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新方志编纂蔚然成风,思想之深邃、资料之丰富、体例之完备是旧志所无法比拟的。迄今为止,第一轮志书基本都已出版,第二轮志书大多正在编修当中。首轮志书多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州、地区)、县(市)三级志书的编纂,城市区志编纂极少。20世纪80年代,地区行署大都被撤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地方志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体例。首届新方志在志书体例结构与编纂手法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二届修志应当继承上届志书的体例结构,章法体式,记述方法等。由于续志所要记述的主体内容和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在体例上,包括体裁、记述内容、层次结构和编纂手法等方面继续创新。  相似文献   

3.
评价一本志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例的得失。因为体例是编纂志书的“纲”,是统一全书的准绳。用体例规范全书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从而提高其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决定志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体例一词,方志界有多种解释,有曰“体例是志书组织和归纳材料的形式”,或曰“志书体例,就是志书独特的编纂形式”,并指出:它是由体裁、结构和章法三个要素所构成;还有解释为“是志书的体裁凡例”;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但不管怎么说志书体例含义的外延部分主要包括志书的体裁、结构、篇目与编写方法等要素。体例对于内容来说,是表达形式,如果内容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陈飞燕 《沧桑》2009,(5):251-252
地方志的体例,历来为方志界学者所重视。创新是志书的生命所在,发展是志书存活的根本,在现今的续志编纂中,体例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续志体例创新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和新的资料内容上,探究性地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陕西修志成就显著,具有学界公认的崇高地位,形成了优秀的方志编修传统。民国时期(1912~1949年),陕西在方志编纂方面的建树同样值得重视。以代表民国陕西县志较高水平的《乾县新志》《中部县志》为研究范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陕西编修完成的县志在指导思想、体例创新、时代性、科学性、大众性、编纂手段等方面,体现出承接传统方志优长、开启新方志编纂先河的鲜明特色,在中国方志编纂史上具有不可否认的地位,其历史经验对当前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反映了民国时期陕西在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努力与改变。  相似文献   

6.
方志创新的综合研究李德辉本届修志伊始,胡乔木同志提出要用新观点、新资料、新的方法和体例编纂新志书。现在全国已有大批新志相继出版问世,这些志书都是按照“三新”要求进行编纂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无论是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篇目设计、结构章法、资料取舍、体裁...  相似文献   

7.
所谓方志的性质,是指方志所具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有的科学属性。辨明了方志的科学属性,才能使所编纂的志书和其它学科著作明显的区别开来,才能使所编纂的志书从它的形式到内容都符合于志书的体例和要求。而符不符合志书的体例和要求,是衡  相似文献   

8.
规范修志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乡镇志书编纂需要标准、格式规范,其主要途径有:框架结构的规范、条目撰写的规范、记述内容的规范。创新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乡镇志书编纂需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其主要方法有:资料搜集的创新、框架结构的创新、记述内容的创新、出版方式的创新。乡镇志书编纂规范和创新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在规范和创新中实现乡镇志书编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方志的编纂者在10余年的新方志编纂中,“摸着石头过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体例上,或是语言运用上,都作出了创新的举措.笔者对近几年出版的志书进行了浏览综合,现评述如下:一、内容上的创新1.增加生人入志的幅度.“生不立传”是志书对记人的一种特殊的界定.“生不立传”考虑的是盖棺论定的问题,但束缚了编纂者的手脚,使志书不能全面记述改造自然、创  相似文献   

10.
规范修志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乡镇志书编纂需要标准、格式规范,其主要途径有:框架结构的规范、条目撰写的规范、记述内容的规范.创新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乡镇志书编纂需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其主要方法有:资料搜集的创新、框架结构的创新、记述内容的创新、出版方式的创新.乡镇志书编纂规范和创新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战后至 1 9世纪末 ,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 ,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 ,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 ,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钢 《世界历史》2004,9(4):46-56
内战后至19世纪末,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nd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The main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which year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the UK and US, and to give some tentative reasons for thi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how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erm 'poverty', the magnitude of 'pover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Nort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ly the UK and US contain lessons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5.
16.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Dutch planning system rejoices a very positive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lanning literature. Yet both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of Dutch planning are eroded. New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have emerged that effectively form a 'shadow structure' to the official planning system, eroding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is instititutional development is to be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rger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to which the system has so far not responded: the coming 'network society'. In light of this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Dutch planning could enhance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by reconsidering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