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旅游界,黄果树瀑布是最早闻名遐迩的。然而,贵州除了黄果树瀑布,深闺里还隐匿着多少绮丽山水,连贵州人都数不过来。在黔东地区,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小七孔、大七孔都是贵州风光之翘楚。一路走下来,你就会明白,只要你愿意爬山涉水,贵州就是你的人间天堂。梵净山,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神仙长久以来,贵州都以黄果树瀑布为地标,这几年忽然发现,梵净山这块上大下小、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的蘑菇石,才是后来居上的贵州新地  相似文献   

2.
《古今谈》2005,(4):F0004-F0004
凤凰位于湘西,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与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贵州梵净山旅游胜地金顶景区作了介绍。对其古建,寺庙、碑、摩崖等历史沿革也作了一定探考。  相似文献   

4.
黄椿 《民俗研究》2001,(3):16-26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来到贵州旅游,贵州宜人的气候,美丽的大自然景观深为游人叹服:这里不仅有名冠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更有一系列喀斯特地貌的瀑布群,层峦叠嶂的茂兰喀斯特地貌上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有地球上同一纬度喀斯特地貌上硕果仅存的荔波原始森林、梵净山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5.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早在明代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就已名播全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梵净山以它独有的良好的原始植被蜚声世界。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梵净山已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理想的旅游胜境。梵净山是中国历史名山。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汉代,梵净山就已经是名山,称之为三山谷,说是“辰水所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之为三晤山。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它“一名辰山,在麻阳西八百三十里。”明代《贵州名胜表》称九龙山,说它“高百余丈,江头山下分九支,铜仁大小江出焉。”此外还有月境山、饭甑山…  相似文献   

6.
郭贝尔 《旅游纵览》2023,(24):75-77
运河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保护涉及层面较广,需要集合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等多方主体的力量,透过自身角色和责任,兼顾运河生态旅游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本文将京杭大运河生态旅游和文化保护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生态旅游进行概述,分析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生态旅游发展问题,针对性提出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加快运河生态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进程,带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梵净山是西南佛教名山和中国弥勒菩萨道场,明清之际佛教盛极一时,"佛光"记载不绝于书。通过考察五台山和峨眉山历史上的佛光现象,指出佛教名山与"佛光"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爬梳明清以来梵净山碑刻摩崖、史志文献、诗文著述,找出梵净山诸多"佛光"历史线索,分析梵净山佛光现象与佛光崇拜,可以为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研究和佛教文化发展,提供详实可靠的历史线索和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8.
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新世外桃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重点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和游客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的获取,以此来规范经营者的景区开发和游客的游览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经营者与游客、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以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深层生态旅游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区别,给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两翼"和两翼对接模式,以使生态旅游业切实有利于生态文化展示并服务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建设理想的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9.
正由省委外宣办协调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以我省的现实生活为背景,梳理出大数据正拔节、生态文明绿色创变、"众创时代"的贵阳创客、赤水人的竹情结、解密大射电、梵净山下长寿乡等涉及全省9个市(州)的42个选题,并从中精选题材拍摄成30集《多彩贵州》系列片,全面展示贵州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发展新貌。  相似文献   

10.
征联     
《文史天地》2009,(7):41-41
上联:梵天净土灵山,佛光普照,珙桐绽放一花一世界;(梵净山,佛教名山。位于贵州)  相似文献   

11.
王珊 《旅游纵览》2013,(9):199-200
伴随着传统旅游业的失控发展,生态旅游营运而生。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并从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中总结出几点,作为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现在传统旅游业己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伴随着旅游业的失控发展——数量型增加和外延型扩大,导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和消失,旅游的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3,(4):16-31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007年,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环境立省"战略,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2007年12月29日,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对全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部署,确定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基因库拍摄地点: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位于石阡县西南缘。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在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是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茶乡晚照拍摄地点:贵州石阡石阡,是苔茶的故乡,万亩茶园青葱翠绿,寄托着茶乡人的美好愿望。耕耘出的美丽拍摄地点:贵州石阡藏匿于佛顶山群峰深处的梯田,层层叠叠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24日,由贵阳市政府主办、正和岛创典科技联合主办的2015世界众筹大会暨正和岛创新大集(贵阳),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众筹大咖、业界专家、金融学者交流碰撞,探索"互联网+"下的众筹发展与合作。中加众筹高峰论坛、贵州拥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论坛、融合创新互惠未来论坛等11场论坛活动,围绕着"世界为你我众筹——众联、众创、众包、众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地属生态旅游空间地域范畴,是人类认识生态美、创造生态美和享受生态美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地的文化变迁和旅游生态文化创新研究,是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界定生态旅游地及其文化变迁的基本概念,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生态旅游地文化变迁和旅游生态文化创新研究的生长点,并阐述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梵净山,地球同纬度生态保持最完好的地区,有"绿宝石"美誉;梵净山,有珙桐、冷杉、银杏、水青冈等珍稀植物,且成片分布;梵净山,有世界唯一的黔金丝猴种群,濒危度高,种群珍贵;梵净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明清时有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全山寺庙150多座……梵净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是一座融生态原始、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于一身的名山。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城市是承德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以"避暑山庄和合承德"作为城市精神定位,与生态美学的审美理念相契合;环京津地带的区域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承德构建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利资源;承德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以及时尚的现代文化产业有力地展现了承德的城市气质和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日本民俗学会协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的首届"中日民俗学高层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民俗的未来——探求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来自日本民俗学会、神奈川大学、东京大学、成城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中日两国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19.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探讨,提出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培育生态旅游文化,需要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由于环境的多样化,人类文化也是多样化的。环境与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中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辉  谢辉 《旅游科学》2008,22(3):18-23
本文基于对当今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的调查,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异同。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而在国外生态旅游者中,旅游动机为“寻求新的体验”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环境纯净、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地是现今中外旅游者的首选;影响国外生态旅游者选择何种旅游产品的因素主要与旅游地的情况有关,而旅游产品价格、旅行社服务水平对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地选择的影响较大;中外生态旅游者的团队在构成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导游讲解和导游手册/景区标识牌是国内生态旅游者增进对景区了解的主要途径,而国外游客对旅行社与导游的需求较少;当环保行为与游客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内游客还是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自利思想,而国外游客则表现出比较坚定的环境信念。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