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特艺 《神州》2013,(23):241-241
雕塑属于艺术造型的类别,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雕塑者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理念、信仰、情绪、观点、艺术感悟等融入其中,展现出不同的意义及另类的魅力。现代雕塑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相较传统,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化及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雕塑的艺术语言,包括空间语言、形体语言、材质语言、改造方式语言,概括性的总结了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雕塑属于艺术造型的类别,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雕塑者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理念、信仰、情绪、观点、艺术感悟等融入其中,展现出不同的意义及另类的魅力.现代雕塑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相较传统,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化及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雕塑的艺术语言,包括空间语言、形体语言、材质语言、改造方式语言,概括性的总结了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20,(8)
正佛传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表现题材,主要表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重要事迹。历史上,表现佛传题材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绘画,另一种是雕塑,一般以绘画形式居多。据文献记载和现存遗迹遗物来看,佛传艺术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古印度,而后不断地传播于南亚次大陆及东亚广大地区。在广大的时空范围内,由于经典记载的不同,受容地文化的影响,佛传艺术的表现略有差别,或内容多少不一,或表现形式不同,或地域风格各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因此可以说佛传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佛教传播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各式各样的佛传艺术中,  相似文献   

4.
<正>雕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最早也是最常见的艺术创作门类之一,在整个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宗教类雕塑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制造数量、工艺精度、设计水平,还是时间跨度上,都堪称是重中之重。同时,宗教类雕塑艺术作品也形象  相似文献   

5.
马波 《文博》2009,(6):136-146
筇竹寺五百罗汉彩塑是我国重要的彩塑群像之一。群像雕塑技艺精湛,手法独特,在艺术创作上突破佛教造像的雕塑传统,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佛教题材民间化、世俗化的代表作品。对彩塑的修复坚持采用原工艺、原材料的做法,并结合现代新材料的慎重选用,保证了文物修复过程中的保护原状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刘亚赛 《风景名胜》2020,(3):0022-0022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地位至关重要。对雕塑的分类很多,但是对主题性、纪念性、装饰性尤为主要。雕塑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不同的场所,体现的作者艺术精神也是各不相同。静态可以体现空间静态的艺术美感,和周围的环境交织的其乐融融;动态可以凸显跳跃的思维。抽象的雕塑更高凸显艺术个性特征,流露出作者的艺术精神。雕塑者将其作品的艺术精神和空间造诣展示给游者,使得与景观园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不仅体现了作者那高超的手艺,主要是唤醒了观众的内心情感,让观众们更能感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孙金立 《神州》2012,(34):222
随着紫砂行业的兴起,紫砂壶已经作为一种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并存的工艺品。主要是因其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紫砂雕塑与紫砂壶的不同在于,紫砂壶在设计制作中要受到实用性的束缚,而紫砂雕塑只是单纯的工艺品,所以其造型设计也更为灵活,艺术性也更加强烈。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陈妹 《神州》2014,(18):175-175
艺术题材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类别称谓,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爱国主义题材、女性题材、神话题材等等,它是专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一度创作"而言。一般艺术家在创作中,题材是最先给予思考和孕育的问题,它大多来自于艺术家对于生活现象与社会现象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思考和孕育之后形成较为鲜明和具体的整体内容,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艺术形式来进行架构,最终完成艺术品的创作。对于艺术题材的不同选择一般与不同艺术家的创作者身  相似文献   

9.
顾建凤 《神州》2012,(34):198
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紫砂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和血脉之一,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正是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审美特征的表现。然而,在如今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之下,紫砂艺术也和其他所有的民间文化一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延续、演进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紫砂艺术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内涵意义上来分析紫砂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柳玉东 《中原文物》2015,(3):109-112
南阳武侯祠是目前豫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武侯祠内保存有大量的泥塑、石雕、木雕、砖雕作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道教艺术和三国文化题材、娴熟的雕塑技艺和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的特色,对武侯祠起到了完美的装饰美化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吸收和继承了南阳汉画等的雕造技法,成为中原雕塑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1.
11月1日,东江畔,"人文·山水:中国惠州当代雕塑艺术展"在惠州东江公园里举行,18件当代知名雕塑家为惠州创作的雕塑作品从此落户惠州。这次具有实验性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展,是政府操作和艺术创作在冲突中的一次合作,对艺术家而言,则是创作个性和公共艺术属性的一次较量和妥协。"政府对雕塑的期待,和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有巨大的错位。"策展人顾振清直言。3年的拉锯中,顾振清在艺术家和政府间不停地协调。这件事最终做成了。艺术又一次遭遇公共,这一次,又会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与麦积山石窟相近的仙人崖石窟,其洞窟内容除佛教题材之外,还大量融入道、儒之题材,丰富了民间宗教的信仰,成为一个多元化宣扬宗教的场所。现存明清时期精美的雕塑作品,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填补了麦积山雕塑艺术的空缺,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雕塑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齐伟 《沧桑》2009,(2):234-235
雕塑是人类永恒的表现课题,是利用各种材质通过雕凿或捏塑形成的造型艺术,它以立体美去感动人,涉及文化、历史、环境、空间、视觉、审美等多个领域。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它们融化、渗透着古人的精神气质,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另一种美学艺术形式。元代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出现了构图贴近生活、材质广泛应用等世俗化发展倾向,从这种风格的形成可以窥见古代雕塑艺术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维摩诘题材是中国佛教美术中最为重要且常见的题材之一。早在佛教东渐之初的两汉时期,以维摩诘为主角的《维摩诘经》已经被介绍来中国,伴随经典的翻译传播,维摩诘所代表的融通世、出世间,注重理、行不二的大乘佛教理念在中国寻得了大众,特别是具有儒家传统而兼出世情怀的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可,而经中表述的丰富多彩的情节与生动鲜明的形象更使得维摩诘成为远自魏晋以来,广及绘画、雕塑以及诗歌、戏剧、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题材[1],这使得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甚至超出了其于宗教范畴内的意义。本文拟就维摩诘作为美术题材的发生、发展及其通例表现形式的宗教蕴意作通览性的考察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八女投江"不仅是东北抗联斗争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极其光辉夺目的篇章。东北烈士纪念馆最早对"八女投江"事迹进行全面考证,最终确定了"八女投江"的基本史实,并进行了陈展宣传;东北抗联"八女投江"陈展内容经过数次更新,日臻完善,教育了无数观众,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左一刀 《东方收藏》2022,(2):101-1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时代风貌。落到艺术家个体上,有的赓续传统,秉持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埋头前行;也有的将传统工艺美术形式与先进的美学理念相结合,力求在艺术领域中开辟出新的天地。笔者从事当代石雕艺术创作多年,在继承寿山石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于创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追求雕刻创作的新境界,并在传统创作思想与当代雕塑理念之间不断锐意创新。因而,笔者拟在本文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雕塑设计语言在石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任自林 《风景名胜》2021,(4):0359-0359
中国古代雕塑中出现几次比较大的艺术革新,汉代厚葬盛行也带动了建筑、绘画、雕塑、制陶工艺迅速提升,瓦当无与伦比,也造就了其他雕塑产品的鼎盛。汉代麻浩崖墓出土的随葬品题材种类繁多,其陶狗是代表之一。狗作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墓葬中作为冥器使用,最初以图腾崇拜出现,慢慢造型不断变化,形态各异,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8.
董国峰 《神州》2012,(26):203-203
冰雪雕塑又可称之为冰雕艺术,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冰雪旅游文化的兴起,也进一步推动了冰雪雕塑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产业。因此,本文笔者从冰雪雕塑的艺术造型特点,艺术审美价值入手,对冰雪雕塑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解析更多的冰雪雕塑造型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雕塑馆简介     
故宫博物院雕塑馆已在8月31日与广大观众见面了。雕塑馆的成立是我国博物馆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艺术生活,同时也补充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雕塑艺术这一门的不足。我国雕塑艺术,由于过去反动统治阶级不重视,一直没有好好收集和研究。因而不能使广大人民和雕塑艺术爱好者,系统地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  相似文献   

20.
谢扬帆 《文物天地》2021,(12):108-116
<正>菩萨是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重要的表现题材之一,在中国的石窟、寺庙、崖壁等诸多佛教场所都有所呈现,但大都是石胎、泥胎,木雕虽是很重要的一个艺术类别,不过木胎雕塑受材质本身的限制,流传下来的非常有限。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批佛教木胎雕塑来源有二:一为清代宫廷旧藏,一为1949年后接收的社会捐赠。前者基本是清代宫廷使用的佛教器物,主要以密宗造像居多;后者类型更加多元一些,这当中以宋辽金时期的木雕菩萨像尤为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