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土”之“(?)”字。铭文宋时出土,“(?)”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字,亦是甲骨文之“(?)”地,古书所载之“潛(鬵、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灊水。“(?)((?)、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潜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 土”之“ ”字。铭文宋时出土,“ ”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鬲求衣]”字,亦是甲骨文之“[鬲求衣]”地,古书所载之“潛( 、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清水。“ ([鬲求衣]、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酒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3.
释"于"     
典籍有“于”为风声之证,甲骨文“于”字象意“地气”穿地而达天听,故“于”字本义为风声。最初的歌声是祈雨时模仿风声而呼嗟。甲骨文“吁嗟”字形中有“于”,又有描画于字轮廓的带尾“弓”形。带尾“弓”形即哥字初文,从于、从带尾“弓”形的字就是“呼嗟”之“吁”之本字。后来从于、从带尾“弓”的字改从口,就是吁字。小篆于字显示“地气”冲断宣碍之象,乃是缘金文阳字中示意天、地,以及碍于地的“地气”的中断“于”字形而致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晚唐五代的“地子”进行了讨论。论者多认为 ,归义军时期敦煌文书中的“地子”就是“地税” ,按田亩征收 ;而敦煌文书中的“地税” ,当为依据田地面积划定户等之产物 ;因此 ,归义军时期的地税为户税之代称。笔者认为 ,“地税”的范围广 ,“地子”的范围小 ,“地税”中除了“地子”外还有官布、税草和税柴。作为“地税”中交纳粮食的部分———“地子”是据地交纳的。农民常常租种土地 ,“地子”原则上是由土地拥有者交纳 ,并非由租佃人 ,即土地耕种者交纳。“地子”的税率约为亩税 8升。  相似文献   

5.
关于《禹贡》“九江”之地望 ,汉唐诸儒多以为不出古寻阳之地 ,或以为即湖汉九水入彭蠡泽者。宋儒考“九江”,一反汉唐陈说 ,力主湘、资、沅、澧等九水入洞庭者为“九江”,后世多宗此说。本文以为 ,《禹贡》云 :“岷山导江……东至于澧 ,过九江 ,至于东陵”,此句清楚地表明“九江”当在“澧”与“东陵”之间。故此 ,考探澧与东陵之所在 ,便可察“九江”之地望  相似文献   

6.
出土简帛文献注释商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亚虎 《文博》2009,(4):26-30
本文对行前除道仪式中的“五画地”、制作药剂之“卒”法、 秦汉腊祭之期以及“土五光”等注文进行了新的考察,认为“五画地”即“午画地”,是指在地上画纵横交叉的十字形符号;“卒”应读为“焠”,是古代制作药剂的一种方法;秦汉“腊”祭之期不同,以“冬至后三戊”日为腊期是汉代特有;“土五光”即“士伍光”,是除道仪式的施行者,而非画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太湖南岸广大地区,历代均是中国富饶之地,曾有“苏(州)湖(州)熟,天下足”之称。富饶之地特别重视婚嫁大礼。这一地区某些婚嫁大礼与湘西土家族、云南大理之白族实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出嫁一方的“哭嫁”,意味“哭发哭发,不哭不发”;迎娶一方的“闹彩”,流传“闹发闹发,不闹不发”。  相似文献   

8.
吴亚莉 《神州》2011,(7X):59-59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每一个“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9.
“古今方志半人物”,方志记述人物,能够集中、典型、生动地反映时代风云。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把人物志视作“志中之志”、“书中之髓”。在方志界历来就有“地以人贵,人以地传”、“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的说法。地方志中设人物志,不仅可以存史资治,帮助人们从入志人物的研究中获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信息,而且可以“人从史出”,通过“评说一方人物,激发千秋爱憎”,用生动的人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达到“反映历史、服务现实、振奋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载 :“出子二年 ,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按《正义》:“西者 ,秦州西县 ,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 ,故迎立之”。言秦献公被立之地为秦州西县。如是 ,则“河西”之“河”字又该作何解释 ?检《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书·地理志》得知 ,秦代所置郡县中实无河西郡或河西县 ,故宜排除此“河西”即指河西郡或河西县的可能。而若将“河西”释为“河西之地”,则其范围涉及夷吾献给秦缪公的山陕交界的黄河以西之地 (今陕西大荔、华县一带 )。依据常识 ,庶长改迎献公仅可能在具体之地 ,故如将“河…  相似文献   

11.
汉白帝城位置探讨陈剑杜甫诗曰:“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诗所言“中巴”,当指以“江州”(今重庆)为中心的巴郡之地:“巴东山”,是指以鱼复(今四川省奉节县)为治地的巴东郡辖境内之山。而“白帝”,也就是蜚声海宇...  相似文献   

12.
志书设序言开篇,开宗明义地勾勒各种优势,言简意赅地阐述修志目的,提纲挈领地归纳志书特色,实事求是地点及自身不足,高瞻远瞩地展示发展前景,确能履行“序言”之职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发挥其“向导”之“引路”作用。然而,从已出版的志书来看,其序言有两个现象值得研究:一是盲目攀比。序言作者请高官位的领导、有声望的名人,进而形成攀比之风;二是内容空泛。讲优势,一概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并无实在内  相似文献   

13.
风吹额济纳     
额济纳的意思,有人说是“无人居住之地”,而旅游资料中说是“家主之地”,还有人说是“母亲之地”。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在诉说这个地方曾有的美丽,这里也因为其绿洲的魅力而留住了土尔扈特部征程万里的脚步。今天她以胡杨的神奇而美名远扬,也因严峻的生态危机而吸引八方来宾。  相似文献   

14.
国难当头,“中正式”接过“汉阳造”的圣火,成为又一款“护国神器”。烽火那些年,“中正式”凝聚着英雄儿女的科技创新。“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相似文献   

15.
南海郡之得名,旧说皆以为因郡地濒临浩瀚之南海而得名。如:“秦置南海郡,以地滨海名。”“南海以水得名,番禺以山得名。”“南海郡是以我国南方的辽阔浩瀚南海而定名的”,“(南  相似文献   

16.
试论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与自我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健 《敦煌学辑刊》2005,(2):334-342
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使得“万物”相对“道”的绝对存在必然是完全摊平、一律平等的,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最为“形上”的根据和前提。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管子》四篇和《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则对老子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正,它们把老子之“道”“形下”地功利化、实用化、操作化、法术化了,把老子主要着眼于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修正”成为对确定、刚硬的法度的严格遵循。这样,老子的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也就变成个体自我的泯灭之道。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代的“都”通常指卿大夫的采邑,包含城与附属于城的“鄙”,一般拥有私属武装。春秋齐“都”大致即是此种形态。战国时代齐国“都”的行政长官称为“都大夫”或“公”,莒地“都大夫”后裔作器时称“莒公孙”,与楚国的县公类似,其家族亦在莒地的权力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所载“五都之兵”又写作“五家之兵”,“都”之官长可称作“邦君”。战国齐“都”延续了春秋时代“都”的某些特点,具有一定的采邑属性。“都”是齐国地方设置的最高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域政治中心,其所辖之“县”与后世的“县”不同,应是县鄙之意。  相似文献   

18.
来信     
“邪教”之“邪”来源于佛教概念附佛外道的定义,唐宋朝时,已有“邪教”的称谓,或可曰“左道”、“妖邪”等。盛世之始或乱世之末,各类“邪教”层出不穷,或有政治背景支撑,或有比间愚昧呼应,除极少数领头者之外,多半始作仰者,或名不见经传,或斗字不识几个,却能轻而易举“忽悠”众多信徒,毫无理性地趋之若骜。  相似文献   

19.
旺堆 《中国西藏》2007,(1):80-81
日咯则地区的拉孜县,号称“珠峰北大门”,有“西部粮仓”、“藏刀之乡”、“堆谐之乡”等美誉。“拉孜”藏文意为“神灵之巅”,为神秘领地,俗称“拉雪”,即旭日第一道金光照射的神圣之地。当然,也有学者将“拉孜”译成“风口”。  相似文献   

20.
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号称“珠峰北大门”,有“西部粮仓”、“藏刀之乡”、“堆谐之乡”等美誉。“拉孜”藏文意为“神灵之巅”,为神秘领地,俗称“拉雪”,即旭日第一道金光照射的神圣之地。当然,也有学者将“拉孜”译威“风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