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第二次远征军配合驻印英军反攻缅甸日军。为填补滇康缅边境三角地区的军事真空,在当时的中缅未定界建立了一个特别游击区,策应此次反攻作战。远征军“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的建立1943年初,美军在太平洋转入攻势,日军攻势渐被击破,转入守势。2月,中、美、英在加尔各答召开三国会议,中国由何应钦出席,商讨反攻缅甸的具体计划.会议决定南北两面同时反攻,计划以中国远征军从江西反攻密支那,中国驻印军取道列多出动,从两面包抄夹击,会师于曼德勒。中国第二次远征军组成以陈诚(后为卫立煌)、黄演翔为正副司令长…  相似文献   

2.
王楚英 《百年潮》2006,(11):32-38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重庆闻讯,即决定派兵入缅甸作战.同时,罗斯福应蒋介石之请,派史迪威来中国,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受蒋介石之命到缅甸指挥作战.蒋介石电令驻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和远征军代长官杜聿明服从史迪威的指挥.这一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任命亚历山大指挥在缅甸的英军作战.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经常把战区指挥官换来换去,人们也习以为常了。但1943年11月由长期在成都赋闲的卫立煌接替陈诚任远征军司令长官一职,却不是一般的高层人士调动,因此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1942年春夏,中国入缅作战的10万部队,由于指挥失误,步调不一,损失巨大,溃败的部队大  相似文献   

4.
滇西大血战     
叶晖南 《百年潮》2005,(9):10-15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相似文献   

5.
陈诚,字辞修,生于1898年,浙江青田人,1922年6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建立,陈诚被派为上校特别官佐,因勤勉廉洁,得到蒋介石赏识,后在东征和北伐诸役中,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到1928年就被提升为中将警卫司令。抗日战争爆发,陈受命参加淞沪会战,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司令长官蒋介石自兼),1938年l月出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与副部长周恩来等合作共事。旋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负保卫武汉之全责,参加武汉会战。抗战胜利后,被晋升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抗战后期,蒋介石准备改组行政院,为行政院长人选而踌躇不决。于是蒋介石请来张治中和其他军政要员陈诚、熊式辉等征求大家的意见。众人知道事关重大,都不敢轻言。沉默良久,蒋介石顺水推舟地说:"如果没有人做,只好我来兼了。"时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的张治中一直致力让蒋介石减少兼职,以提高工作效率,见蒋又要兼任,只好发言说:"现在做行政院长的一打半打都能找出来,不知您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说是没有人能做?"蒋介石听了,笑道:"有那么多的人能担任行政院长吗?"最后仍厚着脸皮兼任了行政院长,还委任他的连襟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负责实际工作。(图为张治中)  相似文献   

7.
1949年元旦,辽沈战役以蒋军全军覆灭而告终,淮海战役接近尾声,兵团司令也难生还,平津傅作义又在搞单独和谈,蒋介石的赌本几乎拼光了,台湾虽还有些兵力,但多系新兵,胡宗南剩下的残兵败将,也无补于大局,如果仅靠江南一带的杂牌队伍,根本无法支持,为了赢得一点喘息机会,将介石一方面委派一些编练司令到各省再搜括一批炮灰,准备卷士重来,同时派陈诚主持台湾,作为最后基地。另一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有一句名言:“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辞修”即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1948年底,在台湾养病的陈诚被蒋介石任命为“台湾省主席”。为了稳定台湾局势,陈诚采取了改革币制、抑制通货膨胀、土改等一系列措施,使台湾成为蒋介石最后的立足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隔阂……陈诚长子陈履安回顾了陈诚在台湾的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9.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这支部队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赴缅援英、抗击日军五十周年。我是远征军一名幸存的老兵,1942年在缅甸任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和警卫队长,经历了1942年的缅甸保卫战。为使中国远征军十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缅战史诗不致湮没,以慰忠魂,爰就记忆所及,追述点滴往事,聊资拾遗补缺。一中英联盟与远征军入缅的经过1941年底,侵泰日军正向泰缅边境推进,强敌压境,缅甸防务仍甚空虚,缅甸英军总司令马克里特和远东总司令布鲁克——波帕姆决定请中国派兵援缅,经伦敦首肯后,即由邓尼斯于10日晚向蒋介石提出,蒋欣然同意。于11日令陈纳德派空军志愿队第三队赴仰光参战,  相似文献   

11.
陈诚的妻室儿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诚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蒋介石自己,而这个辞修,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干女婿。陈诚,字辞修,1898年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镇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父亲以务农、教书为业。  相似文献   

12.
王伯惠 《炎黄春秋》2005,(10):56-6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十余万人入缅协防失利,部队退入印度后又在印度补送兵员,组成驻印军新一新六两个军5个师,在英、美盟军配合下反攻缅甸,节节胜利,解放缅甸北疆土14万平方公里,并在新组建的滇西远征军协同作战下新建并打通中印公路1736公里,新建中印油管2960  相似文献   

13.
《华夏人文地理》2001,(3):16-17,20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航空志愿队第一和第二中队回到昆明,只留下第三中队在缅甸孤军作战。蒋介石要求他们配合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向日本的地面部队低空扫射。由于没有轰炸机掩护,第三中队损失惨重。随着远征军的失利,缅甸沦陷,第三中队也从仰光撤退,于1942年4月2日来到了中缅边界上一个叫的雷允的地方,那里是战时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所在地。  相似文献   

14.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陈诚抗战前后的整军计划及其参加历次会战的情形,我馆所藏的陈诚私人回忆资料中有详尽叙述。此份回忆资料是一九四五年由陈诚本人口述、经其左右记录整理而成,后保存于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内。一九四八年,重庆国民党军委会战史编纂委员会派人从南京携回回忆资料的全稿,摘录其中部分章节发交该会编纂组参考采用。这里发表的即是此节录本,包括如下内容:第七节,陆军整理处处长时期;第八节,行辕参谋长时期;第十二节,淞沪战役时期;第十三节,武汉卫戍总司令时期;第十四节,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时期;第十五节,政治部长时期;第十六节,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时期;第十七节,远征军司令长官时期;第十八节,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时期。至于全稿共有多少章节未详,但所摘各节已能概括反映陈诚担任各该重要职务时的主要活动,史料价值较高。特予公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第八军被看作贵州部队倒不仅是这个军的师团主官多由贵州籍的人士担当,而是82师、103师确实是抗战初期从贵州走出去的部队,在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中这支部队都曾有过英勇的战绩。龙陵战役是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反攻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松山与腾冲战役同为龙陵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1942年,日本军队侵占了中国所有的沿海城市,相继又攻陷新加坡、越南、菲利宾、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妄图掐断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重要生命线。为了保住这条生命线,同时配合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与当时驻守缅甸的英军一起抗击入侵缅甸的日军。  相似文献   

16.
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1942年缅甸战场上中国方面两个主要指挥者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史迪威在缅甸战役指导中,过多强调进攻,没有注意到战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中国军队分割使用,疲于奔命,处处为英军堵漏洞的恶果。其在战略指导及具体指挥上的错误使其应负主要责任。蒋介石虽对缅甸作战有一些正确设想,对史迪威的错误指导也作过一些抵制,但在战役中、后段,因惧怕开罪美国,放弃指导责任,迁就史迪威的错误指挥,也有一定责任。文章还对远征军的总兵力及伤亡情况作了具体考证。  相似文献   

17.
正卫立煌(1897—1960年),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戎马一生。他能征善战,曾被称为蒋介石嫡系中最能打仗的将军。抗日战争后期,他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滇缅战场战功累累。盟军司令史迪威将军也赞他是"中国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1948年1月,国共两党激战的紧急关头,蒋介石把卫立煌当做一  相似文献   

18.
王丰 《百年潮》2003,(5):7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英国是同盟国,但同床异梦,蒋介石和丘吉尔彼此都很厌恶,成见极深。蒋氏夫妇和英国驻重庆大使薛穆关系搞得很僵。这当然有深刻的根源。丘吉尔认为欧洲是主战场,轻视亚洲战场。在缅甸战役中,英军配合不力,不堪一击,使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大损失,远征军(?)  相似文献   

19.
<正>这场伟大的战斗,让我们记住一个伟大的名字:林振泽。60多年前,日军从缅甸攻入云南,妄图凭借怒江西岸的松山天险,阻止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松山是龙陵县内第一高峰,兀然突起在怒江峡谷西岸,耸入云天,是封锁滇缅路、控制怒江两岸的锁钥。自古有"飞鸟难过,猴子犯愁"之说。1944年,中国远征军为收复失地,与日军在此进行了长达98天的血战,最后实施松山大爆破全歼日军。  相似文献   

20.
陈诚是民国史上一位风云人物。陈诚之忠于蒋介石与蒋介石之宠信陈诚,在民国历史上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34年7月蒋、陈分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正副团长起,蒋欲任陈为自己副手的端倪已经初现。蒋介石曾于1936年对阎锡山云:"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抗战战事的激烈进行,更给蒋陈关系的急速升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抗战期间,陈诚往往一身兼任党政军数种高级要职,且经常不受所任职务的限制,被蒋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