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佩育 《神州》2013,(1):181-181
花鸟画的审美最早缘于古代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色彩审美,但首先是色彩的审美观。经历先秦、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绘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利用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从礼、义、教角度来规范绘画造型和色彩。水墨是古代文人创作运用最多,也最熟练的基本材料。中国传统绘画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之说,花鸟画写意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人与社会、自然三者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花鸟画写意性绝不是简单造型与立意上的思想观念,而是要表达中国传统绘画“状物抒情”的功能本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管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构图都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陈学芳 《神州》2013,(3):195-195
我的创作"庚寅·午"为系列作品。在创作中以个人的体验尝试国画中笔墨线条勾勒方式、整理加工各个部位的冲洗使色相互融合,突出表现独特的绘画语言。从"整理到破坏再整理"的循环方式制作中,以求达到原始壁画的感觉。我在本文中以"东方文化精神影响下的具有本土审美趣味的作品"进行讨论。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远离传统中的桎梏,无拘无束地尝试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从一代一代地艺术家那里吸取有益的营养浇灌自己的探索之路,多方面的吸取有益于自己创作的养分,从中学习只是技巧上的提高,更会转化成思想深处的启迪。在中西绘画融合大师吴冠中大师那里、还有一代一代的艺术家那里我学会了创造一个真实的自己,往往都会带着好奇心在绘画的探索阶段中穿梭着寻找我自己的风格,以不同的材料去寻找新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3.
刘沁宇 《风景名胜》2021,(8):0080-0081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新媒体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多个行业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新媒体的发生与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充实新兴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外延。新技术的发展跃进,使得设计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视觉表现手段得到了广阔的延伸,视觉语言和设计观念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为设计从业者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对于新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为文化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对提髙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精神文明进步与物质文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勇 《神州》2011,(9X):17-18
在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它不仅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中国人文化艺术审美方式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古典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性的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也在无时不刻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带来重大的改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股新媒体的巨大潮流推动下,博物馆应该如何适应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冲击,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本文就新媒体技术的基本内容,探讨了博物馆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之后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牟庆义 《神州》2014,(18):222-223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型电视媒介、手机新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新媒体给传统电视新闻媒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寻求突破,创新理念,拓展深度,这样才能促进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如何实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转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装饰性绘画色彩的主题创作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借鉴、汲取了诸多经典文化因素;在艺术手法运用上,挪用、并置、均衡、戏仿等绘画观念及形式;在文化主体上,传承于传统经典和开拓创作性思维形式。同时在社会领域受外来文化、大众主流文化、社会时尚、消费文化、时代审美等诸多语汇因素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个案中艺术家独立成体系,主动吸收审美批判,从艺术  相似文献   

8.
王辉 《神州》2013,(1):183-183
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当代绘画诸流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绘画使人们对绘画的认识耳目一新,修改了人们的审美判断,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虽已历经半个世纪,其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仍然继续影响着西方现代架上绘画。  相似文献   

9.
宋静 《神州》2014,(17)
中国现代重彩工笔花鸟画是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绘画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条件大力影响下产生的,它是一个新式的画种,它属于我们国画中工笔画的一类。有人认为重彩是运用肌理效果、设色技巧做出来的,不具备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绘画程式。通过对重彩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实践,我对重彩画的艺术形式认识如下:它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国人观念、意识、审美习惯的转变,在认识中西绘画长短后进行的大胆试验和探索。它是色彩的发展和更新,它是新的笔墨程式,它具备很强的现代装饰性。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不断进步着的,那么我们的审美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去重视色彩,不但要大力突破单一的那些审美的模式,还要尽力的去适应当代人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在艺术创作中,吴冠中很注重自己对事物的新鲜感受,研究一幅作品,最重要的也是研究作者究竟怎样抓住自己的感受,研究他们怎样找到创作的出发点、审美方式和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1.
数码绘画艺术跨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艺术学”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主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数字化设备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数码绘哂艺术不仅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同时也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一新的创作载体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感受和审美语言。  相似文献   

12.
绘画的写生或创作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苗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美学特点是基于该地区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耦合的生境,因此,从民族题材历史来看,苗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经历了以写实记事,到写实审美的过程。当下苗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点的同时,也对探究视觉美感和视觉艺术的生命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景画是乾隆朝中西艺术交流的顶峰,但直到近年才有人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耶稣会士、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完善这些非同寻常的作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母题、审美趣味与欧洲富有纪念性的奇幻绘画相结合。尽管郎世宁在通景画创作方面享有盛誉,但并非所有的通景画都是由其独立完成,其中许多是由他的学生创作,但这些人的生平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何军 《丝绸之路》2010,(6):79-80
中国传统水墨画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创作思维。本文通过分析水墨画的审美特点与艺术语言,探讨了其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代时期的粉彩瓷上绘画艺术是千年制瓷工艺发展的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其审美的历程伴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单纯到复杂、再到本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黄丽华 《神州》2011,(9):106-109
Preface巴渝民居拥有独特的外观造型和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以及它自身的象征寓意,使其成为当今不少画家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本文在简述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的基础上对相关绘画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探讨出巴渝民居的艺术文化内涵,这也是对其审美文化的深层理解。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绘画作品艺术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现存明代画兔之作,至少有15件。从绘画题材及造型、兔的数量、绘画意境、绘画技法、作者身份、画的形制、创作时间和画家的郡望等多方面可看出,这些画大多为职业画家创作,且多有应节、应景之需。明代画兔的作者,大多集中在商业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在天时地利的语境下,以“玉兔”为主题的、雅俗共赏的绘画自然也就受到追捧对于明代“玉兔”画作的考察,不仅是对花鸟画分支的微观探究,更是对其时审美时尚与文化背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陈婧男 《神州》2011,(12):168-168
绘画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主观思想和审美理想。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审美体系和文化理念,其中,哲学智慧和艺术情怀的结合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陈婧男 《神州》2011,(29):168
绘画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主观思想和审美理想。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审美体系和文化理念,其中,哲学智慧和艺术情怀的结合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韩廷伟 《神州》2020,(4):275-275
伴随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的获得新闻的条件。加快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从事新闻工作以及技术人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