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0,(18):10-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最新的“全球濒危语言地图”,全球有199种语言处境告急,其中有18种语言被列为“极度濒危语言”.因为这些语言有据可查的使用者不足10人,甚至大多只有一人.目前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超过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  相似文献   

2.
3.
汪斯民 《神州》2012,(5):122-124
濒危语言指的是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行将灭绝的语言。1991年美国语言学会召开濒危语言研讨会,发表了一批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重要论文,描述美洲和世界的语言濒危现象并探讨其相应对策,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至此,"濒危语言"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熟知。根据2010年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4.
“九五之尊”也可称为“九五至尊”。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九”、“五”两个数字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特定的人才能享有和使用这样一个概念,这个人就是皇帝。那么,为什么“至尊”一定要是“九五”呢?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05,(6):19-19
澳大利亚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将塔斯马尼亚岛袋獾作为濒危物种列入澳大利亚的《濒危物种法》保护范畴。塔斯马尼亚岛袋獾是一种肉食必有袋哺乳动物,短腿,牙齿尖利,叫声响亮而恐怖,塔斯马尼亚岛的早期居民因这可怖叫声而将它们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塔斯马尼亚恶魔”却遭遇了真正的“魔鬼”——袋獾面部肿瘤。  相似文献   

6.
张勇 《古籍研究》2001,(3):21-22
“奴婢”一词,《辞源》的解释是:“丧失自由被剥削作无偿劳役的人。通常男称奴,女称婢。《史记&;#183;平准书》:‘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后也用为男女仆人的泛称。”《辞海》说“奴婢”是“古代称罪人的男女家属没入宫中为奴者,后泛指丧失自由,被人奴役的男女。《三国志&;#183;魏志&;#183;毛蚧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又太监亦以此自称。”《汉语大词典》对“奴婢”的解释是对《辞源》和《辞海》的综合。笔者在阅读白话小说的过程中,注意到《秦并六国平话》、《水浒传》中都数次出现“奴婢”一词,而词义皆不在《辞源》、《辞海》所释范围之内,而是别有一义。今姑罗列所见语料如下,并稍加申述,至于深入探寻“奴婢”的词语发展变化,则有俟方家矣。  相似文献   

7.
汤韵旋 《福建史志》2004,(1):56-57,5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因此,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词汇是所有语言符号的总汇,语法是语言符号组合表意的规则。语言本来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不为哪一个阶级所占有和独享。但是,在“文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读者通常从字里行间欣赏和感受文学作品,不言而喻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作品中的语言。措词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读者对作者的喜爱程度。本文作者通过阅读海明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分析了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然后"一词从古至今均作连词使用,本文从词性角度分析了现今"然后"一词被乱用和滥用的几种现象,剖析了此词被频繁误用的社会原因,从而呼吁大家固本正源,净化语言文字环境,规范汉语用语、用字行为。  相似文献   

10.
11.
陶渊明41岁任彭泽令,因厌恶污浊的官场和耻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弃官归隐,而赋《归去来兮辞》。宋代大豪欧阳修说:“晋无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言虽有过,其为后人推重,则于此可见。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希世名作,却有一讹字流传至今而不为人所属意。一字之讹虽是白璧微瑕,但毕竟有损名篇之完美:倘不予考而正之,还将继续流传下去,则名篇终不得复为完璧矣。  相似文献   

12.
傅婧 《神州》2014,(17):205-205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需要多种设计语言,它依赖商品而存在。当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展示空间有了需求并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何运用艺术设计语言又通过怎样的形式表达被展示产品的文化和达到信息传播的效果,需要对展示空间各个方面进行的精心设计,使其不仅表达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又使观众产生共鸣,达到产品推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信号语言”指的是人们借助某种物,或借助自身的形体动作传达信息的无声语言。 人类使用信号语言由来以久,如用摇头、点头、摆手、招手等形体动作表达意愿的方式,就可能产生在遥远的洪荒时代。不过,信号语言也是伴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的,即便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离不开充当语言的各种信号。举例来说,用手势表达的手语,航  相似文献   

14.
年鉴“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可以使人们看到本地区本行业在社会进程中的每一步脚印,从中温故知新,知往鉴来。只有质量上乘的年鉴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增强年鉴的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年鉴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语》的研究,学界一直集中在讨论其作者和成书的问题。近年来,对《国语》文学成就的评价有些进展,但几乎没有文章涉及其著书笔法问题。本文拟从史家的本体意识及著史笔法传统着手,分析古已有之的“春秋笔法”在《国语》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古籍研究》2001,(3):25-25
  相似文献   

17.
画家选择一种绘画语言,坚定并充满自信地走下去,逐渐走出自己的风格来,这就是成功。我常这样想,胡锦雄选择这样的绘画语言,他不犹豫吗?可能很多中国画家也曾涉及这种民俗画法,但很多人浅尝辄止,望而却步。害怕失去了雅,害怕失去了文人的气度。倒是锦雄,十几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刻苦钻研,一俗到底,终成大俗,便成大家。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盛行通过日译本转译西方著作,汉语中引进了大量的日语词汇和句法。笔者认为,比起一直以来通用的“欧化”的说法,把此现象称为“日化”更为贴切。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的具体“日化”语言实例为证,论证了“日化”的语言事实。对于“日化”语言一直以来遭忽视的现象,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汉字等方面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重要邻居,研究其语言政策意义非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变化史。研究发现该国语言政策总体上处于平稳状态,语言政策的变化对社会生活、国际交流、人际交往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进行研究,以期为“一带一路”、民间交往、社会稳定及我国的边疆安全、主权安全和文化安全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满洲假名”系1934年7月由伪满洲国大同学院教授曾恪提出的用日语假名表记汉语的文字方案,这是一个完全屈服于日本殖民统治的中国知识分子应时而生的特殊文化奉献。1940年由日本文部省所属机构付诸实施,意在取代注音符号,排挤汉字体系,后随着日本战败而消亡。“满洲假名”的缘起与终结的历史过程,十分清楚地表明了日本在伪满洲国实施的语言殖民政策的恶劣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