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晓农 《文史博览》2007,(10):17-23
中南海在明清时期是北京皇城的一部分,位于故宫紫禁城西面,属于皇家园林西苑三海中的南部两海。西苑三海整体分成两大部分:北侧的北海,现今已辟  相似文献   

2.
3.
1956年春天,北京举行全国第一次话剧汇演,全国大概有50多个剧院、剧团参赛.我所在的话剧团是个远在大西北、成立仅两年、默默无闻的剧团——甘肃省话剧团.  相似文献   

4.
我在中南海工作了27年,那时候机关工作人员和中央一些首长及其家属一起,自己买票到西楼大厅看娱乐电影,再加上轮到现场值班或卖票,所以耳闻目睹了许多与中南海内部电影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相当感人,有些十分有趣,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文辉 《文史天地》2007,(7):15-18
他出生农家,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却从一个战士,一步步走进中南海,担任了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6.
王凡  东平 《文史博览》2006,(5):26-27
虽然保健工作有纪律,保健大夫之间不能互相串,不能互相谈论自己保健对象的情况。但在中南海里的保健大夫们,因为年龄相近,总有工作上的接触,有时还有相互替班的情况,又属于同一个小单位,开会讨论问题,言谈见解也很投契,所以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许多年后,他们还能追忆起一些互相关照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新疆石油工业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50年来,新疆石油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怀和重视,凝结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心血和情意。  相似文献   

8.
汪友生 《文博》2001,(4):74-74,77
“中南海用瓷”,又称,“主席用瓷”,是指70年代江西景德镇专门为毛泽东设计和制作的一系列生活用瓷器。目前,冠以“主席用瓷”之名的瓷器被妙得很热,其价格在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扶摇直上,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中南海用瓷”,时下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货”。“中南海用瓷”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丁东 《炎黄春秋》2009,(6):63-63
中南海位于北京城区的中心,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地点已经六十年了。社会一直有呼声,要求中南海向公众开放,供游人参观。北京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前些年也曾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重新开放中南海。  相似文献   

10.
余刚 《钟山风雨》2010,(4):27-28
<正>1960年7月26日下午,一个年约20岁的女青年匆匆来到中南海北门,在门外围墙上一口气贴了六张标语,然后来到门口对警卫战士说:"同志,你来看,这墙上是什么东西?"警卫战士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忙问道:"谁贴的?"  相似文献   

11.
文革前的中南海里有两个娱乐场所,一个是春藕斋,一个是西楼餐厅。春藕斋便是开国领袖们周末舞会的场地,偶尔也放电影。1955年元旦过后,春节来临。除夕吃罢早饭,我们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乐队便接到紧急通知,要我们元旦在北京饭店参加演奏的人员,于9点准时赶到总团会议室开会。  相似文献   

12.
王怿然 《风景名胜》2021,(4):0008-0009
中国园林因其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意蕴而闻名于世,它不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在不同朝代的变换之中,中国园林的发展愈来愈快,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和造园艺术,它们将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哲学、文化运用到一种极致。而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他们就像中国园林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二者在各自的构造、色彩、构景要素等方面的处理上自成体系,从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余刚 《文史月刊》2010,(7):23-24
<正>1960年7月26日的下午,一个约20岁左右的女青年,匆匆来到中南海北门口,在门外围墙上一口气贴了6张标语,然后来到门口对警卫战士说:"同志,你来看,这墙上是什么东西?"警卫战士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忙问道:"谁贴的?"  相似文献   

14.
1967年6—7月间,北京的造反派围困中南海,当时号称百万人,其实只有20多万人。他们驻扎在中南海西门外,时称“揪刘火线”。围困者搭起37000多个帐蓬,安了500多个高音喇叭,竖起了3000多面旗子,静坐示威,要求揪出刘少奇。围困由北京建工学院的造反派发起,长达两个月,在8月5日以后才陆续散去。  相似文献   

15.
唐灏 《文史月刊》2010,(1):36-38
20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一份特殊的纪念品——中南海参观券。乍看上去,它的样子和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票差不多,长12公分、宽6公分,白底、绿条,红字。在“中南海参观券”6个长方形红色美术字的左上方,还绘有几条水纹波浪和一座亭台,在正下方一道草绿色的粗线条中间,印有“内部参观·不准转让”的白色字样。在这行字的前面,还专门标有该参观券的编号。  相似文献   

16.
桑田 《文史春秋》2006,(2):14-16
春耦斋舞会的由来每逢星期六下午,家在丰泽园附近的孩子们,陆续从育英、育才或师大附中回来。晚饭后,夜幕降临,呆在家中的他们,就会听到一阵阵富于节奏感的旋律从不远处飘来。胡乔木的女儿胡胜利说:“在我们家芭蕉》、《步步高》、《旱天雷》、《采茶扑不用出门,就能听到春耦斋  相似文献   

17.
老歌 《湖南文史》2012,(1):35-36
“门歌”是安徽传统的民间小调,属民歌、说唱二者兼有的类型。民间女歌手殷光兰自编自唱,竟然将这种传统小调8次唱到全国大舞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上半年,《北京档案资料》连续刊登一组《中南海史料》。这些史料告诉我们,早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南海就变成公园了。把皇帝禁苑与军阀官邸变成公园,是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具有某种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杰  龚喜跃 《百年潮》2010,(11):15-21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曾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我当时在华北人民政府交际处做统战联络工作,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到北平后,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我们首先接收了中南海,并对中南海的一些建筑作了初步勘查。这件事虽然过去了60多年,但毕竟是一段记忆犹新的亲身经历。现记述下来,以使后人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0.
张宝昌 《百年潮》2011,(10):56-60
1956年中共八大产生的中央书记处急需用房,经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同意,对居仁堂进行简单修葺布置用来办公。可居仁堂毕竟年久失修,只用了4年,二层东侧主墙就开始开裂,而且裂缝一年比一年增大,至1964年,险情已十分严重,实在不能再用,无奈之下只能作为危房拆除。如今,居仁堂已随历史远去半个多世纪,亲历亲闻这段历史的人已越来越少,在居仁堂发生的那些故事也即将被历史所淹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