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16,(2)
正古代官印是研究古代官制最原始的资料之一。对于文献资料相对匮乏的元史研究而言,官印的史料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关元世祖忽必烈朝的汉字官印资料,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目前所见多是非常零散的简要考释,且相关考释亦多有不准确或讹误之处。本文集中介绍和考释了17方元世祖朝汉字官印资料,并进一步探讨官印的颁发机构、官印文字的使用及中书省与燕京行中书省的关系等问题。一元世祖朝汉字官印  相似文献   

2.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官印是古代历朝各级官吏的权力象征。它始于春秋、战国,以后各朝政权延用。古代官印是我们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汉代官印是我们研究汉代官职制度、人文地理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造型、质地、官级、文字以及篆刻风格都有独特的时代风格。现对河南发现的几方汉代官印作以简要分析。西汉,“归德尉印”。此印质地为铜质,印面呈正方形,印边2-3厘米,重49-2克,印钮为瓦形,印文为阴文篆刻。其印文笔画刚劲有力,布局严谨,字体宽厚。此印是西汉县级以下的官印,西汉归德…  相似文献   

3.
邱靖嘉 《北方文物》2022,(3):101-107
目前,已发现的金代“招抚副使之印”至少有八方,经对比分析可知,其印文篆刻明显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原因当是由于金末各地行省颁造官印规制标准的不统一所致。将这些官印实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对金末招抚司的设置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一研究案例对金代官印中某些同职官印或同类型印的集中比较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4.
农民革命的历史文物,传世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官印,因为这是代表农民革命政权的标志,所以常被过去统治阶级销毁。据个人所知,现在传世这类官印中,有元末徐寿辉治平四年(1354年)的“统军元帅府印”,见《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是这类官印传世最早的一方;此后,韩林儿、张献忠也有官印的遗存。至于李自成的官印,传世极少,据近十年知  相似文献   

5.
读《文物》1999年第7期刊载的萧明华先生《云南昆明五华山出土明代官印》(以下简称萧文),觉得对这批官印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特撰此文,以共商讨。 1.太平府印萧文说:“其辖地约相当于今天安徽当涂、繁昌、芜湖等县地。……此官印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造,其印造好后,没有发出,而带至云南昆明五华山。其原因推之有二:一可能是为补发而造,二可能是太平府知府为遥领。”按此印当铸于北京,万历为明代全盛时期,此印铸成后即已发出  相似文献   

6.
刘霞 《文博》2004,(5):64-68
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自1959年成立以来,陆续征集到一批有价值的古代铜印,时代上自汉代,下迄明清,共三十余枚。其中一部分官印,对研究当时的职官制度、地理历史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现择选部分官印介绍于后,并就这些官印所涉及的官署、职官、地名及相关问题略予考释:  相似文献   

7.
西汉官印丛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汉界格官印的废止时间古代界格官印有两种,一是田字格,施于方形四字官印,界格横竖交叉,将印面分成四等份,印文刻于格内;一是日字格,界格有横有竖,横格多见于长方形半通小印,竖格则方印、半通印并见。界格官印起源于战国,今遗存的齐国和楚国官玺中有不少此类  相似文献   

8.
对历代官印艺术的系统研究,是我多年之夙愿。近年来,曾撰写有《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长安历代官印考略》等印论文章,并对临潼发现的金代官印《都提控温宇印》进行了考释,期间,曾翻阅了大量的玺印资料,对古代印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秦官印爱不释手。这一方面是“秦人、秦风、秦韵”的耳濡目染;二是自己对博大精深的秦文化的长期迷恋,尽管前辈学者如王献唐,陈直、罗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7,(1)
<正>金王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其统治中国北方长达百年之久,金代官印作为金王朝各级官员行使职权的凭证,其发展历程伴随有金一代国祚兴衰,粗略梳理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金代立国初期(金太祖收国元年至海陵王正隆元年,1115~1156年),因战争频仍,官印颁造不及,职官一度沿用缴获的宋、辽官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对古代官印的兴趣更加浓厚。我喜爱它们,这不仅仅是方寸大小的官印有无比的文物价值,而且官印上的文字还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特别是金代官印上的九叠篆,曲曲折折地布满了整个印面,它既有防伪之功能,又有着十分神秘的魅力。最近,我将金代官印中有地名者,单独选出,列在一起,发现它们对论证金朝的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控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朝末期混乱期间(亡国乱离时)散失的。本文考察的金代官印,其特征与汉、魏有别,郡不是墓葬出土的,特别是金末元初的官印,虽很难说所有的官印都用过,但金朝是模仿宋朝的典章制度,仍可从已使用的官印中了解印、牌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莽官印遗存至今的有一百多种,它保存了新莽时期大量的官名和地名,是研究新莽历史的实物资料。又由于它对两汉印章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因而认识新莽官印,对区分东西汉官印,弄清汉魏官印的发展规律,有一定价值。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凭信,官印在进入阶级社会就产生了。虽然在各历史时期其形制都有变化,但其基本功能始终不变。而因等级不同,身份有别,其材料、形制、尺寸都有所不同,印文字体也随着时代而有所变化。本文以简短文字对先秦到民国的历代官印作了回顾,并指出了以往论述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景爱编著的《金代官印集》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今年年初即将与读者见面。《金代官印集》共收录金代各种官印印样554种,凡目前所能见到的传世、出土的金代官印,几乎全部收录。朱印。每种印样均有文字说明,介绍该印出土的时间、地点;形状、尺寸;印背、印侧的刻款及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元月西安市钟鼓楼广场扩建挖掘地基时,在一个废弃的井内发现一批金代铜质官印与铜版残片,经过整理,金代铜质官印共279方,铜版9块,均残。我们将所有铜印按其官职、类别、大小与用途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看到金代晚期的政治与社会面貌,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金朝一代的官印在使用与制造上前后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的缘故。官印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表现于形制、内容及颁造机构。而西安钟鼓楼广场出土的金代官印均为铜质,据金史文献资料可知,金代的官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金代官印依据官职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自70年代之后,我馆先后在乌兰察布盟境内发现和收藏了20余方历代官印,并陆续对一些官印做过报道和初步研究.现择其未经公布的4枚元代以前官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传世的古玺印中,有少数几方越族官印,据笔者所知,见于著录的有“越贸阳君”、“越青邑君”、“越归汉蜻蛉长”、“新越余坛君”、“渐越三阳君印”、“南越中大大”六方(见图)这些官印,由于都是传世品,在年代的断定上,缺乏考古学上的资料可供我们分析,不过,从各印本身的形制、钮式、字体风格的特点以及印文内容的考察,也可推断其所属的年代,各印为方形,钮式为瓦钮或鱼钮,与传世和出土的汉官印相同,其中的鱼钮则是只见于西汉前期官印的钮式,印文字体笔划圆转,结体方中带圆,为西汉官印印文常见的风格.一些印文中所署的“新”宇,系指新莽的国号;“南越”则是南越王国的国号,根据以上所列的这些特点,可以断定这些官印的年代系属于西汉  相似文献   

18.
读印杂记     
读《汉印文字征》、《汉印文字征补遗》、《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偶有管见,冒昧写出,以求教正。 邦司马印 《官印》十一页57号印曰:“邦司马印”。原书定此为“汉初期官印”。注释:“《仪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官印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权和管辖权的凭信物,是封建政权的象征。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有从渤海国至清代的官印,它们是统治阶级对黑龙江地区行使统治权的实物鉴证。又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官印本身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释两方汉代官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皋猷左尉 此印为铜质,鼻纽,边长2.1×2.2厘米,白文四字(见附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罗福颐先生主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一书(以下简称《征存》)列此印于卷二“汉初期官印”之三“郡县乡里官印”部分,编号为359。《征存》对此印所作注释谓:“汉书地理志广陵国有高邮,东汉属徐州广陵郡。皋猷殆即高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王人聪先生在《两汉王国、侯国、郡县官印汇考》(载于其与叶其峰先生合著之《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