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3月18日10点整,苏联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上升"2号载人宇宙飞船顺利起飞。11点34分51秒,31岁的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离开气闸舱,进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在太空的第一次漫步。行前火箭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2.
《山茶》2009,(9):150-151
在短暂的15年太空竞赛中,前苏联消耗殆尽、已经无力迎战。美国在越战期间资金捉襟见肘,于是也放弃了登月计划.转而建造航天飞机以及后来的国际空间站。1981年航天飞机酋度亮相.当时被誉为一项科技奇迹。前苏联也先后建造了“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尝试着能够让人类在太空停留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太空轨道反射器(Orbital Reflector),听起来像一件太空科学仪器,与艺术品似乎关系不大,但它的确是艺术品。太空轨道反射器(Orbital Reflector),听起来像一件太空科学仪器,与艺术品似乎关系不大。但它的确是艺术品,而且不单是关于太空的艺术品,更是即将被送上太空的艺术品。在此之前,人类关于太空的艺术品不在少数,但若把艺术品放在太空让人类仰视,太空轨道反射器绝对是第一,希望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4.
动向     
图说人类登月40周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第一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迄今为止,仅有12人进行了"月球漫步",他们也保持着人类登陆另一星球的纪录。  相似文献   

5.
《中华遗产》2009,(11):13-13
日前,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的人类——“阿迪(Ardi)”,她生活在人类进化的新时代,当时黑猩猩和人类都开始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直立行走。据考古学家的还原,这个身材矮小、全身多毛、长着较长手臂的早期人类在440万年前漫步于非洲森林中。  相似文献   

6.
1957年苏联人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经沉浮起落。当年,美苏两强的激烈竞赛带来了第一个探索太空的黄金时代,航天器遨游星际,宇航员涉足月球……如今,载人航天的支持者正开拓新技术,寻找新模式,希望重振冒险精神,再次突破人类探索宇宙的疆界。  相似文献   

7.
《华夏地理》2007,(10):188-188
在地球上,它的体重将近18公斤。但1961年1月,当这只名叫哈姆的黑猩猩在水星一红石2号火箭上进行一次为时16分钟的飞行时.有6分30秒的时间它是没有重量的。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利用黑猩猩的太空飞行.对即将被他们送人太空的人类宇航员所使用的生命维持系统进行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引子随着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成功,翟志刚成功漫步太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迈入新的里程,也掀起了一股全民航天热。每个企业或中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或关注中国航天伟业的发展。什么是更好的方式,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呢?各界一直在尝试探索着。长城润滑油2009年中国航天员体验营"广东地区1+1活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14,(12):24-24
宇航迷们有福了,12月1日起至明年2月1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泰国中央百货集团共同举办的“人类探索”太空宇航展首次来到了东南亚,泰国成为展览的首站,方便宇航迷们在“家门口”参观世界级太空宇航展。  相似文献   

10.
向太空进发     
从47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真正开始了进军太空的征程。绕地飞行,太空行走,登陆月球,航天器对接,太空旅行……原本神秘的宇宙空间内,人类正在"闲庭信步"。终于,中国人实现干年"飞天梦",加入了这场令人激动的征程!浩瀚的宇宙本没有路,"飞天"途中  相似文献   

11.
柏万良 《神州》2008,(10):50-53
1955年,国际知名科学家纷纷倡议,希望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年.表达人类进军太空的勇气和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没有进入太空之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迷茫的宇宙。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万户升天的故事,历代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探索宇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话题     
《中国国家旅游》2015,(1):28-28
太空旅行,一步之遥 2014年,“烧脑”电影《星际穿越》再一次点燃了人们探讨太空的热情.持续不断地引发出天文、物理、宗教……各种话题。而随着《三体》等科幻电影的投拍,有人预言2015年将成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太空”将占领更多的大银幕。其实,“太空旅行”在现实生活中也并非遥不可及,2001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  相似文献   

14.
《神州》2005,(11)
2005年10月12日,就在这天,神舟六号开始了太空之旅、费俊龙、聂海胜超越杨利伟成为了中国日行最远的人。邀游太空的神舟六号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她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寄托着民族的希望。驾驭神舟六号的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们的这次多天航天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更意味着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旅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稳步走来了一支富于创造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还没有一张从外太空拍摄的宇宙的图片时,他的小说就逼真地呈现出了太空的景色;他将专业科学知识和诗意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华夏视野     
太空垃圾和太空宝贝哪怕是地球轨道上飘浮的小小一片油漆,也能把时速2.8万公里的航天飞机的窗户撞出个坑来。为避免灾难性碰撞,美国国防部对地球轨道中每一件尺寸大于5.5厘米的太空垃圾实施了追踪。有些零碎物件离地球较近,比如1965年从爱德华·怀特(中)手上脱落的一只手套,或是2004年从一架俄罗斯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上震开的螺栓(右),它们很快就会在大气层中燃尽。  相似文献   

17.
Kurt 《世界》2012,(10):108-113
百多年来游荡在西部大草原上的四轮马车和骑马的牛仔们的身影在广阔的大平原上挥之不去,眼前人类进军太空的重要基地又来填充墨西哥湾区的一角。一切,都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1,(9):30-30
加拿大多伦多的国家电视塔于8月1日推出一项充满挑战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绕距离地面350多米的电视塔外围露台的边缘漫步一圈,其防护装置仅仅是连接游客前胸和后背的两根安全吊绳。据介绍,“边缘极限漫步”是当今世界最高的无辅助高空行走项目,漫步路径沿着多伦多国家电视塔景台外沿搭建,路面宽度仅为1.5米,  相似文献   

19.
刘俊 《神州》2013,(2):242-242
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同身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自远古至今的活动无不践行着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想要掌握自然。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生长的地球已经用“村”来形容,人类依靠科技的发展已将探索领域不断延伸到外太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在指导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毁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20.
苏州评弹在海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吴侬软语作为人类问候外星人的66种语言中最后一缕声音载入航天器被送上了太空。苏州评弹,是江南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