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曲英杰著《先秦都城复原研究》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余字,以考求先秦时期王及诸侯国都城之所在地望、具体方位,初始风貌和布局特点等为其宗旨,自成体系,立意新颖,史料运用自如,考证精当,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一项可喜可贺的研究成果。曲英杰曾就学于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尹达先生。70年代,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就在尹达先生的指导下,以中国古代城市为题进行专业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后又秉承师教,继续就此一课题进行专研,故此书的写成,实融汇了著者的十数年心血。根据多年的心得体会,著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城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十年来,多批秦代简牍的出土,极大地改变了战国秦史文献资料一向匮乏的局面,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出土简牍的史料价值得到普遍认同和高度关注,而整理者公布的释文通常是学者们展开相关研究所仰赖的基本资料。虽然各批简牍的整理成果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随着简牍资料出土数量的增多,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楚都地望历来备受学术界关注,也是楚文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楚国曾先后建都于丹阳、郢、都、陈和寿春等地,除了战国晚期的陈和寿春两地地望相对明确以外,其他几处都邑,尤其是丹阳和春秋郢都所在,一直存在争议。尹弘兵先生的新作《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05JJDZH244)课题成果之一,探讨的正是这一重大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 《教秦绪言》是我省先贤、明代著名学者孙应鳌任陕西提学副使时的重要著作,是我们研究孙应鳌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教秦绪言》的前面有一段类似序文的文字,简括地阐明拟定《教秦绪言》的原因和目的。文章说:“主上欲以广厉学官之路,乃略其不肖,遂令代匮,俾掌庠校。”这说明他受任陕西提学副使,是“主上”为“广厉学官”的措施之一。他深恐“不称官空当禄秩”,所以在“莅任伊始,与诸有司教职暨诸生约,分别体要,庶濯磨披抉,免诸紊杂,端绪有稽,由之上下督劝,诚孚罔弗,茂有嘉绪。”拟定这“绪”的目的,“在诸生,是为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都城是一代政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往往成为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的荟萃之地。对于都城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秦自襄公建国(前770前)至秦王朝灭亡,而经春秋战国和秦统一两个阶段。在长达近600年的历史中,秦人由弱到强、由西向东并最终统一中国,曾先后以西垂(西犬丘)、秦邑、、渭之会、平阳、雍、径阳省阳、咸阳为都。自王国维《秦都邑考》一文发表以来,已有不少现代学者就秦都城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收获。然而,由于秦人历史特别是早期历史资…  相似文献   

6.
周波 《江汉考古》2019,(1):126-128
正从我国简牍发现的历史来看,秦简牍的面世最晚。1975年底,第一批秦简牍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竹简出土。所谓"地不爱宝",数十年来,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大批战国晚期秦国至秦代的简牍得以重见天日。迄今为止,所见秦简牍已有十三批,有字简牍超过两万三千枚,总字数达三十多万字。其内容主要有律令,司法与行政文书,日书、算术书、病方等术数、方技类书籍,以及地图、信函等,涵盖  相似文献   

7.
关于多都制,学术界少有论述,只有李自智先生的<先秦陪都初论>[1]和许顺湛先生的<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毫与西毫>②.  相似文献   

8.
<正> 曲英杰撰著的《先秦都城复原研究》,对自黄帝、颛顼以来,至秦以前的二十六国都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原研究。这是近年古都研究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宗旨,在复原先秦时期都城的初始风貌。著者以《史记》本纪、世家所载先秦时期王及诸侯国的都城作为取舍标准,分别从考地望、定方位、  相似文献   

9.
最近,吴春明和林果两位先生合著的《闽越国都城考古研究》一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1997年度专项任务——“福州城市考古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对闽越国都城的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其它都城考古研究不同的是,对闽越国都城的考古研究,首先必须要解决其地望问题,然后探讨都城的发展史。但是,闽越国都城的地望历来成为学术上的焦点,在当前直接的考古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避免陷入重复的不必要的争吵而确定福州是其都城所在地,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作为一国都…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陈伟教授领衔主编的《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以下简称《校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之一,2012年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里耶秦简是近年来中国简牍的重大发现之一,就史料价值而言,可以说对于研究秦代历史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宁欣《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对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关注》由商务印书馆2009年11月出版。这部书稿是作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城市社会研究”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作者近些年来分别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华都城要览》由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丘菊贤和陕西博物馆杨东晨两位先生撰著,河南出版社出版。全书31万字,用十章的篇幅分别阐述了传说时代的都邑、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10个时代的都城  相似文献   

13.
评介《简帛研究》于振波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将近一年的紧张工作,学术界盼望已久的简牍帛书研究的专门性刊物《简帛研究》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简帛研究》由李学勤先生任主编、林剑鸣先生和谢桂华先生任副主编。第一辑(海外版)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张政先生为本刊篆书题词...  相似文献   

14.
竹旦 《江汉考古》2007,(3):43-43
蜀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却割不断蜀国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关系,蜀人善于吸收华夏文明的先进成果,使蜀文明成为中国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蜀文化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文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华东先生的新著《良渚文化研究》,已于1998年11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2章,凡45万字。前有中日两国著名学者李学勤、安志敏林巳奈夫先生写的序。该书作为《河姆渡文化初探》的姐妹篇,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良渚文化的学术著作。良渚文化是我国重...  相似文献   

16.
<正>赵平安教授的《秦西汉印章研究》2012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书前高明和李学勤的序言充分肯定了该书学术价值。笔者对书中所收文章几乎都认真拜读过,借此谈一点学习后的心得体会。第一,全书由相对独立主题的单篇论文和附录组成。正文的九章内容多是不同时期发表过的学术专论,其中第二章《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历史研究》1999年1期)和第七章《汉印复姓的考辨和统计》(《文史》1999年3期)刊发最早;第九章《秦汉印章与古籍的  相似文献   

17.
《秦史稿》全书分十四章,系统叙述秦由氏族部落,经诸侯国至封建皇朝的建立与灭亡的整个历史进程,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一)作者努力探索秦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基本特点,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秦史稿》作者认为,秦史作为中国古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不能脱离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规律去研究秦史;另一方面也不能用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规律去代替秦史。”(《秦史稿》第2页。以下凡引本书,均只注页数)。本书的特色之一就是阐述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研究秦史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虎 《世界历史》2007,(4):151-154
“财政”一般指国家财政,是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由于财政分配的主体、手段和目的等都是以国家为转移,服从于国家的意志,因此,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就不能不体现和反映出国家的政治动向和目的,即透过“财政”这种经济关系可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界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意识这一层面关注较少。王子今教授《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的出版则弥补了这个遗憾。该书是著者多年有关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研究成果的汇编,共包括23篇专文,大致集中于以下五个专题。  相似文献   

20.
邱昀 《神州》2014,(5):143-143
当前英语在外围圈和拓展圈的使用人数早已远超出内核圈的人数,拓展圈的人群更多的是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与拓展圈和内核圈内其他非母语使用者交流,而不是限于与母语使用者交际。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英语通用语进行解释,尤其是对英语通用语研究热点如ELF研究的概念空白,和对ELF语料库的描述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求能够让读者对ELF当前研究现状有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填补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