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都大学藏十册本《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张廷济所著的金石拓本及题跋集,其中第三册辑录历代古钱、钱范共31种及张廷济、翁树培、赵魏、褚德彝题跋等,真实地反映了张廷济钱币收藏、训诂考据、金石交游、社会关系等方面内容。这部著作曾为谭敬收藏,或经其手流入日本。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7,(8)
<正>碑帖本期碑帖部分,可谓善本云集。如嘉兴博物馆藏明拓石鼓文卷,此卷原系明赵宦光旧藏,后归张廷济清仪阁。卷首有万历四十二年赵宦光篆书题端,共收录八鼓,阕《马荐》《吴人》两鼓。卷后有赵宦光、钱大昕、翁方纲、张燕昌、张廷济、吴廷康、宋葆淳、吴东发以及近代罗振玉、邵章、陶昌善等题跋。张廷济生平颇嗜石鼓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另一种张廷济旧藏明拓本,自跋云:"余自少至今五十年中,每遇旧墨,不惜损衣食资致之,  相似文献   

3.
自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辑录历代金石文字的专著问世以来,便产生了专门以石刻和铜器铭刻资料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至清代,尤其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金石学达于极盛.学者辈出,  相似文献   

4.
金石、金石学与《通志·金石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志》首创《金石略》,从理论上说明金石学的价值 ,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金石略》提出金石文献、文物双重价值论 ,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古代文博学理论的最初表述。  相似文献   

5.
叶瑜荪 《收藏家》2010,(7):31-32
2009年秋天,在寓禾乡友吴香洲先生一琴一砚之斋,见到闻名久已的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一书,不胜惊喜。香洲告:该书为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重印本,书原序署“桐乡徐钧晓霞氏叙”。于是考查文献,又经多位文史界前辈、朋友指点和帮助,这位“海上儒商徐晓霞”的生平史迹终于重新显现。  相似文献   

6.
阮元《山左金石志》作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著之一,史料丰赡,考证详审,在校补史志年代、职官、舆地、人物与史事等讹阙方面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7.
李飞 《中国钱币》2022,(5):27-32
<正>瞿中溶(1769-1842),字苌生,号镜涛,又号木夫、木居士、空空叟,室名甚多,有古泉山馆、吉羊灯室、铜象书屋等,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署辰州府通判、安福县知县。平生嗜金石,《书目答问·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将其列入“金石学家”[1],著述甚丰,今多不存。关于瞿氏的金石学成就,可参陈殷识《瞿中溶金石学研究》一文,此文介绍了瞿氏的金石学思想与研究方法,并评述了他多部金石学著作,由于作者认为瞿氏之《泉志续编》《泉志补考》皆已失传,  相似文献   

8.
李宇翔 《收藏家》2023,(8):66-79
本文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简要梳理了金石题跋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对《秦权全形拓》陈介祺跋本等六件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所藏金石善拓的图文内容与题跋文字进行分析,从而在其相互作用与内涵阐述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金石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后,我国考古事业蓬勃发展,一日万里。考其发展过程似由清人古器物学而来,而清人古器物之学又渊源于宋代的金石学。所谓金石学者,商周以指铜玉礼乐器。《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群臣奏议及始皇二世诏书,多称金石刻或金石刻辞,都是指金石器物上的文字而言。清初傅山问阎若璩金石学始于何代何人,阎氏所举古代出土金石器八事,王鸣盛序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又续举了十一事。但他们所说的都是出土文物之事,而并未曾触及金石器物的研究,也谈不上金石之学。我国金石之学,初  相似文献   

10.
薛龙春 《文献》2020,(2):136-147,193
黄易是十八世纪后期金石学的关键人物之一,所藏汉魏拓本为一时之选。他长期在济宁的运河厅任职,结纳南来北往的地方官员、金石学者有极大便利。本文就新见桂馥、武亿、何元锡三人致黄易书札九通,略作考释,其中所涉及的金石信息的互通、天柱山铭与嵩山三阙椎拓事务的安排、访碑图的制作、《山左金石志》的编纂等,皆有禆于乾嘉金石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金石学回顾碑铭资料包括古人的墓碑、功德碑、纪事碑、墓志、摩崖石刻以及佛教造像记等 ,这些刻在石头或崖壁上的文字资料 ,对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碑铭资料在我国古代属于金石学的一部分。实际上 ,重视收集和整理金石文字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奏事》2 0卷 ,班固解释说 :“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文也。”《奏事》一书应该是我国收录石刻文字较早的一部著作。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开始有金石方面的专著 ,记载金石文字的著作也明显增多。据《隋书·经籍志》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有 :《…  相似文献   

12.
李飞 《文博》2022,(2):81-85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是备受清代金石家关注的珍品,如今其上题跋累累,其中有一则跋语落款为“老木”,之前未见有详细论定此题作者身份者。本文综合年谱、诗词、题跋等各种记载,比对书迹,考证“老木”即清代金石学者瞿中溶的晚年自号,《华山碑》长垣本上这条题跋是道光十七年三月七日,刘喜海在苏州请瞿氏所书;进而揭示《华山碑》长垣本在清代中后期的流转及其背后宦学交游之史迹。  相似文献   

13.
马衡(1881年6月20日-1955年3月26日)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之一,郭沫若称其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清季以来,大量文物出土,如甲骨、简牍、封泥、瓦当、写经、图籍等,先生总结这些成果,于1923年写成《金石学概论》,对金石学的涵义、对象、范围和方法等作了系统化论述,使古器物学成为一种科学。马衡先生在1933至1952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毕生致力于古器物的研究,尤长于金石碑刻的考鉴,有《金石学概论》、《凡将斋金石丛稿》等论著。他去世后,其家属遵嘱将家藏金石拓本9000余件悉数捐给故宫博物院,其中有清代与民国年间出土和访得的碑版、墓志、造像记、题名、刻经诸项,有的拓本上还留下了他撰写的题识。现抄录数篇发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金石学家和中国考古学先驱诞辰120周年。  相似文献   

14.
金石学之金与石,包含了铜器和石刻两个部分,它们的来源是不一样的。石刻之学源于文献。孙星衍《寰宇访碑记·序》云:“金石之学,始自《汉·艺文志》《春秋》家奏事二十篇载秦刻石名  相似文献   

15.
《金薤琳瑯》成书年代及版本考李玉奇《企薤琳》作为明代企石典籍,在古代金石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书仿宋代洪适《隶释》辑录原文之体例,而不拘于隶体,取金石文字则以石刻为主,上起周、秦《坛山石刻》、《石鼓文》,下至唐穆宗长庆年间之《国公功德铭》共六十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文物丰富,特别是石刻书法艺术,很值得研究。自梁元帝的《碑英》百二十卷、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十卷和赵明诚的《金石录》行于世后,金石学遂成专门学问。由于近世发掘的金石文物日多,研究金石学日益盛行。从书法艺术上看,殷商甲骨周秦篆体,汉代隶书,魏晋六朝的魏碑、正楷、行书、草书,至隋唐的篆、隶、魏、正、行、草等无体不备,而且各种书体都达到了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宋元以降,虽出现了不少名家,但以历代书家研究至论,还无出唐代  相似文献   

17.
《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是目前存世最早的武梁祠画像拓本,历来受到学界关注。画像册后存有大量清至民国时期金石学者的题跋和观款,是研究这一时期人们认知武梁祠石刻画像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册后题跋信息,结合清代文献资料,尝试进一步考察宋拓本在清初及清晚期的流传情况,补充完善拓本在清代的递藏脉络,以推进相关鉴藏史和对当时学者间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清代西北学人张澍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学、史学、辑佚学、姓氏学、方志学、金石学、西夏学、敦煌学、民族学、文学和语言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著作等身,嘉惠后人。西南地区是张澍的主要为官之地,从他一生的政绩和学术成就看,这一部分十分突出。张澍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在任期间,他辑佚西南地区古代作家著述,辑录刊印《诸葛忠武侯集》,编纂《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屏山县志》等方志,为研究西南史地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张澍十分重视金石文献证史补史作用,他考证金石碑刻,利用发现的《唐昌州刺史韦君靖碑》,纠正了史书上的重大错误。张澍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大足石刻进行了研究,编纂《大足金石录》,开创了金石学研究新领域——大足学,为后世研究唐宋历史以及长江流域古代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金石学是古代中国一门传统学问,马衡先生说:“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①金石学兴起于北宋,在清朝盛世时期极度繁荣,晚清金石学著作依然层出不穷;并且,以清末三大发现为契机,开始了向近代考古学的过渡。关于清代金石学的特点和地位尚鲜见专论,本文拟对此作扼要的探讨。一、清代金石学兴盛的主要原因学术的发展都不免要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金石学之所以在清代走向鼎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第…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清民初的金石学名家,叶昌炽早期的金石学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主要是受到潘祖荫的影响和帮助.潘祖荫不仅使叶昌炽有机会目睹其丰厚的藏品,更是与叶昌炽一同赏析、考释诸多著名的拓片,包括著名的《好太王碑》、宋拓《夏承碑》《崔敦礼碑》《李卫公碑》《姜遐断碑》等等,因此在这段时间叶昌炽对金石学的兴趣大增,学问也增益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