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卷本《世界通史》,是我国世界史工作者多年的愿望。 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大体上说,在“六五”计划期间,是做准备工作,包括对通史体系、体例、结构和重大研究课题的突破点,以及编写力量的组织、图书资料的建设和填补缺门等问题的讨论,以求得比较一致的意见。通史本身的编写工作,大体上要到“七五”计划期间才能陆续开始。 为了配合通史准备工作的开展,本刊从本期起开始就《怎样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通史〉?》展开讨论,欢迎我国史学工作者踊跃参加。为了能让更多的意见得到发表,希望来稿尽量简短,一般不要超过五千字,并注明是问题讨论稿。  相似文献   

2.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于1972年重印时,增加十幅地图。1980年该书经过修改,公开出版发行,所附地图也略有变更。这十幅图所反映的都是古代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主题甚好;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什么是世界历史?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我国编写的各种世界史教材(包括通史和各种断代史)的体系都是按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历史分期,逐一叙述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历史。这实际上是一种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这种体系未能综览世界全局,不能从全局考察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按照这种体系写出的世界史只能是各地区各国各民族历史的汇编,它不可能成为反映客观历史过程的科学著作。因此,改变世界史学科中的旧体系,将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改变为综览世界全局、从全局考察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成为世界史学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有关《世界通史》体系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以来,在历史研究和编纂工作中,国内史学界就热烈讨论过打破“王朝体系”和“欧洲中心论”的问题,议论过建立新的历史体系问题,可见,体系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还大可商榷。当前正在酝酿编写多卷本《世界通史》,规划蓝图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这个问题。这里拟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世界通史著作大部分属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类。新编多卷本《世界通史》将是一部宏大的科学专著,与一般高等学校教材性质有所不同。但她的问世必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其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无疑将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世界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多年来高等学校世界通史教材编写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教训以及师生们的意见和要求,对多卷本《世界通史》的编写工作也许不乏某种参考价值,这便是本文发言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自齐世荣先生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教材2008年出版以来,学界围绕着世界史教材编写的理论与体系、编写方式等问题展开多次讨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也曾召开教材编写研讨会。本刊组织、撷选了几篇文章,意在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西方人开始撰写世界史。二战后,西方历史学家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史学,开始关注世界历史。1960年代,全球史在美国诞生。全球史与世界史有同有异,全球史促进了宏观世界史的研究,1980年代美国的世界史学科化,大学与高中大都开设世界历史课程。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世界史体系的诞生。但是,我国世界史有很多基本概念不清,横向与纵向研究都有缺陷,研究力量畸轻畸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洛 《世界历史》2005,(3):93-106
已故吴于廑先生在1978年首次提出重新思考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通史编纂,主张摒弃以“剑桥三史”和前苏联多卷本《世界通史》为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而用以世界为一全局的宏观视野来认识历史,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新的世界通史①。从那时至今,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其间吴先生关于整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承办的"世界通史教材编写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期以来,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当代世界。这个变动世界中的世界史编撰所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如何避免各种片面或局限,构建系统、科学的世界通史阐释体系。本文从编撰的主线、内容及方法、宗旨等方面探讨了西方全球史之优长与局限。观照自身,本文认为在如何把握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可考虑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在如何处理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问题上,可考虑充分发挥中国史在世界史编撰中的时间坐标效应,从而深化对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 ① 所著《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② 是一部在西方史学界影响巨大 ,并具有承先启后作用的“整体世界史”(worldhistory)著作。可以称之为“世界史”的著作有数种。一是在统一的体例下 ,由多位专家合作编撰的国别史、地区史与断代史的多卷本总集 ,如《剑桥世界史》系列、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等。也有一些是简明概要的世界史读物或教科书。另一类则是由对世界整体历史有独到研究思考的学者 ,在对世界史各领域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所撰写的体现了那个时代重要的思想、学派的世界历…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世界史教学具有长期的传统:从"通史"到"西方文明史",再到"全球史"。全球史教学在美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化浪潮导致美国对全球史课程的需求,而长期的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成果为全球史课程的设置铺平了道路。全球史的兴起对美国的世界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史"或"世界史"的课程迅速进入美国的许多大学,美国中学的世界史教学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交流"变成了教材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3.
把编写战后世界史教科书当作世界史学科建设中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形势的发展逼迫我们非那样提出问题不可。 需要与现实的尖锐对立 世界现代历史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到现在共计六十八年。其中二次大战以前只占二十八年,而大战以后的历史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十个春秋。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通史传统是指在长期、丰富的通史编纂实践中,中国历史学家逐渐形成的以通古今之变为核心的历史认识理论和通史编纂思想。通史传统是中国历史编纂学重要的理论资产之一。在世界史研究和编纂过程中,应当通过对通史传统的深入挖掘和不断发扬,赋予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学优秀传统和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站在世纪的终点回眸和综览百年来世界的变迁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尽量用简短的文字向读者概述这一个世纪的巨变,也是世界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个世纪。它不仅变化最大,而且变化万千。如果从世界通史角度观察,20世纪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由成功大学历史系主办的《西洋史集刊》(年刊)是岛内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世界史研究专业刊物,从中可看出台湾的世界史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多种欧美史学理论的影响之下,这门学科可谓“舶来品”。而相对能够体现其世界史学科体系与学科内容之处则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发布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总纲》和《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国民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三、四册、《世界文化历史篇》和《世界文化史》。  相似文献   

17.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以非洲学者为主编写的八卷本(<非洲通史》(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经过十几年的筹备、编写,头二卷定于一九七九年年底问世。 一、编写过程 一九六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组织出版《非洲通史》,以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的世界历史教学与世界史知识传播中,权威教材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先后涌现出了几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材。这包括周一良和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1979年修订)的我国首部世界通史统编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的进程及其给我们的启示——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近代史编)叶明勇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世界史教材的编纂,曾受前苏联的影响。1962年出版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20.
对多卷本《世界通史》体系、主线及中心论的几种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通史》”的讨论引起了史学界的普遍重视。杭州大学历史系的同志们做了一件很好的工作,专门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为多卷本《世界通史》的编写工作献计献策。他们的意见各有所长,尽管彼此尚有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和独到之见可以在争鸣中推动讨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