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台湾廖氏宗亲先后几十次到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张氏大宗祠祭祖。人们也许会感到惊奇:廖氏宗亲怎么到张氏祖祠祭拜呢?  相似文献   

2.
从谱牒看海峡两岸闽南人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在台湾一移民社会中因谱牒文化衍生的寻根谒祖、宗亲睦族的民俗活动,缔造着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谱牒在探究闽台姓氏渊源和寻根谒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台湾粘氏与福建粘氏原为一家,都是金代秦王粘罕的后裔。粘罕汉名宗制,于金建国有大功。后世子孙南徒福建部分支属,移居台湾省仍姓完颜氏,今值台湾粘氏渡台二百周年,返回大陆寻根谒祖,兹将详细情况记述于下: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上午,粘氏渡台两百周年的后裔,以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为首的《台湾粘氏谒祖恳亲团》一行三人,以崇敬祖德,追本溯源,殷殷族情,来到祖地晋江县衙口“粘氏大家祠”谒祖恳亲,受到县、乡、村政府领导和衙口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南音社、老友会以及祖地宗亲五百多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二)马英九依往例赴苗粟县马家庄寻根祭祖,并说,马家祖先最早源自陕西,后陆续迁至江西、湖南,乃至台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直以来,对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祖  相似文献   

5.
福建人迁台历史始于闽越时期。宋元时,有不少中国大陆的汉人入台,明末至清中叶,更是数量大增。移民台湾的以漳泉人为主,他们先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带登陆,再由南至北,遍及全岛,落地生根。台湾有千余姓氏,由福建移民入台带去的有500多个。台湾很多地方都以闽南语发音的"厝""仑""坑""寮"来命名。闽台两地同宗同祖者,共编族谱、齐修祠堂,或台湾人来闽寻根,往来十分密切,闽台同胞的宗亲观念成为促进闽台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6.
3月20日至22日,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联合承办的中国常州·齐梁文化研讨会在常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井冈山大学、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的专家教授、中华萧氏宗亲会的学者代表10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就齐梁故里的考证,萧氏的迁徙,齐梁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影响以及重要代表人物与重要著作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采访了从云南省回乡商谈在滇洪洞人参与资助扩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关事宜的李戈力老先生。李老是原昆明军区第三局副政委,现任洪洞籍在滇“振兴家乡联谊促进会”(简称联谊促进会)会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海外华人宗亲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宗族组织在海外华人居住国伪再造和变形。正如中国宗族组织均拥有一定规模的公产即族产(族田、族山等)一样,海外华人宗亲会也各拥有一定规模的公产即会产。这一会产可分为物业和基金两大类。关于后者,笔者在“试论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奖助学金制度”①一文中已有所论及。这里拟从物业公产的设立、管理及其功能等诸方面,对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物业公产作一综合研究。一菲华宗亲会物业公产概貌宗亲会的物业公产包括房地产即宗亲会所大厦及其附属的各种设备、用具以及书刊等,据笔者在…  相似文献   

9.
<正>厦门清代石壁炮台是鸦片战争中全国三大炮台(虎门、石壁、镇江)之一,原址在岛内南端滨海突出部,西距胡里山炮台大约2公里,是船只进入厦门港的第一道门户。最近,厦门石壁炮台有关史料分别在海内外被发现,当年炮台建造者、时任闽浙总督兼辖台湾的颜伯焘祖籍地之谜,也随着近日广东连平县颜氏宗亲到海沧青礁村寻根谒祖而揭开了。本篇试论当年炮台石材出处、颜伯焘与祖籍地厦门海沧青礁渊源。  相似文献   

10.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的确定 ,是进一步研究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内容、祖先崇拜、商周制度及思想演变进程等问题的基础。传统上以所谓祭名划分商代祭祖仪式类型的方法有较多缺陷 ,需要反思和检讨。以祭祀动机为标准将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分为有具体目的和无具体目的之祭祖仪式两大类 ,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商代后期祭祖仪式包含的具体目的多为禳祓和祈请。王宾卜辞和祭卜辞反映的简单制度化的祭祖仪式 ,以及严格制度化的周祭则不包含此类具体目的。对不同类型祭祖仪式在时间上的分布进行考察 ,将有助于认识商周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1.
深圳大盆菜     
深圳河两岸的香港、深圳本土乡民,大凡春节、元宵、中秋节日庆典或嫁娶、祝寿、添丁.酬神、宗亲祭祖诸项活动,各方亲朋戚友,团聚乡间,“大棚”入围着大盆菜,数日数千数万人饮酒庆贺。  相似文献   

12.
彭邓民  王国惠 《沧桑》2010,(3):46-47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洪洞闻名遐迩,洪洞文化以寻根祭祖为特征;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发挥这一资源优势,促进洪洞旅游业发展,是洪洞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突出洪洞文化特色,进一步推动洪洞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常建华 《安徽史学》2018,(2):128-133
陕西存世的碑刻丰富,其中有许多记载明清以来宗族问题的资料。将宗族谱系刻石,立于祠堂之中的碑谱,除了记忆世系功能之外,也是为了祠堂祭祖活动所需,谱牒是祖坟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祖先,一般是元旦拜贺,清明墓祭,冬至祠祭。族会依据祭祖时间可以分为清明会、冬至会,或统称为祭会。宗族利用祭祖对族人开展教育。祠堂是祭祀祖先的所在,也是管理族人的地方,祠堂的维护也是宗族的重要事务。晚清时期的宗族活动显示出宗族与地方官府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坐落于东山岛马銮湾畔的铜碎五常堂,有着210多年历史,为台北谢氏宗亲的祖祠,也是著名的台胞祖居地和台湾政要人士谢长廷的祖籍地。  相似文献   

15.
一、1月16日,东北第一个市级满族联谊会,沈阳市满族联谊会成立。沈阳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研究满族问题的基地,全市现有满族同胞20余万人 二、2月1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举行敬老会,向80岁以上满族“老寿星”赠送了慰问金。 三、2月10日,巳故著名满族画家溥心畲画展在吉林省博物馆展出,共展出国画作品90件。 四、2月20日,是台湾的粘姓满族同胞在台湾定居200周年。“台湾粘氏宗亲会”在台湾彰化县福兴乡《粘氏宗词》举行渡台20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6.
《易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经典,在历史上对民间百姓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祭祖就是其中之一。考释《易经》卦爻辞中有关祭祀的"诚"、"礼"和"立庙"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祭祖文化和祭祖活动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兰陵萧氏家族齐梁房传至盛唐萧诚、萧谅、萧、萧让一代较为显达,且以书法闻名于世。萧氏兄弟在世时就得到"诚真谅草"的赞誉,萧诚又被窦蒙誉为开元时代薛褚书体之最,宋代米芾、清代叶昌炽也是极口赞誉。萧氏昆仲虽有工书之名,而萧氏家族却不以"文章末艺,翰墨小能"为重,志在立功立言,故能正色立朝,不惧奸佞,武能绥边,文可著述。他们因应时代变化,改门荫出身为科举及第,交结盛唐时代重臣,成为张说文学团体的成员,充分利用法书艺能,上达天听,以求取进身之阶。萧诚、萧谅昆仲的书迹传世不多,而新出土的墓志则为我们重新认识萧氏的书法成就提供了崭新资料。作者结合萧氏家族的经历,并将传世碑刻和新出墓志的书迹互相关联,重新描绘盛唐书法历史的图景。  相似文献   

18.
萧师言 《环球人物》2012,(27):42-43
曾任过台湾"行政院长"的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10月4日至8日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名义到大陆参访。他是民进党访大陆最高层级的卸任官员,引起两岸瞩目。虽然他是以个人身份前往,却与大陆多位负责对台事务高官会面。  相似文献   

19.
从家屋到宗族?——广东西南地区上岸水上人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喜 《民俗研究》2010,(2):224-246
本文通过对广东西南地区的高雷半岛以及北部湾沿岸上岸水上人祭祖方式的考察,试图回应弗里德曼所提出的问题,即环境的改变会不会引致亲属结构的变化。本文调查的不同地点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本文引用"家屋"社会的概念来理解水上人以轮流祭祀神明为基础建立的原有社会结构。上岸以后,水上人尝试用宗族的语言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同姓、同祖、族谱和祭祖的仪式。但是,向上追溯明确的祖先谱系仍不是影响实际生活的重点,人们更关心的是同辈之间以及后代之间以房子(在水上的时代是"船")为基础的亲疏。  相似文献   

20.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极为普遍的宗教现象,是常规性的祭祀活动。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一般会以"尸"为"像",即以活人来扮演祖先并接受祭拜。因此,"扮演"是"尸祭"的核心特点。本文通过对《仪礼》中《少牢馈食礼》和《有司徹》中祭祖仪式的分析,揭示了"尸祭"仪式的"演出"过程,俨然就是一场"祭祀仪式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