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晓君 《南方文物》2022,(5):296-300+247+301
<正>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古代南方重要的陶瓷产区。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戴云山区,晚唐五代以来,就开始了窑业生产。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德化瓷业的崛起,德化瓷业由此日益兴旺。从宋代开始,德化窑烧制的青白瓷和白瓷就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产品,已发掘的南海Ⅰ号和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了不少宋元时期的德化白瓷。在西沙北礁等海域也发现宋元时期的德化白瓷。  相似文献   

2.
<正>宋代是青白瓷的辉煌时期,青白瓷是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起点,景德镇自生产青白瓷后便声名鹊起,为天下所注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青白瓷因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显青,故文献上称为"青白瓷"。据考古发掘资料,目前已在国内十多个省、近150个县和国外20多个国家、地区出土了宋代青白瓷。  相似文献   

3.
早在北魏时期巩县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这是白瓷烧制的萌芽时期.隋至初唐,巩县窑的白瓷进入成熟期,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其中一些精细的白瓷被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有一个由粗到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重庆地区三峡工程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采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了28枚三峡出土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残片和20枚时期相近、窑口已知的青白瓷残片,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样品胎体的微量元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江西产青白瓷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差异显著,而Rb、Cs、Hf、Th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不同;三峡出土的青白瓷样品中,除编号为荣阳5和涂山窑5这两枚残片外,其余残片的元素特征与景德镇所产青白瓷颇为一致,拟断定这些青白瓷源自景德镇.  相似文献   

5.
秦大树  吴闻达  李鑫 《文物》2021,(1):57-74+1
早期定窑指的是北宋之前的定窑生产状况。文章以北镇定窑遗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涧磁岭地区的唐、五代窑业遗存,对早期定窑的产品面貌进行了总结。早期定窑产品主要有细白瓷、精细白瓷、中白瓷、化妆白瓷、青黄釉瓷、细黑釉瓷、粗黑釉瓷、低温釉陶等,定窑从创烧伊始就确立了以细白瓷产品为主的生产传统。以窑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墓葬等遗迹出土的资料及文献记载,文章认为定窑创烧于中唐后期,并在中晚唐时期得到初步发展;经历唐末五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在五代后期迎来了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定窑生产传统及产品风格基本形成。早期定窑的发展,对南北方的白瓷生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瓷的产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白瓷起源问题备受关注,对于中国白瓷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瓷的概念和定义、白瓷出现的时间、白瓷起源的区域或窑场、白瓷创烧初期的产品面貌以及白瓷出现的原因等环环相扣的几个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我们首先对"白瓷"的概念予以界定。在此基础上,仅就目前的考古资料,认为白瓷创烧于隋代,起源的热点地区包括河北邢窑、河南安阳相州窑和河南巩义窑等,且受到邺城影响的安阳相州窑最应值得关注。白瓷的起源动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技术层面其与青瓷生产中技术的改良及南方窑业技术的北传密不可分,二是造型、装饰及审美取向方面其与南方青瓷、北朝时期的釉陶产品及同时代的玻璃器、金属器均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一些与这一时期来华胡人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同时又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任新来 《文博》2009,(2):46-51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佛教、道教、儒教对中国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法门寺地宫茶具的发现,证实了唐代宫廷茶文化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茶道"最早出现在中国,并由中国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茶文化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为后世颜色釉瓷的烧制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的“第四里程碑”,但是长期以来白瓷的起源问题悬而未决。早期白瓷是处于白瓷创烧时期的过渡品种,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呈不均匀分布,因此如何科学界定“早期白瓷”直接关系到白瓷起源问题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在梳理早期白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与科学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关于古代陶瓷釉面白度科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统一采用轻工行业标准中日用陶瓷白度的测定方法来计算古代陶瓷的白度,使得今后不同研究者之间公布的白度数据可以互相比较;并提出利用白度、化学组成、烧制工艺等参数作为区分早期白瓷与青瓷的重要指标,这为研究白瓷起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润平 《收藏家》2022,(5):13-20
<正>白釉瓷经过北朝时期的初创,隋代发展,到唐代已经非常成熟,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制瓷工艺精湛。唐代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瓷器已成为生产的主流,形成了以北方邢窑白瓷和南方越窑青瓷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生产出“类银类雪”的白瓷以及“千峰翠色”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北方邢窑生产白瓷品质优良,制作工艺精湛,产量大,唐代邢窑白瓷在当时畅销国内。在唐代北方遗址和墓葬中发现最多,如陕西、河南和河北等省。唐末至五代时期邢窑开始衰落,河北曲阳定窑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0.
姚颖 《东方收藏》2022,(4):16-20
<正>中国白瓷于北朝创烧,隋代成熟,而隋唐时期“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邢窑兴起,五代至两宋时期白瓷烧造进入了鼎盛时期,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主导形成了庞大的定窑系,南方地区景德镇湖田窑则创烧出了如冰似玉的青白瓷,至元代在青白瓷的基础上创烧了“卵白釉”,明初永乐一朝研制出“甜白釉”,以至后来明清时期崛起的德化白瓷,  相似文献   

11.
琉璃建筑构件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北魏,唐宋时期已在高等级建筑上大量使用,鼎盛于元明清时期。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同宋辽金并立,处于琉璃瓦技术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西夏陵遗址是西夏时期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包括大量建筑构件,以白瓷板瓦与各种类型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为主,即为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当前对西夏陵的考古工作及出土文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对西夏的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主要是通过考古类型学与历史文献对其社会功能等加以考释,对工艺研究甚少,同时相关的技术特点与来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研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材料的工艺特点,选取该遗址出土的白瓷板瓦、绿釉琉璃瓦30件,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物相分析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白瓷板瓦胎体Al2O3含量较高,存在莫来石,釉料配方属于钙碱釉,工艺精细,与同时期灵武窑白瓷接近,应采用白瓷技术制作;绿釉琉璃瓦胎体CaO与Fe2O3含量较高,属于北方普通高钙易熔黏土,釉料为铜作着色剂的铅釉,与宋代绿釉琉璃瓦成分相近,符合传统的低温铅绿釉体系,可能是借鉴中原技术完成的。两种材质的瓦件都是西夏时期高等级建筑构件,官式建材的典型代表,是同时存在的,展现出西夏时期在官式建材生产技术上的多元性。但这两种技术差别较大,来源不同,反映出西夏在官式建材生产中兼容并包,在学习中原传统的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佛教文化,极具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西夏时期的建筑体系已趋于复杂化,可能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性质、等级与功能来使用不同的琉璃瓦构件,这对建筑琉璃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是极大的贡献。 本工作利用科技考古分析,探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构件的工艺特点,讨论制作技术反映出的建筑思想伦理;进一步丰富西夏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的研究,与宋辽金时期建筑琉璃形成对比,补充了中国古代建筑琉璃技术的研究;同时加深了对西夏官式建筑的认识,也促进了对西夏与中原地区文化融合互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ED-XRF(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元代白瓷(青白瓷、卵白瓷和灰青瓷)标本进行胎、釉成分分析后可知,卵白瓷和青白瓷的釉色差别主要是因釉中主要助熔剂(Ka、Ca、Na)配比量不同所致,卵白瓷的烧成主要是由于釉料配方中出现了Na_2O含量较高的配料,而灰青瓷的外观则主要是由于胎中Fe和Ti等杂质含量非常高。分析结果还表明,景德镇元代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时代变化规律:南宋末元初,窑场仍部分沿用南宋时期的钙釉配方,生产较为精细的青白瓷,同时也用新的碱钙釉配方生产质量稍差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早期,南宋时期的配釉技术已完全被新出现的碱钙釉所取代,生产釉面较乳浊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中期开始使用一种高Na_2O含量的原料,创烧了卵白瓷,这可能与贡御和接受官府订烧有关;元代晚期,卵白瓷的烧制技术在不断摸索中日渐成熟,釉料配比已十分稳定;元末,落马桥窑场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釉料配方波动很大,制瓷技术非常不稳定。综观有元一代,无论是卵白瓷、青白瓷还是灰青瓷,可能都采用了"天然二元配方",即使用了伴生有瓷石矿物的高岭土矿(或伴生高岭土的瓷石矿)。落马桥窑场在元代中晚期生产的卵白瓷,可能是采用了伴生有少量高岭土的高Na_2O含量的瓷石矿(高岭土矿),即文献所提的"御土"。  相似文献   

13.
张桂莲  尹虹 《收藏家》2000,(6):22-25
辽代白瓷是指辽政权统治时期在其所辖地域内烧造的白瓷制品。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情况来看,北京龙泉务窑、辽宁官屯窑以及内蒙古缸瓦窑和上京窑等辽代瓷窑均以烧白瓷为主。而且辽代墓葬、塔墓、遗址中出土的陶瓷也以白瓷较为常见。可见白瓷在辽代陶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弄清其面貌特征对于辽代陶瓷器的研  相似文献   

14.
定窑是创烧于唐代的北方瓷窑,经唐、五代发展到北宋时期,成为我国著名窑场之一。宋代定窑的产品以白瓷为大宗,兼烧红釉瓷、黑釉瓷、绿釉瓷和磁州窑系的白釉黑花瓷。宋代的定窑白瓷以其端庄秀美的造型、素雅清新的釉色、精巧工致的纹饰而驰名中外。与北宋基本同时的辽国在建国以后,以定窑制瓷工匠为主要技术力量也设窑大量烧制白瓷,其产品与宋代定窑白瓷出奇地相似,特别是辽白瓷中属于中原器型的产品,极难与宋定白瓷区分开来,这就为断定白瓷的窑口和时代以及对辽白瓷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本文将对辽白瓷与宋定白瓷的鉴别问题作一初步…  相似文献   

15.
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发现的宋代青白瓷,分景德镇类型和河南窑场的产品两类。景德镇类型青白瓷是江南青白瓷通过贸易流通到中原来的,此类青白瓷在河南发现较少,这应和北宋时期战乱及自然灾害频发有关。河南窑场出土的青白瓷受到了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工艺影响,并在本地产生、发展、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青白瓷。  相似文献   

16.
正太湖连通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又沟通大海。古代太湖周边考古学文化发达,文明化程度相对较高,既有农耕文明形态,又有海洋文明形态,太湖及其水系在其中一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史前时期的利用水,但不善于水的农耕文明为主,到马桥时期开启了善于水的海洋文明进程,环太湖地区不但成就了发达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成就了越国霸业,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开拓和传播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瓷器上使用化妆土,三国时期首先在南方出现,目的是为了改善器表的粗糙,后期成为改进青瓷釉色的重要方法。而北方地区许多著名的窑场在最初生产白瓷时都采用了化妆土。晚唐到北宋初,始形成以定窑为代表的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以及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化妆白瓷。二者发展了富有自身特点的装饰。化妆白瓷成为制作日用瓷的主要方法,开创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装饰手法,特别强调了黑白反差,成为宋元时期瓷器中特点鲜明的装饰风格。明代以后,精细白瓷基本都来自景德镇,北方窑址几乎全部生产化妆白瓷。宋代先后在北方和南方出现了在青瓷器的露胎部分施护胎釉的工艺,护胎釉成为化妆土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有6项安排在洛阳,洛阳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洛阳工业基地的建立,既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对国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改变了国家机械工业的布局,带动了地方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同时,洛阳工业基地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中央主导下的经济开发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党员干部和工人的团结与艰苦创业的主人翁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学习模仿、消化吸收是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的基础;干部、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培训是工业建设的必要因素;重视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才能造福当代、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9.
王睿 《华夏考古》2011,(2):78-93,102
白瓷在发展的初期,经过了一个“早期白瓷”的发展阶段,早期白瓷涉及的时代的范围主要是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本文主要讨论的时间范围在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瓷器使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文献记载、古代交通上来展开,而且在瓷器自身的款识上亦可窥豹之一斑.从出土白瓷的考古遗址资料和款识的内容可以看到唐代白瓷器已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0.
早期白瓷涉及的时代范围在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根据对墓葬、窑址、遗址出土白瓷资料的梳理,对早期白瓷的装饰工艺的种类和出现的时代、窑口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