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于美国汉学史的研究,多侧重于美国汉学概况、研究范式转变和著名中国学家及其著述的研究,而缺少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之影响这一角度研究的论著。论文就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这一论题作了总体性探析。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赴美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他们在美所从事的文史研究是美国汉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汉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对美国汉学的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开拓美国汉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田耀  魏文静 《沧桑》2014,(2):69-71
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大门,对美国认识近代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为中心,选取裨治文、卫三胃、丁韪良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为主要介绍对象,分析总结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汉学研究的特点,突出传教士对早期美国汉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大门,对美国认识近代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为中心,选取裨治文、卫三胃、丁韪良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为主要介绍对象,分析总结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汉学研究的特点,突出传教士对早期美国汉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0,20(1):93-103
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使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但早期美国汉学也存在着缺乏专职性和研究群体单一性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西方新教传教士由于在华传教的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美国汉学发展史上出现的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汉学研究群体中,裨治文、卫三畏、卢公明等美国来华传教士赫然有名。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 1824—1880)1850年来福州传教,  相似文献   

6.
从事国际汉学研究,必须要了解所研究国家的汉学发展轨迹。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国外汉学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张国刚的《德国的汉学研究》、严绍望的《日本中国学史》、张静河的《瑞典汉学史》、侯且岸的《当代美国的显学》、陈君静的《大洋彼岸的回声》等。这些著作都是开启国际汉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俄罗斯汉学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汉学、东方汉字文化圈汉学鼎足而立。然而,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汉学大国,我们还知之甚少。因此,出版一部俄罗斯汉学史专著便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经济界,有两家华人企业倍受注目。这就是久负盛名的王安电脑公司是——正式名称叫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 Inc)和后起之秀王嘉廉的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omputer Associate International Inc)。王安电脑公司曾多年名列美国《财星》(Fortune)杂志公布的全美500家大工  相似文献   

8.
达远 《世界汉学》2003,(2):139-139
设立在台北的台湾汉学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对海外汉学的推介,近年来通过联络,建立了“典藏国际汉学博士论文摘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以台湾汉学中心典藏的海外汉学博士论文为主,收藏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至今总计有9,667余种,皆为海外各大学从事汉学研究的博士论文,资源相当完备。为了方便读者,该数据库提供论文题目、论文作者、毕业学校、学位名称、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是能够完成计算的机器,俗名叫电脑。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发展,主要是近半个世纪的事。 40年代末,美国早期计算机的制作工作中,就有一个名叫王安的人参加.在其后的30多年中,王安为电脑技术的发展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广泛认可,并且被誉为“电脑奇才”。王安在麻萨诸塞州经营的拥有3万多员工的跨国电脑公司,被美国人称做“麻州奇迹”。 王安的成功,不仅使炎黄子孙引为骄傲,而且使世人为之倾倒。 王安的面面观 名声显赫的电脑大王,其实是个很普通很随和的人,他温文尔雅,和善亲切,一脸儒雅气质,为人谦和朴实,决无…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者对于卫三畏的研究多集中在他在美国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代表作《中国总论》上,但实际上,除了最初来华的传教士身份和"美国汉学第一人"的殊荣外,卫三畏还是一位有着多年外交生涯的美国驻华公使。本文将以卫三畏的书信为切入点,考察卫三畏在1856到1876年间担任外交官时期的"中国观",即卫三畏眼中的晚清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日本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03年11月7日、8日两天在台湾大学举行,由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主办。延续第一届日本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宗旨,本次会议主题依然以日本汉学、汉文学为主。来自日本的与会学者有兴膳宏(京都博物馆馆长)、川合康三(京都大学)、後藤昭雄(大阪大学)、蔡毅(南山大学)、中见嶋隆藏(东北大学)诸位教授;傅佛果教授(Prof.Joshua Fogel,加州圣塔芭芭拉分校)及麦立伦教授(JamesMcMullen,牛津大学)分别来自美国与英国;来自中国的与会学者有孟昭毅(天…  相似文献   

12.
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中国史研究专业队伍的形成及其史学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张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科学的、专业化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其中,从事微观汉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在学术上取得很多重要成果。同一历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人逐渐形成了努力发展现代文史研究以与西方汉学竞胜的学术共识。受此信念驱动,胡适、陈垣、陈寅恪等人,在批判继承乾嘉汉学遗产基础上,借鉴西方汉学将文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语言学结合的治学路径,努力打破陈旧观念,发展出可与西方汉学界竞胜的现代文史研究形态——新汉学,并试图将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院打造成新汉学的中心。虽然这一努力遭受挫折,但其理念及积淀的经验与学术人才,对此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正是承接了前一时期新汉学发展的经验与人才,并将与西方汉学竞胜以争取国家荣耀的理念意识形态化,才迅速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文史研究的领导机构,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史研究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七届欧洲汉学大会于2008年8月6—10日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召开。来自数十个国家与地区的16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以欧洲学者居多,亦有少量美国与东亚学者,中国大陆复旦大学与深圳大学的几位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综述江梧桐1995年1月5日至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在海口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与会代表80余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一批国际著名的...  相似文献   

17.
方东树所著《汉学商兑》的批判对象并非仅仅限于《国朝汉学师承记》,而是以批驳《国朝汉学师承记》为由展开对清代汉学的全面批判。虽说方东树在批驳对手时多主观臆断及肆意攻击之词,但从学术批判展开的具体方式及产生的影响看,《汉学商兑》不失为中国传统学术批评的经典著作。《汉学商兑》在体例选择、谋篇布局、重点议题的选择及论证等方面都与汉学家争锋相对,确有引发学界广泛关注及动摇对方根基的作用。在涉及训诂、制度等汉学家擅长的研究领域,方东树多采取回避、兼采、贬低的方式,少有正面交锋。对于无法反驳的问题,或以"理"压制汉学家,或以朝廷权威威胁对手,将学术交锋转换为政治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汉学商兑》的学术批判水准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哈佛—燕京学社是美国建立较早的正规的汉学研究机构之一。从1928年注册成立至今,学社已走过整整70年的历程。在这跌宕起伏极不平凡的70年岁月里,它顺应时势,通过开展各种项目,对亚洲大陆,尤其是对民国时期中国教会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文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9.
海外汉学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日渐成为一门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学问。为了推动海外汉学的研究,建立海外汉学学科体系并促进国内汉学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汉学领域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汉办)的支持下,由汉办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作为世界汉语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外研社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举办。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纳粹政权统治时期,绝大多数从事汉学与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德国青年学者,和一些已确立地位的德国学者,离开他们的国家迁往它地继续其学术生涯,尤其是前往美国。若不提及五十年前所发生的这一幕——一方面是德国知识与创造力的广泛损失,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学者在美国学术机构的有效发展,——就几乎不能阐释当前国际汉学研究的状况。迁移者尽管通过他们的学生薪火相传,这些富於戏剧性的迁移影响甚远,但它们还从未成为一个被分析与讨论的话题。五十年来在这一问题上似乎普遍一致的、刻意的沉默,使得重建汉学和东亚艺术史研究变迁的细节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