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南京市博物馆征集的二件明代丝绸服装经苏州丝绸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修复后面貌一新。本文对服饰的修复过程与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记述与探讨。同时对这二件丝绸服饰的主人身份、产地、制作时代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博物馆征集的两件明代丝绸服装经苏州丝绸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修复后面貌一新.本文对服饰的修复过程与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记述与探讨.同时时这两件丝绸服饰的主人身份、产地、制作时代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博物馆征集的两件明代丝绸服装经苏州丝绸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修复后面貌一新。本文对服饰的修复过程与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记述与探讨。同时对这两件丝绸服饰的主人身份、产地、制作时代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明代铁佛锈蚀病害程度,笔者认为,修复工作应以去离子水(H_2O)、氢氧化钠(NaOH)和Paraloid B-72(一种由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合而成的树脂)作为修复材料;操作中使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对器物表面的土垢、锈蚀进行了清理和剔除;同时使用去离子水对器物表明进行了清洗,采用2%氢氧化纳(NaoH)水溶液浸泡法对器物进行了脱盐处理;使用3%Paraloid B-72丙酮试剂对其锈蚀表面实施封护,确保修复效果良好。另外,在后期保养方面,应注意保存环境的相对干燥和透气性。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勋卫与散骑舍人是宫廷侍卫中的特殊成员。明初,勋卫、散骑舍人均从勋贵、都督、指挥等中高级将领的子弟中选任,并铨注于锦衣卫衙门,职在带刀随从帝王朝会。明中期之后,散骑舍人渐不授,而勋卫演变为勋爵应袭子孙例授之职,与勋爵承袭制度密切相关。至嘉靖、隆庆之际,朝廷尝试扩展部分勋卫的职权,但总体成效不显。勋卫、散骑舍人制度是明代多种国家制度的结合点,体现了明代军政体制中的贵族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金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28(2):123-127
天一阁是我国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收藏明代古籍闻名,收藏的明代古籍以包背装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蝴蝶装、线装、毛装、经折装。天一阁也是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为充分发挥明代古籍的作用,加大了对明代古籍的修复,形成了自己的修复特色。根据古籍破损和病虫害情况以及古籍纸张分析测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修复保护方案,然后根据不同的破损和病虫害状况分类进行修复,做到因书而异。 相似文献
8.
9.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遗产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开发的矛盾愈加显现,遗产研究明显滞后于遗产实践发展需要。该文综述了20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遗产旅游、遗产价值和景观特征、遗产管理和制度、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遗产营销和形象传播、遗产法律和教育、遗产研究方法和遗产保护技术等。研究进展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拓展提升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征。分析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经营管理体系研究是今后遗产研究的焦点,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破损丝绸服饰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7(1):54-58
为探索出土破损丝绸服饰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方法 ,以一批出土的明代破损丝绸服饰为研究对象 ,根据文物的破损状况 ,采用传统的手工衬补缝合法 ,运用不同的针法技能 ,完成了破损百褶裙 ,素缎广袖长袍等的修复工作。修复后的服饰仍能保持真丝柔软特性。研究表明 ,本方法是目前最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上的麒麟图像因其旁注榜题"騏驎"而成为比较可信的研究资料,其图像以鹿为原型、头部有"山"形角、个别身腹部刻饰羽翼等纹饰。这一图像拓展了鹿图像引魂升天的主题,在鹿的头部加上"山"形角,提升了鹿图像的神格地位,使之成为王者风范的象征。其身腹部刻饰羽翼则是中西文化交流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元明之际,江西景德镇瓷窑厂烧制的青花瓷器,由于造型丰富、胎骨坚致、釉色肥润、色彩艳丽、纹饰繁缛、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而倍受世人青睐与关注。其中那些造型硕大、纹饰繁复、烧造工艺高超、有用进口“苏麻离青”钴料烧制的“至正型”青花器,更是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的首选。此件元青花八棱鸳鸯戏莲纹梅瓶, 相似文献
13.
王晖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2):12-22
麒麟单称麟,又作麐,古文字中作"蔽",古代被视为四灵兽之一。麒麟身上有铠甲式的外表及圆泡钉式的纹斑"肉甲"而被称为"麐"(蔽)或"麟",因有头顶部的一只角而被归于鹿属动物。但据头上独肉角、铠甲式外表、圆泡钉式"肉甲"与马蹄类圆蹄,其原型为印度犀牛。印度犀牛因为气候环境的变迁,不断南移,中原少见,偶尔来至中原,便被认为是因圣王"仁德"而来,这便是麒麟被神化的原因。被称为麒麟的印度犀牛,其生活之地不断南移。商代活动在黄河流域,春秋至秦汉活动在吴越、江汉流域一带,今则仅见于印度东北部和尼伯尔地区。 相似文献
14.
15.
史红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1)
在清代西安城墙的历次维修中,以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1781-1786年)的工程规模最大。本文基于大量清代奏折档案,对这次维修工程的缘起、工程分期与做法、督工官员与工匠、经费数额与来源、工料产地、数量及其运输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辨,指出包括城墙维修在内的清代西安城市建设与关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迁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研究30年:阶段、特征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现代旅游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寻常的30年。回顾发展,这一历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1978—1987年的探索与奠基阶段、1988—1997年的发展与深化阶段、1998~2008年的繁荣与困惑阶段;其特征与规律可以总结为5个坚持——坚持扎根实践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综合性、跨学科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科教结合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国际合作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广聚民间智慧推进旅游研究。遵循发展规律、立足现实问题、凝聚学人力量,必将创造旅游研究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18.
对双百方针讨论和研究得比较多的是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至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前一年左右的时间,本文简称5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双百方针得到系统的论述和初步的贯彻执行;二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前后至90年代初,双百方针得到充分、深入的研究和认真、切实的贯彻,并有所发展。本文对这两个时期的研究情况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