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陕西子洲县驼耳巷乡贺家墕村出土一方北宋官印。此印面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1.1厘米,矩形柱纽,带纽通高4.8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四字,右侧刻“少府监铸”四字,纽顶端上中刻一“上”字。印面自右至左两行朱文篆刻“河东第九副将之印”八字。铜质,完好无损(图一)。  相似文献   

2.
1987年7月8日,苍溪县伏公乡龙凤村出土两方唐代官印。其一为“蓬州之印”,7.6厘米见方,厚1.7厘米,柄椭圆,高8厘米,重2.3市斤,阳篆“篷州之印”四字,柄右刻楷书“蓬州之印”四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八月日”、“礼部造”十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五十二号”六字;其二为“蓬州儒学记”,长8厘米,宽5厘米,厚1.3厘米,柄椭园,高7厘米,重1.3市斤。阳篆“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右刻楷书“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十一月日”、“礼部造”十一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三百八十七号”八字。 两印均为青铜铸造,工艺细致,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3.
1988年5月乐山大佛寺大雄殿左侧厢房内放置着一个石碑。碑系雅石质,长218厘米,宽96厘米,厚8厘米。碑文系楷书,阴刻,自有至左。“桂华寺”三字,刻于碑石中央,字径52厘米,字距18厘米。上款为“咸丰癸丑仲夏月”七字,下款是“何绍基题”四字,字径8厘米,字距2厘米。下款3厘米处刻有两方印章,上方印章长6厘米,宽6厘米,印面系朱文篆书“何绍基印”四字,字径3厘米。下方印章长7厘米,宽7厘米,印面为白文篆书六字,字径2厘米,字迹模糊,无法辨认。此碑上款是“咸丰癸丑仲夏月”的年款。咸丰为清文宗奕年号,癸丑为咸丰三年即公元18…  相似文献   

4.
1989年4月1日遂宁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佛教铜印。该印是去年8月,吉东乡八村一农民在观音庙遗址锄地时发现。 印呈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0.3厘米,纽呈长方形,通高3厘米,宽2.8厘米,厚0.5厘米,背面纽右刻有一个“上”字,纽左刻有“冯合造”三个字,均为阴刻楷书印面铸朱文“佛法僧宝”四字。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印鉴中,有金代官印十余方,现简介如下:一、“都统所听字印”该印是1965年南阳市郊出土,正方形,印面边长7.1、通纽高4.7、厚1.5厘米。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都统所听字印”六字(图—1)。印背面  相似文献   

6.
<正> 1999年8月,内丘县城南民政局施工现场出土一方陶质印,现简介如下:该印陶质,形制瓦状,无纽,浅橙色,左上角残缺。印面纵5.6厘米,横5.5厘米,最厚处1.2厘米。印面阳文篆书“内丘县印”4字,笔势圆转流畅,布局匀称。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博物馆馆藏印章中,有几方汉代时期的县级官印,是当时一些“县令”和 “县尉”的遗物,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归德尉印”。印为正方形,边长2.3厘米,通高1.8厘米,瓦形钮,铜铸。印面为阴文纂刻“归德尉印”四字(图左上)。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河南省有关文物部门征集到一批铜质官印,现介绍如下: 1、“别部司马”印两方,形制相同。印均呈正方形,鼻纽。印面阴刻篆书“别部司马”四字(图一:1、2)。印面2.4×2.4、通高2厘米。  相似文献   

9.
1972年,密县平陌公社供销社杨台门市部,在收购废旧物资中获得金代铜质官印一颗。公社干部冯丙寅同志发现后,即送交密县文化馆珍藏。这颗金代铜质官印,重679克,略呈长方形,横宽7.3、竖宽7、厚1.3厘米,上置长方形梯钮,钮高2.7、中宽29、厚1.4厘米。印面阳文为九叠篆字“义军都统之印”(图一)。印的左侧阴刻正书“义军都统之印”,印背左边三字“行部造”,右边四字“天兴元年”,印钮顶端刻一“上”字(图二)。“义军都统之印”与《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一书127页所刊印的“义军副统之印”  相似文献   

10.
1992年7月,绥滨县绥东镇绥安村村民姜庆峡建房时,于距地表1米处发现一方铜印,现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印为铜质,印面呈正方形,边长6.2厘米,边厚2.7厘米。板状钮,高3厘米。印文为汉书九叠篆:“勾当公事天字号之印”,3行9字。印侧、背均磨损,已无法确定铸印机构及年代。印钮顶端的平面上浅刻一“丄”符号,可能为以示倒正的“上”字。此印铸造工艺较粗糙,印面变形,篆文呆板、拙劣,线条纤细,极  相似文献   

11.
达川市发现“佛法僧宝”铜印任超俗近日,达川市文物管理所从印司流散文物中征集到一方钢印。该印为方形,四角微翘,带座板状直条钮。印面过长5.5厘米,厚O.5厘米,带钮通高4.5厘米。印面四周一道单边,其内为铸印九叠篆阳文“佛法僧宝”四字。印背钮的两边各铸...  相似文献   

12.
董远成 《收藏家》2012,(9):31-32
长沙市博物馆藏有一枚西汉“闵都君印”金印,1976年出土干长沙市复兴街。金印高约0.9厘米,直径1.3厘米。印体呈半球状,球状的顶部横贯一穿,孔径0.15厘米,可用以系纽绶带;印面圆周以阴线勾勒出一圈边栏,栏内阴刻篆文的“闵都君印”四字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13.
蒲江道教“北极驱邪院印”考龙腾1988年,蒲江县天华乡出土一枚道教正方形铜印,边长5厘米,背纽长方形,连纽高3.5厘米,印面铸阳刻九叠篆书“北极驱邪院印”6字(图一)。今对此铜印试作考索如下:一、“北极驱邪院”考“北极驱邪院”见于《列仙全传》卷六、《...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阜新市文化局文物组收藏一方金代天赐年款的乣军铜印,现介绍于下,并略为考释,以求指正。该印于1972年在阜新县七家子乡出土。印呈方形,边长5.1、厚1.1厘米。长方梯形钮高2.1厘米。钮顶上阴刻一“上”字。重400克。印面阳文汉字九叠篆字“蒲杨县尉之印”六字。印背阴刻两行錾字,左为:“蒲阳县尉令”,右为“天赐二年六月”(见拓片)。  相似文献   

15.
1994年7月11日,在正定县政府建楼工地出土“提控所印”一枚。2000年8月30日,在县政府办公楼后挖暖气管道时,在距地表10厘米处又发现“都提控印”一枚。二印现藏正定县文物保管所。 一、“提控所印”为黄铜质,保存完整。楔形钮,钮高3.1、宽4.3厘米。钮上端阴刻一字“上”。印背面钮左刻“恒山府造”,右刻“兴定四年八月”。印上侧面刻“提控印”(图一)。印面近正方形,边长7.2×7、厚1.6、通高4.7厘米,重775.9克。阳文,九叠篆书“提控所印”四字(图二)。 提控,为提辖控制,即总领之意。以…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1月,旬阳县平安乡出土汉代“章威猥千人”龟纽铜印一枚。印面为正方形,边长2.25,座高0.8,通高2.1厘米。纽龟作爬行状,背部隆起,腹甲内瘪,昂首前视,口微张开。印面为阴文篆书、文曰“章威猥千人”。五字分三行,首行和中行各二字,末行一字。此印与印谱中所见白文“折冲猥千人”汉印的格式、布局完  相似文献   

17.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近几年来在市郊附近征集到金代时期的官印八颗。这批官印均有出土地点(图一)。对研究金代末年中京洛阳的战争,是很珍贵的实物资料。(一)总领之印1981年11月,孟津县送庄公社营庄大队社员吕遂旺,在该村东地挖蓄水池时,掘得“总领之印”一颗。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7、厚1.4厘米,重675克。上置长方形印钮,钮高3厘米。印面阳文九叠篆字“总领之印”。印的左侧阴刻正书“总领印”。印背左边三字“总部造”,右边四字“天兴  相似文献   

18.
<正> 1990年9月4日,于抚宁镇田各庄村西发现一方铜印。现收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印面呈方形,有半圆形钮。边长2.2厘米,通高1.5厘米,印面阴刻篆字“军司马印”,侧面有阴刻篆书“范”字。  相似文献   

19.
1986年5月,辽宁省凤城县赛马乡红石村村民在采石时发现一方铜印,遂即送交文物部门,现藏风城县文管所。印为铜质,印面呈长方形,长方梯形钮。印面长6.8厘米,宽6.5厘米,通高4.5厘米,边厚1.3厘米,重675克。阴刻汉字九重叠篆书,印文为“提控所弹压印”(见图).钮上端阴刻一个“上”字,以示用印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 1984年,迁西县瓦房庄乡金龙口村刘长兴在挖地时,出土铜印一方,现简介如下: 此铜印高3.81厘米,略呈正方形,钮上面刻一“上”字。钮高2.5厘米,钮宽0.9厘米;印面长5.4厘米,宽5.3厘米。钮两边阴刻楷书“太平兴国五年七月铸”九字。(图1)印正面篆书“雄勇第十二副指挥使记”共十字。(图2)。 据《宋史兵一禁军上》记载:“雄勇旧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