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卉 《文物》2006,(11)
中国古代书画从装裱形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立轴、手卷、册页、扇面、镜片(镜心)等,不同的装裱形式服务于不同的功用,或便于展示观赏,或利于把玩收藏。在清宫传世的书画文物中还有一种简易的裱件,装裱方式与镜片接近,只是画心经过简单托裱,画面尺幅大小悬殊,可上贴于墙壁又可下落收藏,俗称“贴落”或“贴落画”。“贴落”一词现在所见到的最早出现于乾隆年间的清宫内务府档案。如:(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司库白世秀将朱伦瀚画二张持进,交太监高玉呈进。奉旨:托纸一层,俟张雨森[1]画二张得时,一并交瀛台贴落。钦此。”(乾隆三十五年)“二月…  相似文献   

2.
侯雁  方圆 《东方收藏》2023,(10):87-89
民国时期的书画装裱持续时间短、装裱材料简陋,因而尚未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特殊的纸镶绫边、半绫装形制的装潢,并通过讨论来自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民国时期书画作品,总结这一时期装裱的形制、用料及常见伤况。民国时期装裱由于采用纸质材料替换绫绢材料,对画心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被再次收藏后通常会进行修复和重装,因此这一时期的装裱样式很难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文章将以《罗家伦行书对联》为例,对民国时期的书画装裱增补一些书面记录。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书画用绢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章 《文物春秋》2002,(3):38-39
传统的中国书画一般是写画在纸绢上的,故很多人称中国画为纸绢画,所以认识绢的时代特点,对于鉴定中国书画具有重要的辅证作用。下面,结合本人在从事书画装裱工作中的体会,对历代书画用绢作一简要的分析,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因年代久远,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的画芯与原装裱普遍存在水渍、断裂、折痕、残缺等病害现象,急需进行修复保护。结合对原装裱工艺、材料、病害分析研究结果,采用部分保留原装裱的方法进行保护修复,替换原装裱的天地头,保留原隔水边框、签条和轴头,为防止大尺寸绢本画芯"迸裂"现象,使用了棉料扎花纸和楮皮纸合托做成命纸。通过修复恢复了文物原貌,真实全面地保留书画原有的装裱及历史信息,有利于文物长期保存、陈列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中,水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分。一方面,装裱要用水;另一方面,水又在大气中造成不同的湿度。这一切都始终作用于书画装裱;修复、保护的各个环节。为了引起同行对于水在书画装裱、修复、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视,也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水(包括温湿度)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书画装裱与宣纸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由于书画装裱的历史远比宣纸的久远,探索书画装裱与宣纸的关系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想揭开装裱材料与书画装裱技艺发展之间潜在的逻辑联系。为了厘清这一联系,本文试图从历史渊源、技术关联和文化观念三个角度对书画装裱和宣纸的关系进行剖析,以期能够透过媒材的力量去诠释中国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古旧书画的修复和临摹复制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古代书画的修复亦称装裱。旧时又称"装潢"、"裱褙"。有文字记载的有关书画装裱之事约在公元五世纪前后,说明这一工艺技术至少已有一千五百  相似文献   

8.
传统书画装裱和机器装裱是目前两种主要的书画装裱技术,本文对两种工艺的装裱材料进行对比,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构成,对材料进行人工老化,并测试材料的柔软度、撕裂度、pH值及可逆性等,比较两种装裱技术对书画的保护性能。结果发现,从工艺上来讲,机器机裱不利于书画本身的保护,特别是对珍贵的书画文物还应当采用传统装裱技术进行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9.
纸张与浆糊是书画装裱的重要材料,其性质影响着裱件的整体美观与保存寿命。日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装裱样式,并结合自身的文化艺术特点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装裱材料——和纸与古糊。在挂轴装裱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性质的和纸与浆糊,体现出日本对传统装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古糊与和纸结合使用,相得益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书画     
装裱也称"装潢"、"装池"、"裱背",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书画、碑帖的技术。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等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和册页。经过装裱的书画、碑帖,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明代周嘉冑著《装潢志》,清代周二学著《一角篇》,是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11.
由中日装裱的比较想到中国装裱的出路于书大书画装裱,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家和裱画师傅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创造出的一种保护书画、装饰书画的方法。装裱的历史相当悠久,据史料记载,它起始于东晋,至南朝刘宋时,始有装裱名手专事其职,为皇室裱褙。一千多年来,装...  相似文献   

12.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井燕 《文博》2010,(2):86-88,92
中国传统字画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尤其是其独有的表现和欣赏方式与其他国家相比更显其鲜明独特之处,这便是中国传统装裱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传统装裱对字画保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保护和审美两个方面。随着中国传统装裱技术和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发展,传统装裱也越来越多地担负了书画的历史、艺术、科技等信息的保护和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装裱书画,是我国具有民族传统的一门特殊艺术。书画必须经过精心装裱才便于欣赏、收藏、流传,字画装裱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而浆糊的制作是最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书画艺术,载体一般均为缎本、绫本、绢本和纸本,由于年代久远,绢、纸老化,以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疲破成为客观趋势,然而在书画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中,形成了中国书画修复装裱的特殊工艺技术。本工作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在中国古旧绢本书画修复中,对画芯的清洗、揭芯、补洞、托芯、全色接笔等五大工序和工艺技术操作的认识体会,通过两幅画和书法作品的修复前后的对比,说明五大工艺和工艺技术操作是成功的。通过总结使感性经验提升为科学理论,可更有效地指导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实践。  相似文献   

17.
谈苏裱     
一幅好书画,一定要有好的装裱,唐朝内府书画,都有装裱名手的签章。宋徽宗所藏的书画,引首旁也都有木印黑字的装裱人名花押。褚遂良装裱顾长康的"清夜游西园图"、米襄阳装裱王大命的帖,说明装裱和书画,唐宋以来就是珠联璧合不可分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唐卡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装裱与修复有别于中原传统的装裱而具有独特的工序和手法,因此在传统的装裱修复基础上,加大科技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八思巴》、《药师佛》两幅唐卡的实际修复为基础,阐述了唐卡装裱和修复的具体手法。修复和装裱的方法大致分为拍摄原貌以做对比;清理画心背面污布;贴补破洞和粘贴补料;托料;剔除废边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还应当对西藏传统唐卡的起壳变形、烟熏的镶边、贴补部位、唐卡画心的加固等需要按照传统唐卡的装裱工艺进行修复,切不可照搬硬套接笔补色的国画修复方法。这样一来,在最大限度的技术可能的前提下,可以在实践中对唐卡修复与装裱的技术做出基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卷轴是书画艺术的一种独特展示与收藏形式,卷轴书画画芯表面的折痕不仅影响展陈效果,而且降低了书画文物的保存寿命。为此,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卷轴书画折痕的微观结构,探讨了折痕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小直径收卷是书画产生折痕的重要原因之一;收卷直径越小,书画出现折痕的现象越明显。通过在地杆处加轴管以增大收卷直径,能够有效减少折痕和断裂的产生。该方法保持了中国传统卷轴书画的装裱形式,维持了书画的原貌,并能够有效保存书画展示的传统韵味。研究结果为探讨书画折痕产生的机理和防治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书画装裱的功能作用、重要性谈起,讲述我国现阶段书画装裱业的现状,及阻碍装裱事业发展的因素。为今后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有关重视培养书画装裱人才和从业人员的待遇、等级标准;在面向二十一世纪,国家应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组建一个专门研究书画装裱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并将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书画装裱中;等一系列与书画装裱相关的建议。让书画装裱更好地衬托中国书画作品,使中国书画艺术品傲立于世界美术之巅。历代书画家都十分重视书画装裱艺术,今天我们更应该很好地继承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