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晓艳  孟宁 《神州》2012,(17):163-164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应享有的各项权利。但是,由于东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东西方国家对人权的具体内容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分歧,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人权问题上与我国发生摩擦,进而导致两国的关系总是处于跌宕起伏的状态之中。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利用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对中美人权观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美人权观差异的根源所在,从而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保存在敦煌壁画和纸绢画中的经变画有30多种约1200铺,是唐宋时期敦煌壁画的主体。大部分经变画都有学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研究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学,已经发表的论近百篇,显示敦煌经变画研究不断发展与深入,本拟对敦煌经变画研究作一回顾和展望,并附全部研究论目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至今,文化遗产的概念日渐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并实践,与此同时,文化遗产学的建构不断为学者、业者所关注与探讨,蔡达峰、潘如丹、曹兵武、杨志刚、苑利、孙华、贺云翱、李志超、彭兆荣、徐嵩龄、李军、张廷皓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诸多论著,探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有效推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为线索,对“四库学”的源起、发生、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对“四库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作了界定和总结,对1949年以后两岸三地四库学的发展情况作了综合介绍,对四库学的未来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热纳维耶芙教授认为 ,年鉴年派并非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先驱 ,年鉴派研究的是“境地”而非环境史中的“环境”,但这并不是说法国没有环境史研究 ,只是因为学科分野导致分散罢了。法国环境史研究急需相关学科的整和  相似文献   

6.
新兴的“注释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各个层面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描述了注释学研究的概貌,总结了得失,并展望今后注释学发展的方向,提出应加强注释史、不同类型文献的注释、注释学实践操作技术和注释学本体等四项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9月 1 3日 ,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主办的“华侨华人学 :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 2 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我国著名的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周南京教授致开幕词。周教授在开幕词中简要回顾了国内关于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经历的过程 ,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 ,他认为对华侨华人研究进行学科定位是这项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契机。开幕式之后 ,与会学者就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8.
孙勇才 《安徽史学》2008,119(1):84-89
余英时反对用"反满"和"反理学"来概括清代学术思想,主张从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考察清代学术思想.同时,余英时也不赞同钱穆只关注其"续"而忽视其"变"的"续宋"说.宋明理学与清代思想之间就其"变"的一面来说,在于成就"内圣"的途径有异:前者主"尊德性",后者主"道问学";就其"不变(续)"的一面说,则是"用"的精神在宋明与清代的绵延相续.清儒的"明道救世"理想与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宋明儒家的"内圣外王连续体"是一脉相承的."经世致用"观念是宋明理学和清代学术思想的共同生命所在,更是中国学术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学科建设-浅议“华侨华人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从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为现在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已不再是历史研究一枝独秀的局面,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民族、人口、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已广泛地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基础学科和分支学科,华侨华人研究实际上已成为多学科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的“边缘交叉学科”,建立起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华侨华人学”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应该加强学科意识,在吸收欧、美、日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同时,根据我们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发展自己的研究,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10.
《敦煌学辑刊》2007,(1):F0003-F0003
殷光明博士《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沙武田博士《敦煌画稿研究》,作为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编,郑炳林、樊锦诗主编“敦煌学博士库”系列专之二种,已于2006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次出版受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兰州大学“985工程”敦煌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敦煌画稿研究》又是沙武田承担“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3CZS001)”的最终结项成果,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库》,经中央宣传部再度立项全额资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定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另行组织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重视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研究 ,尤其是对中国的研究是随着战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增而兴起的 ,美国对新中国的关注 ,目的是使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从单纯的学术探讨转而公开为美国全球战略、国家利益服务 ,这是战后美国研究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探讨的是麦卡锡主义时期美国中国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剑津,即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古称南平、延平、龙津、剑州、镡州、剑浦、南剑州。剑津传说实际上是指在这个地方孕育生成的一组有关东溪、西溪、剑溪三溪交流的山水神话传说,包括剑潭、双塔、火城等的一系列传说。本文拟讨论的只是在文本上有确切记载的“双剑化龙”和“建塔聚气”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张栻是南宋湖湘学的代表人物,他一方面通过其父张浚承接忠孝家学以及焦定易学为主的蜀学,另一方面独得胡宏性理之学,主教于岳麓、城南书院,将湖湘学派发扬光大。张栻待人以诚,与浙学陈傅良和闽学朱熹结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前者曾问学于张栻,后讲学于岳麓书院,促成了性理与事功兼备的湖湘学“胡张”传统;后者与张栻同辈论交、相互启益,推动了闽学和湖湘学的共同发展,又随着朱熹地位的提升以及真德秀、吴澄等人对岳麓朱张会讲的弘扬,最终造就了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朱张”传统。  相似文献   

14.
罗香林先生创立了客家学研究,具有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客家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瓶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罗香林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在他的框架下进行深入和扩展。  相似文献   

15.
刘效军 《神州》2012,(30):153-153
本文从“学”一词的义位形成、词源结构等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现象和教育观,让人领略汉字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6.
建立"避暑山庄学"是戴逸先生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学术倡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行宫、围场具有建筑、艺术、宗教、文物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建立"避暑山庄学"有利于对避暑山庄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多年来在保护、研究、人才上的积累为"避暑山庄学"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专家学者的多方研讨也形成共识",避暑山庄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学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特殊研究领域。地方志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记述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志书和综合年鉴以及是否能够反映地方志编纂工作基本面貌、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是地方志学的首要任务。研究地方事物以及记述地方事物的方法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地方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饶宗颐是海内外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和书画家。治学从艺七十载,在学术和艺术上汇通南北,融贯中西,其文、史、哲、艺之辉煌成就震古烁今。饶先生之学术与艺术成就,皆在故乡潮州奠下初基并走向世界的。这既是潮州人的骄傲,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因此,将饶宗颐的治学成就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加以系统研究,既很有必要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并表现出较为连续的发展脉络。整体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1910s-1940s:与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女性民俗研究;二、1940s-1970s:阶级分析法与民间文艺作品的搜集与研究;三、1980s-1990s:主体客体化的女性民俗研究;四、2000年至今:"情境化"的女性民俗研究。经此四个时期,女性民俗研究的关注点从对女性民俗事象的关注转向对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日常生活实践过程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国女性民俗研究开始以局内人的视角切入对女性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关切。而这恰恰是当下的女性民俗研究存在的合理性之依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金融海啸后社会经济矛盾的地理大转移,广大新兴市场化国家内城市新白领阶层的社会经济生境边缘化趋势不可避免。边缘化的新白领必然导致其中产阶层化历程的异化,与常规的中产阶层化特征、机制与社会空间后果相异。本文将新白领及其边缘化中产阶层化机理纳入中产阶层化一般化研究之内,继而构建新白领中产阶层化研究理论构架,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一般中产阶层化理论体系。最终,希望为"十二五"以来面临新转型的中国大城市内城再城市化、更新和转型提供一些发展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