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方藏名糖     
《中华遗产》2023,(1):66-67
人们总说“先苦后甜”,这是一种得之于糖的人生哲学。古代中国为产糖大国,糖不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闲小食,也用来敬神祈愿。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祭灶神,祈愿来年衣食无忧。清代用麦芽糖和大黄米熬制十分黏牙的灶麻糖、关东糖,在愉悦灶神的同时,也用糖黏住了他的牙,防止他到玉帝那里讲坏话。在婚礼或团聚的欢乐场合,糖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所以在古人的生活中,哪能只有平平淡淡的饸糖、红糖?  相似文献   

2.
河曲放灯     
朱红  刘朝晖 《旅游》2007,(12):56-59
山西河曲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与陕西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一衣带水,自古便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九曲黄河之一曲,风景独特,民风淳朴。这里至今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的民俗:“西口河灯会”,又称“放河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雁 《史志学刊》2023,(6):21-31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精髓,祭祀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从先秦时期开始,祭祀成为国家政治体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河曲河灯在大禹祭祀文化中诞生,到元代以后,放河灯由祭祀扩展为官府的重大惠民庆典和民间的庆生团聚活动。河曲县的祭祀与放河灯都选择在庙宇等宗教场所,因此,河曲县城的庙宇道观多达60多处。明清以后,河曲放河灯又赋予了西口文化的特殊内涵,夯实了河曲河灯的历史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文化。进入本世纪以后,河曲河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河曲河灯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千佛塔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巾子山西麓,自清代发现塔身元代僧淳具捐舍祈愿砖以来,历代对其为"旧塔宋修"还是"元塔新修"这一问题,以及具体功能均有所争论。2016年4月,在该塔测绘过程中新发现铭文砖6种,结合清代发现元淳具砖与其他地方文献,一方面证明该塔为元代新建佛塔,并非唐宋多宝塔,为台州各阶层共同捐舍祈愿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塔并非追荐度亡的发愿塔,而是一座以信众集体祈福为主要功能的祈福佛塔。  相似文献   

5.
赵书 《满族研究》2004,(4):88-89
七月十五是满族孝亲节,在进关前是满族的重大节日,进关后仍是北京满族重大节日,主要民俗事项有赛威呼、放河灯、赏月等。  相似文献   

6.
忘川·记川     
《南方人物周刊》2008,(16):12-19
泪水若如潮水涨落,悲悯又将系于何处?我们祈愿,悲悯因它的沉重落入地里,像麦子般生长出希望来。只因,落地的麦子不死  相似文献   

7.
才让 《敦煌学辑刊》2010,1(1):11-28
《金光明祈愿文》在吐蕃时代单独流通,受到信徒重视,是当时流传较广的佛教祈愿文之一。敦煌本《金光明祈愿文》与现存藏译本《金光明经》的《梦见金鼓忏悔品》之间差异较大,不属于法成和益西德所译《金光明经》的组成部分,而是自成体系。从渊源上看,其名称中有《金光明》,应源自于《金光明经》,但应属于《金光明经梦见金鼓忏悔品》的异本。《金光明祈愿文》在吐蕃时代单独流通,受到信徒重视,是当时流传较广的佛教祈愿文之一。敦煌本《金光明祈愿文》与现存藏译本《金光明经》的《梦见金鼓忏悔品》之间差异较大,不属于法成和益西德所译《金光明经》的组成部分,而是自成体系。从渊源上看,其名称中有《金光明》,应源自于《金光明经》,但应属于《金光明经梦见金鼓忏悔品》的异本。  相似文献   

8.
“漂河灯”是白族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多在七月一日骆驼节、七月七日乞巧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举行。是时,将制好的河灯放到河里,使之顺水漂流。河岸上也燃放彩灯,与之相映成趣。有时,还划龙船、唱歌、跳舞,场面则更为热烈、壮观.河灯、彩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龙灯、鱼灯、鹤灯、花篮灯等.制作精巧、别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白族的“漂河灯”@白莎  相似文献   

9.
夜游明城墙     
农历正月十六日夜,我家对面的明城墙上,彩灯高照、华光璀璨。于是我们一家三口走出家门,观赏"秦淮灯会"。我们沿着外秦淮河向中华门城堡走去。河里,一艘艘"龙船"缓缓驶过,灯光耀眼,导游欢快的声音在河面回荡。河边,一盏盏彩灯  相似文献   

10.
我爱我家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常常陪我玩耍……"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都会想起我的家。我爱我家。我爱我这个温馨的家。你看——餐桌上摆放着一盘盘美味的佳肴;你瞧——天花板上的日光灯正散发着淡淡黄晕的光;你听——"回来啦。快把书包放下,先洗洗手吃饭吧。"一盘盘佳肴,一盏盏日光灯,一句句问候,衬托出家的温馨。  相似文献   

11.
正燃灯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又有酥油灯节或酥油灯会之称,时间为每年藏历一月十五日。该节日的起源与宗喀巴大师有关。明永乐七年(1 409),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举行规模盛大的大祈愿法会期间,于一月十五日夜在大昭寺前摆设桌架,供奉酥油灯和其他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佛降服六师外道。此后,每年的祈愿大法会期都要供奉酥油,于是因袭相传,逐渐演化成以燃点酥油花灯为主的群众性娱乐节日。是夜,大昭寺周围人如潮涌,熙熙  相似文献   

12.
《旅游》1999,(11)
提起广西,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在桂林东北方向有一个名为资源的地方,却鲜为人知,那绝对是好山、好水、好地方。游广西,不可不看桂林,也不可不到资源。资源江漂流“资江漂流,华夏第一”。资江属长江水系,自南而北注入洞庭湖。资江两岸植被葱郁.河床宽度平均100米,水势稳定,仿佛一条玉带穿梭于奇山峻岭。漂流其间,犹如步入长长的山水画廊。资江漂流全程22.5公里,涉45条滩。拐31道湾,但不管是乘坐木船、竹筏,还是橡皮舟,都是有惊无险。沿江分布60多处景点,“风帆石”、“神象饮水”、“火炬”、“将军骑…  相似文献   

13.
滚冰节木兰县人民每逢元宵佳节夜晚,有到松花江畔或井边滚冰习俗。传说滚冰可以祛病除灾,为此,1992年木兰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将元宵节又另命名为滚冰节。是夜,人流如潮,万人空巷,松花江畔,烟火漫天,欢声、笑声、滚冰声交织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俗。上元佳节顺民情,满镇市民忙滚冰。祛病除灾灯火盛,人流尽向大江横。送河灯中秋夜晚,木兰县城居民聚集于松花江畔放逐河灯,以庆年丰岁稔,平安吉祥,满天月色,顺流东下,蔚为大观。中秋月夜气清清,人庆年丰蛙鼓鸣。放出心头灯万盏,波涛涌动一江明。踏青端午清晨,人如潮涌,市民齐聚松花江畔。岸…  相似文献   

14.
王传明 《中原文物》2023,(4):106-111
昌邑辛置墓地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十座墓葬中出土的饰有鸟鱼纹的陶器显示,素面或简单纹样的普通陶器已经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的需求,因原料、时间和工序增加而价格相对“昂贵”的鸟鱼纹陶器承载了墓主后人更多的祈愿。它们是墓主后人基于鸟鱼纹象征丰足、富裕的寓意,祈愿墓主在地下世界可以酒食富足、衣食无忧的表达,体现了汉代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灵魂不灭和幸福观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墓葬中,福寿堂款的书写和预营坟室的修墓题记时有出现;同时,"东仓西库"和"香花供养"的壁面装饰题材也层出不穷。这些题记和图像一并反映出宋元以来"神灵安、子孙盛"的墓葬文化传统,共同构建了一个祈愿"富贵长命"、"福寿永延"的墓室环境。这种通过营坟治葬活动来表达对逝去祖先的祭奉行为,实际上反映出祖先与子孙、死者与生者以墓葬为媒介所进行的"互酬性"沟通:孝子贤孙预营寿坟来祈愿墓主富贵寿考,又借由为死去祖先营造永久供奉的乐安之堂,冀求祖先对家族在世子孙"福寿延长"的庇佑。  相似文献   

16.
S.5639《蚕延愿文》是以"蚕农称意"为祈愿目的斋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文中列出的10位蚕神进行考察,从中探究敦煌佛教信仰民俗化的发生模式,即敦煌佛教信仰的民俗化是以佛教思维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李建生  王金平 《中原文物》2012,(1):26-32,44
多友鼎、四十二年逨鼎记述了西周与猃狁(或戎)的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发生在何地?"长父侯于杨",杨又在何地?前杨囯之灭与后杨国肇建是有因果关系的。"杨姞"究竟是晋侯邦父的夫人,还是杨侯的夫人?  相似文献   

18.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方正县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官方称立碑是为反省历史祈愿和平。但这一举动强烈刺激了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的神经。6日,方正县已经连夜将碑拆除。  相似文献   

19.
加洋加 《中国西藏》2013,(3):F0002-F0002
4月23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为四川芦山地震受灾同胞举行祈愿法会。 上午8时许,雍和宫大殿庄严肃穆,班禅与雍和宫僧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僧,以及正在祖国内地参观学习的西藏藏传佛教界僧尼一起念诵祈愿经。  相似文献   

20.
王刚 《文史月刊》2014,(4):69-69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生到底值不值得留恋?那些大难不死的人真的必有后福吗?古今中外,那些开刀却未问斩的人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起伏?闲翻史书,其命运各异的遭遇令人或莞尔,或唏嘘,或长叹。先来个滑稽的。18世纪中叶,茶叶与咖啡初传欧洲,有人视其为毒药,有人说是上等的饮品。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