北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5.
1981年修订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无论是在史料的选择上,或是在史实的叙述上,都有不少的改进和提高,读后可以使人感到线索明了,详略得当,把一部中国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到了学生面前。但是,课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笔者试图就第一册中“楚汉战争”一段的安排顺序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意见,以期有利于教学。修订后的《中国历史》课本里,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四年楚汉战争,被安排在“第二节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里(采取这种编排方法的不只此书,其它书也有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2年夏,首次在临沂市凤凰岭发现细石器文化遗存之后,随即在临沂市及临沂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鲁东南的沂、沭河流域的80余处细石器文化遗存中,大多同属于“凤凰岭文化”,约与山西省沁水县下川一带发现的细石器在年代及文化性质上较接近,唯临沂市湖台遗址的细石器文化遗存面貌差异较大.我们(杨佃旭、沈毅、张作倜、冯析、徐(?)彬等)6年来曾陆续对湖台遗址作过调查、观察,从获得的石器材料中发  相似文献   

7.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其原料以燧石和石英为主,在制作技术上直接法和间接法并用,具有十分成熟的间接打制和压制修整技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和释光年代测定,其年代为26000-21000a.B.P.。为论证华北地区的细石器是本地起源的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国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承担的国家“六五”,计划项目。《中华民国史》共分三编,其第一编全一卷上下册,已于1982年以前出版。第二编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李新、李宗一主编。第二编第一、二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将于今年10月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一卷由李宗一、曾业英,朱宗震、徐辉琪等合著,分为上下册,60万字;第二卷由彭明、周天度主编,50万字。两卷共为110万字。《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一卷记叙了1912—1916年袁世凯统治的全过程,其中对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民初政党的分合,二次革命,“二十一条”与洪宪帝制,护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与分析甚为详尽。第二卷以1916—1920年皖系军阀的兴衰为起迄,对袁世凯死后的政局,段祺瑞政府的建立,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安福系与安福国会,南北议和,五四运动,直皖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做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和分析。此外,对于1912—1920年期间民国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问题,都有所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内容创新是修志创新的核心所在,也是修志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时至当下,内容创新已经成新一轮修志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及如何“推进文化创新”问题时即把内容创新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他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创新在文化创新中是居于第一位的,内容创新在修志创新中也同样是居于第一位的。早在1980年4月,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体例去编写地方志。”这里说“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编写地方志”即属于内容创新范畴。  相似文献   

10.
《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已出版面世。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稿编辑的十卷本《外国历史大事集》系列著作的第七册,又是现代部分四个分册中的首册。《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以上简称大事集)可贵之处,我以为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内容和知识的容量大,二是反映了一些新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1.
读《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二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二册陆申几年前,杨翼骧先生编辑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面世,受到史学界的欢迎和好评,认为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嘉惠后学之作,在编纂义例上也是一个创举。现在,本书第二册亦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接续前册,将两宋时...  相似文献   

12.
由房列曙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之一种,已于2005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下两册,约100万字。本书是笔者所见第一部专门论述人才选拔制度的通史性著作,上起先秦,下迄20世纪末,跨越数千年之久。全书内容分为:第一卷,中国古代,共6章;第二卷,中国近代上编,晚清,共5章;第三卷,中国近代下编,民国,共4章;第四卷,中国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共4章。全书凡4卷19章。在专门史研究领域,本书可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我们很容易看出,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厚今薄古。全书四卷,古代仅一卷,近代两卷,现代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把《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册有关洋务活动部分中的一节,在这里发表,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以便正式出版前加以修改、补充。  相似文献   

14.
图解和文字表解在历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它在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在总结和概括历史事突中还可以帮助学主掌握和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重要的历史结论。一图解在教学中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类别亦多种多样。首先,谈一下在讲授新课中怎样运用图解。在讲“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邱汉生、陈乐素、汪(?)编,人民出版,1956)第一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一节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时,当教师简要地叙述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自以为功德无比,至尊无上,自称皇帝,并树立专制主义的最高皇权”后,教师即以如  相似文献   

15.
余绳武(1926年~)是我国中外关系史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在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入清华继续学习。大学期间致力于学习世界历史,先后选修过十余门西洋史课程,为后来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打下了初步基础。1948 考入清华研究院,从师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邵循正先生,攻读中外关系史。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即近代史研究所)范文澜所长的关怀和帮助下调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将近四十年了。 1953年~1957年先生参加集体著作《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的编写工作,分担撰写了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到广州和约的成立)初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部分初稿,第二编绪言,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部分初稿(蒲安臣条约),第二编第三章第二、三、四节(甲午中日战争)等。该书1958年出版后,受到史学界和一般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张宪文主编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华民国史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使董必武、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编修民国史”的遗愿得以初步实现,并为打破民国史园地多年来的清冷局面、活跃学术空气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引起了反响。《史纲》以它独特的体系,翔实的资料,广泛吸收科研新成果的内容,对历史采取实事求是评价的客观态度,以及对这一长期空白的历史阶段的填补和突破,赢得了国内外同道的一致赞赏。在香港书展和北京书展上均获好评,初版一万余册再版五千册很快销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五年前出版的多卷本《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的续篇,即第二编第一卷,主要论述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历史;从时间上说,就是从1912年2月到1916年6月。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创立了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关于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上说,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关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该课本却没有谈,只是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实际上,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为了联络乌孙攻打匈奴,以斩断匈奴的“右臂”。那么,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为什么想到要联络月氏和乌孙呢?这当中有一段月氏、孙乌与匈奴相互关系的历史,有必要做一简要介绍。原来匈奴、月氏和乌孙都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月氏和乌孙在匈奴的西边,他们都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之间,即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战国秦汉之际,月氏很强盛,有“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史记·大宛列传》),因此也不把匈奴放在眼  相似文献   

19.
《回族人物志》是一部大型的回族人物传记,将出版四册,第一册元代,第二册明代,第三册清代,第四册近代。总共编入回族历史人物四百人左右。现已出版的第一册元代,三十万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十四篇,收录元代有影响的回族人物七十四人,其中专传三十九人。附传三十五人。分别按他们所处时代的先后,包含在军事、  相似文献   

20.
刘岩 《纵横》2010,(1):57-59
众所周知,中国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第二故乡。但是,在中国存在不存在“白求恩在华第一故乡”?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国内某正规刊物2008年第11期和2009年第12期,发表同一作者主笔的《白求恩逝世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考证》和《白求恩生平之谜》两文,都称“唐县是白求恩在华第一故乡”。按《词典》的释义,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第一故乡”当然是指“居住最长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