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苏联史学界围绕俄国工业史的研究争论焦点有三:俄国工业转变的下限,上层建筑对国家工业发展的作用,外资对俄国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史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一是未能充分利用原苏联同行的现有成果,所述史实有很多疏漏和错误;二是有一定片面性,断言俄国由于过度引进外资,“使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俄国实际上处于西方帝国主义半殖民地地位”。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俄国引进外资的缘起,外资在俄国的具体活动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等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回答俄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外贸易战略、利用外资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面展开的。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具有由改革前的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的趋势,总体上仍处于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阶段;外资战略由限制外资战略向鼓励外资战略转变;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则是与工业化过程的演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伴随的,大体上经历了1979-1988年扭转片面重工业化倾向、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阶段,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阶段,1992-2001年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阶段。这三种战略的转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扩大开放进程中工业发展战略演变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3.
赵士国  刘自强 《史学月刊》2005,11(8):111-117
19世纪50、60年代,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未占优势的情况下,俄中两国先后启动了工业化。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工业化成就斐然,成为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之一,而中国工业化成效甚微,与俄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如此结局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两国工业化道路的差异应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中国工业化以军事工业起步,俄国以纺织工业为先导;中国政府不扶植私人工业发展,对私人企业横加摧残盘剥,俄国积极扶植私人企业发展,且利用外资,官民并举;中国政府不重视铁路建设,俄国以铁路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各业发展;中国政治改革滞后,工业化与政治近代化脱节,俄国政治改革紧随其后,与工业化紧密相联,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粉工业是沙俄对哈尔滨进资本输出的重要行业。日俄战争前,俄国完全垄断哈尔滨的面粉工业;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打破了这种沙俄独占哈尔滨的局面。哈尔滨面粉工业的兴起、发展是帝国主义在华政治、经济、军事势力对比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王娜 《黑龙江史志》2014,(20):89-90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履行《马关条约》先后三次向列强大借外债。其中第一次政治大借款——俄法借款是清政府为回应俄国策动共同对日干涉的外交举动。俄法借款间接体现了战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即平衡列强在华利益矛盾。由于对时局的误判,清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极度的摇摆性,并且自身权益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6.
潘崇 《近代史研究》2016,(6):104-119
宣统元年(1909)四月一日,锡良接篆东三省总督。与首任东督徐世昌借款筑路的思路不同,锡良督东之初力主自修铁路,但遭到中央部臣议驳。之后锡良着力筹谋息借美款修筑锦州至瑷珲的铁路计划,欲图借此一方面与日本、俄国控制的铁路争利,一方面将欧美势力引入东北,实现均势外交下列强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巩固东北边疆主权和边防安全。然而,锦瑷铁路借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内外两方面的阻滞:就外力而言,日本、俄国为避免与美国、英国形成直接对抗以及出于保全自身利益的考量,未直接反对锦瑷路事,而是联起手来对清廷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声言此路必须经其同意方能实施且要求提供资金、工师;同时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步伐,俄国提出修建张家口经库伦至恰克图的铁路以替换锦瑷铁路。就清政府内部而论,邮传部、外务部、度支部之间以及三部和东北地方政府之间,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对锦瑷路事的认知存在诸多差异,集中体现为东三省督抚极力主张借款筑路而各部态度则飘忽不定。锦瑷铁路借款计划最终失败,东北铁路建设面临着中外博弈和央地歧异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究竟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为主要呢?还是当时俄国是帝国主义一个薄弱环节为主要呢? (内黄一中王光问)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七章第六节对于俄国十月社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较详细的分析,在那个分析的五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应该是胜利的主要原因,第一条指出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力量较为薄弱,第五条指出十月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大战正酣的有利国际环境下开始的,这两种情况只是大大促进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至于其他三条——领导革命的是俄国工  相似文献   

8.
清末十年间的币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人都知道,辛亥革命爆发前不久,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接连签订了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借款合同。一项是一九一一年四月十五日的币制实业借款,作改革全国币制及振兴东三省实业之用。另一项是五月二十日的粤汉、川汉铁路借款,用以修筑这两条铁路干线。关于发展东三省实业及兴修粤汉、川汉两路的借款,酝酿的时间比较长,事情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在近三十年来国内的历史论著中涉及的也比较多。至于改革币制借款,情况就很不相同了:何以  相似文献   

9.
大地印象     
《山茶》2011,(4):18-23
德国 查理检查站口。一辆方方正正的“特拉班特”牌老爷车从其他冷战时期的遗留物前驶过。一张照片里的美国士兵望着前东德方向,柱子背面是个俄国士兵,面朝原先的美国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弓月 《中国钱币》2006,(1):61-63
“华俄道胜银行”①系译自俄文“P C-CKO-KИTAЙCKИЙБAHKЪ”,是俄国联合法国趁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为筹措巨额赔款向俄法借款一亿两白银时,以中外合办为名诱骗清政府入股参加而于1895年12月22日成立的,总行设于俄国圣彼得堡。参与创建的有巴黎霍丁格尔公司银行、巴黎荷兰银行、里昂信托银行及巴黎国家贴现银行等四家法国银行和圣彼得堡国际银行一家俄国银行。资本总额初为六百万卢布,法国占股份的八分之五,俄国占股份的八分之三。名称上虽冠有“华俄”二字,其实并无中国资本。为了挂上中俄合办的招牌,俄国才于1898年9月8日,诱迫…  相似文献   

11.
张丹 《文史天地》2024,(1):88-93
<正>《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住房观的经典之作。这部大作问世于德国加速开展工业化、住房短缺随之凸显的时期,构思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国家挽救住房危局的两条途径,一条是根本之道,另一条是应急之策。应急之策曾于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首次实践。应急之策的要义是什么?在苏维埃俄国的施行效果如何?本文就来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机械化是苏联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苏联农业的现代化又首先是从机械化开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月革命后至二次大战前。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前十年积极筹建农机工业,后十年大发展。沙皇俄国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在农业中普遍使用木梨、木耙、铁梨等简陋的农具从事耕作。国内根本没有拖拉机工业。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直到1923年苏联才  相似文献   

13.
包税制曾经是俄国间接税特别是酒税的主要征收方式,是俄国政府一种重要的财政手段。其长处在于使政府财政收入稳定,管理成本低廉,这是沙皇政府支持包税制的主要原因。与其共生的腐败是俄国包税制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该制度下形成的庞大腐败利益链与包税制的长期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俄国大改革初期,社会舆论对包税制的抨击,包税制下腐败肆虐所引发的农民反抗,最终使包税制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包税制的废除,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俄国商人资本向资本主义工业的转移,消除了与该制度伴生的制度性腐败,标志着俄国旧财政体系的终结和新财政体系的建立。这一改革对于促进俄国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制度的形成、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政治的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晓岷 《世界历史》2002,(1):121-121
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祖熙教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出版的《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1 861— 1 91 7)》 ,是一部一系统、全面阐述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专著。全书分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 ,共九章 ,3 7万余字。本书通过分析 1 861年农民改革和 1 90 6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评估地主经济向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农民分化和富农经济的发展 ,揭示了俄国农民问题的症结。通过对俄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问题的分析、论证 ,指出了俄国赶超型工业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阶级君主立宪制过渡的复杂性。再…  相似文献   

15.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俄国进入了尼古拉一世政治反动的时期。但时代在前进。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农奴制危机日益加剧,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封建宗法制传统在俄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激烈冲突、互相交织。对于俄国思想界来说,这是一个如赫尔岑所称的“外部的奴役和内在的解放”并存的时期,在哲学、史学、文学研究的形式下,活跃着各种思潮。尤其是从30  相似文献   

16.
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正是清朝内外多事之年。德国占领胶澳,俄国、法国、英国也紧随其後,对大连、广州湾(湛江)、新界、威海提出了租借要求。清朝为偿还甲午战争对日本的赔款,对外大借款,引发了俄、英两国对借款权的争夺,向清朝施加种种压力。清朝处理此类事务的总理衙门对此根本无法抗拒。朝野上下感到了普遍的危机。而正是这种危机感引发了戊戌维新。  相似文献   

17.
杨智友 《民国档案》2002,14(4):43-49
币制改革以及与此相关的币制借款,在清末民初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1911年4月15日,清政府与美法英德四国银行团签署了《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1000万镑,用于改革币制和开发东三省的实业:并规定先行垫款200万镑,100万镑为改革币制之用,另外100万镑为开发满洲之用。实际上在清政府垮台前银行团只为后一目的垫付r40万镑,债券并未发行。  相似文献   

18.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在我国东北(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修建的一条呈"T"字形的大铁路,其东西干线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横跨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与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乌苏里铁路连接,直达俄国远东出海口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其南部支线从哈尔滨起,南  相似文献   

19.
1.朱启钤致钱能训密电稿1919年4月9日钱总理鉴:和密。本日上午开正式会,弟抱定前拟军事、政治整理计划书分为军事、政治两案提出并加入善后借款问题,少川题[提]出承前续议问题六项:(一)取消中日军事协约。(二)裁撤国防军机关及所属兵士。(三)参战借款不得提用。(四)和平会议未终了以前,双方不得借入外资及发行公债。(五)陕西问题。(六)湖南问题。新议题十三项:(一)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二)实行军民分治,确定地方制度。(三)废督裁兵,划分军区,厘定军制,实行征兵制,开通全国道路及修浚河道,以安插兵士。(四)补充西南各省、各军及海军军  相似文献   

20.
<正>中俄之间与史学相关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18世纪,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72—1725年在位)率领庞大的巡欧使团前往欧洲,历时一年,学习其工业、军事、造船、科学和文化成就,由此欧洲对东方的认识和东方的珍奇物品传回俄国。彼得一世创办的珍宝馆、俄国贵族手中相继拥有的中国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