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明 《神州》2012,(36):153-153
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历史时期,社会性质也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吗?回答是否定的,只有从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才有助于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北方最早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内外学者对匈奴的族源,社会经济及社会性质等,已作了不少研究。本文试图对它的教育情况作初步探讨。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匈奴族发祥于漠南黄河河套和阴山地区,政治中心为地处今五原县一带的头曼城。匈奴族的教育,随着它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大致在西汉以前处于早期教育阶段;自西汉到西晋开始从早期教育向学校教育过渡;在十六国时期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巴列维王朝推进社会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妇女问题仍未获妥善解决。本文主要从教育、就业和参政权三个方面对巴列维王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关于地理因素对国家历史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争论从未停止,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诸多西方学者都是地理决定论捍卫者,俄国历史学家Л.米洛夫就是其忠实追随者。他认为,俄国恶劣自然条件直接导致俄国农业生产落后、农奴制和村社出现,阻碍私人土地所有制发展,最终造成俄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局面。米洛夫的观点具有较大片面性。虽然地理环境对俄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地缘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珊珊 《沧桑》2012,(4):35-36,74
本文从社会性质和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说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者的一致,进而说明二者应该属于同一社会阶段,即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范围,形成对社会主义阶段理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在西汉后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历史转变,即由"尊法反儒"变成了"尊儒反法"。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而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要弄清这一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必须分析西汉前、后期政治经济条件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赵晓华 《神州》2012,(15):82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下产生的,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具备明显的西方文化传统和特点。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内容和方式上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我们研究其教育实质,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改丽 《沧桑》2009,(5):36-37,39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运动,是指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为了彻底改造美国社会,以激进运动的方式,针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教育制度、社会问题、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掀起的一场全面的社会批判和改造运动。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文化走向、教育制度、社会问题等多个角度,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什么会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青年学生运动。研究认为,这一运动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思想文化根源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孕育了60年代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青年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9.
赐酺当是从祭酺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西周时期是赐酺制度发展的雏形阶段,战国时期方发展成为具有宴饮性质的饮食制度。汉代时期赐酺制度逐渐发展,唐朝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高峰,五代十国因战乱而渐趋没落,直至宋王朝时期才重新确立,并在宋真宗时期再次达到其发展又一高峰,北宋末年走向衰败,明清时期则鲜少举行,最终消失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赐酺制度是在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和平前提下方才施行的宴饮活动,从其产生到消亡,伴随始终的则是王朝的兴盛和衰微。  相似文献   

10.
《新洲区志》编纂内容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都已发生崭新的变化,要求志书编目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和地情特色,以创新的思路,设计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地方性的区志篇目。  相似文献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道路建设在罗马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罗马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罗马道路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扩张的需要,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不多。共和国时期的道路建设主要在意大利本土进行,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一时期的道路建设对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另一角度考察罗马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晓哲 《沧桑》2012,(4):26-28
古代社会一直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德”作为选拔和考课官吏的重要依据。从先秦到明清,每个朝代都赋予道德新的选课标准和方法,基本内涵为公正仁义,清明廉洁,谨慎勤恳等,其具体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评价方式在不断细化和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官吏选课制度,成为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组织体系和社会生活,对加强吏治建设,强化政府效能,巩固国家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洲区志》编纂内容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都已发生崭新的变化,要求志书编目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和地情特色,以创新的思路,设计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地方性的区志篇目。  相似文献   

14.
在渤海国历史研究过程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渤海国的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民族、宗教、交通、贸易、对外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不仅在唐、五代时期中国东北边疆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7世纪末至10世纪初东北亚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的灿烂时期,是中世纪东方经济、政治、文化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追溯菲律宾华校百年嬗变轨迹 ,简述菲律宾华校内涵变化的特征 ;比较菲律宾华校三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时期所凸显的问题 ,探析促使菲律宾华校内涵嬗变的主要诱因 ;介绍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菲律宾华社与菲华教育界为振兴华教所作的努力和菲律宾华教改革及其现状 ;剖析两岸政治因素对菲律宾华教工作和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阐释了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形式、内容与特征,力图探究与其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因素,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发展演变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宋代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是比较繁荣的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其发展的特殊原因。本文从文化政策、科举选关、教育制度三个方面浅析宋代科技发展的思想文化原因。宋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宋代整体社会的发展,也对整个社会进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从第一所华侨学校于1899年创办至今已有97年的历史,在这97年中,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1973年侨校菲化作为分水岭,分为菲化前的华侨教育时期及菲化后的华人教育时期。华侨教育时期,侨校的学生都是华籍,侨校实际上就是中国教育的延伸,因为侨校的课程、教材完全遵照中国的体制。当时学生的中文程度,并不逊于中国学生,侨生回国升学衔接不成问题,华文教育鼎盛一时,程度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地区的水平。虽然97年来侨校未曾制定过一个统一的教育目标,但显然当时侨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既能适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教育,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带有“特殊”的教育性质,是抱着“打击敌人,教育群众”的目的来进行的。在大讲“阶段斗争”的政治条件下,试图通过参加学工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阶段斗争等,对青年学生起到作用。它对那一代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并引以为戒?详情请阅《文革时期的“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不同的特点,文化也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辽金时期的铜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了铜器的图案上,如铜镜,研究这些铜器的图案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