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多位赵国侯(王)死后葬在邯郸城附近。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发现多座战国时期的赵国侯(王)墓葬,这些墓葬在位置与分布、墓葬制度、墓外设施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战国时期赵国王墓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内涵。可以说,赵都邯郸时期,不仅促成赵国侯墓向王墓的变化,也完成了王墓向王陵的转变,为探讨战国时期王墓的发展及陵寝制度的初步形成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
邯郸古城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境内西南部 ,有一座古城遗址 ,系我国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 ,现部分残垣尚存。 1961年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邯郸之名 ,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战国币铭文有 :“甘丹”。三国时魏人张晏释曰 :“邯郸山在东城下。单 ,尽也 ,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故“邯郸”沿称至今。盘庚迁殷之后 ,邯郸市境内是殷商“畿内地”的“离宫别馆”。春秋时期 ,邯郸先属卫 ,后属晋。公元前五世纪 ,邯郸开始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城邑见诸史册 ,昌盛时间达 5 0 0年。公元前 4 0 3年 ,晋国的赵、魏、韩氏立为侯 ,邯郸为赵氏封邑…  相似文献   

3.
1998年9、10月间,为配合邯济(邯郸—济南)铁路引入邯郸相关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邯郸市文物管理处共同组成考古队,对邯郸市南郊战国赵王城遗址以南、邯郸县北张庄乡二十里铺村以北、京广铁路以西,南北长约36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狭长地  相似文献   

4.
古陶文明博物馆是座落在首都北京,得到国家文物局指导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民营博物馆。在任继愈、李学勤、李伯谦、刘庆柱等一批知名学者的关怀帮助下,逐渐形成了有相当质量与数量的瓦当、封泥、彩陶、陶俑、古砖等系列收藏,受到了海内外广泛关注。本期刊发了该馆收藏的重要秦汉瓦当标本,并邀请路东之馆长以诗句形式,阐述有关标本的征集、著录、研究等学术内容。作为一种学术文字的别体,以飨读者,以荣学林。  相似文献   

5.
邯郸古城区出土汉半两钱范1987年8月,配合邯郸市政人民路立交桥工程,在地表下7米深处发现了一批“半两”钱范。钱范出土地点在“大北城”中部偏西,西距古城西垣约1500米,西北距曾出土过“半两”钱范等的铸箭炉遗址1000米。此处地表下1.5米为扰层,内...  相似文献   

6.
马小青 《文物春秋》2003,7(6):58-64
<正> 1998年,日本五岛美术馆(The GotohMuseum)几位研究陶瓷的学者到邯郸访问,期间考察了磁州窑观台和彭城遗址,参观了邯郸市博物馆的“磁州窑陶瓷展”,并与邯郸市研究磁州窑的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博物馆馆藏部分铜镜选介张俊英邯郸市博物馆历年来的收藏和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移交的部分铜镜,经过整理,现将部分有明显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铜镜作一介绍。一、战国羽状地纹铜镜,已残,圆形,四弦钮,钮座处有一周四面形环带。纹饰由羽状纹和涡状纹组成一个长方形...  相似文献   

8.
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先秦两汉赵国历史文化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30日在邯郸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省社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衡水学院、许昌学院、邯郸市文保所、博物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共收入论文70篇,主要围绕先秦两汉时期赵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从八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邯郸市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有关号召,于2010年推出了"大篷车"博物馆,设计制作了30块展板的流动展览,首先在邯郸周边各县的中小学校做巡回展出,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参加"大篷车"博物馆下乡巡展活动的工作实际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春节,邯郸市博物馆联合市属8个区县的文物部门,联合筹办了《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该陈列重点展示了邯郸古代佛教石刻造像艺术的成就,并在首届"河北省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荣获精品奖。本文对其陈列特色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 邯郸是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早在2500年前,《春秋·谷梁传》就有它的明确记载。按《史记·殷本纪》,邯郸城出现于殷商后期,历时3000余年。邯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它的灿烂文化,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现代的邯郸城,不但有着雄伟的壮丽景观,而且继承和反映了它的历史文化风貌。邯郸这座伴随中华民族历史艰难跋涉了三千多年,并对中国古代文化全局面貌形成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古城,应该成为我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兴修水利、筑路、建房、旧城改造等工程的开展,在广饶县境内出土了一一批古代瓷器,县博物馆收藏了部分品项较好的瓷器。这里仅对宋代以前的部分瓷器选择介绍如下(出土地点多集中于广城及南部一带,具体位置从略)。  相似文献   

13.
宿迁筑城,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据《春秋》载:鲁庄公十年(前684)“王正月,公败齐师干长勺。三月,宋人迁宿。”迁后建城,即后之秦下相城。后亦称古城,其址位于今市区古城街道。……秦时古城,虽遭水患,汉、晋因之。其后修损数度。唐时损,宋时修,元末又坏,明正德初年(1506)再筑土石城。万历四年(1576)城被黄河冲决,  相似文献   

14.
越南海阳省博物馆共收藏了8件菊浦遗址出土的"万岁"瓦当,根据当面文字的排列方式,可分为A、B两型。对比可知,其与越南北宁省陇溪城址出土的部分"万岁"瓦当形制相同,年代应相近,为东汉至三国时期。由于陇溪城址和我国南方地区出土"万岁"瓦当且附近有大型墓葬群的6处遗址的性质均属于王都、郡治或县治,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及菊浦遗址所在地的自然地理信息推测,菊浦遗址可能为交趾郡下辖某县的治所。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区发现宋代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郸市区发现宋代墓葬李忠义1992年12月,在邯郸市区第一医院工地发现宋代墓葬,我们得悉后,即前往调查清理。墓地位于丛台区丛台路西段路北侧20米,市第一医院院内,原门诊楼西南角,距楼墙5米,编号为北M10、北M11.墓南与武灵丛台隔路相对(图一)。一...  相似文献   

16.
考古资料表明,燕下都考古发掘出土及采集的半瓦当有10余个类别近50个品种,〔1〕加 上民间收藏已经超出50个品种。其纹饰之多样,内涵之丰厚,工艺之精美,为专家、学者和 藏家所注目,是燕文化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资料之一。但其中有一些稀有纹饰瓦当因 为 残缺,在一定的时期内又没有参照物,致使在修补及命名上出现较大误差。这里略举一 二, 就教方家。关于“双龙纹”半瓦当河北省博物馆《河北古代简史陈列》战国部分,陈列着一面修补过的燕下都半瓦当。这面 瓦当在《燕下都》一书中彩版刊出(图一)。其当面左下部为原瓦当残留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试读汉瓦小记王军从现存秦汉古砖文、瓦当文字、图案的著录情况看,但凡有铭文的仅属瓦当之类,而翻毛瓦有铭文的尚未发现。笔者有幸,见一汉代翻毛瓦不但有铭、图案,而且瓦泥加金,真乃罕见之物。(图片一)此瓦由临潭县文化馆于1983年收藏。瓦不但罕见,且以其加金...  相似文献   

18.
寻访龟城     
龟城位于河西走廊以东的甘肃景泰县境内,因其城堡形似金龟,故名永泰龟城(寺滩乡永泰村)。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半瓦当纹饰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自20世纪初以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疆域内相继出土了一些半瓦当,为研究古老的燕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是燕下都考古发掘出土和采集的半瓦当,无论是数量、纹饰种类,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为学术界所关注。近40年来,在燕国疆域内的其他战国遗存,如内蒙古的赤峰冷水塘,辽宁的凌源安杖子城,唐山的东欢坨,天津的大任庄、张家窝、宝低秦城和武清兰城遗址,北京的广安门、韩家潭、周口店蔡庄古城、房山黑古台以及保定的徐水空城等,也出土或采集到一些半瓦当。燕国半瓦当纹饰的总体风貌如何,燕下都和燕国疆域内其他战国遗存的半瓦当的各自特征及其关系如何,本文拟作  相似文献   

20.
山西盂县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塔李裕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4年10月笔者在盂县进行文物调查时,在县博物馆所在大王庙内见到北朝石塔一座。塔形制古朴独特,为北朝造像石塔中所罕见,故介绍如下:石塔原由三部分组成,即莲座、塔身和塔顶。现塔顶部分已失(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