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结束长达十年的国外学习工作回到中国外交部刚一年,就碰上罗马尼亚领导人德治揭竿而起公开反对赫鲁晓夫的事件。1964年3月,他打着调停中苏公开论战的旗帜,派毛雷尔总理率罗党代表团到中国寻求支持。在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未归的情况下,毛泽东要在赫鲁晓夫后院“放火”。便派刘少奇、邓小平率团同罗马尼亚代表团会谈,毛泽东亲自出来唱最后会见的压轴戏。我作为翻译,深深地感受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伟大战略家的襟怀和气概、亦庄亦谐的伟人风度和“来如泰山、去如清风”、挥洒自如的谈话风格。罗党代表团到达北京以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刘少奇首先同罗马尼亚代表团会谈。同他们,特别是当时在罗马尼亚政坛上崭露头角、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齐奥塞斯库,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毛主席运筹帷幄,在后台指挥, 召开了几次政治局常委会。毛主席本着“既要支持罗马尼亚反对霸权主义, 建立世界反霸统一战线,又要打掉罗马尼亚一味要求中国停止‘公开论战’  相似文献   

2.
乔蕊 《文史天地》2002,(9):62-62
1957年,毛泽东访苏,与赫鲁晓夫的分歧很大,尤其在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上。毛泽东准备离开莫斯科,赫鲁晓夫在和毛泽东共进午餐时,又谈论起了斯大林。毛泽东不接茬,有意避开话题:“我愿意和你们哲学界真正有学问的名流交谈。”“这好办,我们负责安排。”赫鲁晓夫仍然想着那话题:“斯大林对西南前线的指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时我做出正确决定,就是停止包围哈尔科夫地区的作战行动,但是斯大林蛮横地拒绝我的正确意见……”当年只是一员中将的赫鲁晓夫,在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名不见经传,现在竟自吹他比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还高明。毛…  相似文献   

3.
阎明复 《百年潮》2010,(2):13-18
中苏关系在恶化中出现缓和迹象 从1958年起,中苏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导致关系恶化的事件。1958年7月,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提出建立“共同舰队”的建议,引起毛泽东、中共中央的坚决抵制。毛泽东指出,赫鲁晓夫“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4.
阎明复 《百年潮》2007,(4):10-13
1960年2月,华沙条约缔约国在莫斯科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华约首脑会议”)。中共中央派康生、伍修权、刘晓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我当时是随团翻译。在这次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当着中国观察员代表团的面,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毛泽东,同时苏共中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给中共中央“口头通知”,全面攻击中共的对内对外政策。这是从1958年夏天开始交恶的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蒋本良 《百年潮》2010,(1):64-66
20世纪60年代,我进入外交部苏欧司工作,并有幸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主要罗马尼亚文翻译之一。我在给毛泽东作翻译的工作接触中,感受最深刻的是他那种“来如泰山,去如清风”的谈话风格。他始终以战略全局为重,不以一时一事为转移,以自己的言行充分体现了当年给邓小平的赠言: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相似文献   

6.
《文史月刊》2009,(1):68-68
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表示“文件可以照顾你们‘二十大’的观点”。原本焦虑的赫鲁晓夫得知此事后精神陡涨,在与毛泽东进餐时愉快得忘乎所以,滔滔不绝:“毛泽东同志,你大概看过有关苏德战争的影片吧?我告诉你,那都是假的。斯大林根本不会指挥打仗,他的那些干涉只是使我军遭到一次次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1931年2月,蒋介石以胡汉民反对制订约法为由,将胡汉民软禁于汤山。以此为导火线,5月,国民党中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联合在广州召开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并成立国民政府,公开与南京的蒋介石政权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的局面。毛泽东曾经  相似文献   

8.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一报告的影响,像毛泽东所说,是“揭了盖子,捅了漏子”。当年10月,在波兰和匈牙利先后爆发了性质不同但目的均为驱逐苏联势力的事件,即“波匈事件”。 面对突发的“波匈事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最初的对策并非恰当。最  相似文献   

9.
史海撷英     
《百年潮》2018,(2)
正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游泳1958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与前来访问的赫鲁晓夫会谈。谈到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事时,赫鲁晓夫说:"你们为什么往我们后院抛石头?"毛泽东微笑着,心平气和又十分坚定地答道:"我们不是抛石头,而是抛金子。"赫鲁晓夫的态度很强硬,他说:"别人的金子我们是不要的。"毛泽东说:"不是你要不要别人金子的问题,是我要助你们一臂之力!"然后,他提议:"今  相似文献   

10.
首次交锋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五周年庆祝活动。赫鲁晓夫此时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交还给中国等条件。赫鲁晓夫又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赫鲁晓夫一听,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搞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它。"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1999,(7)
从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到1959年双方在北京的争吵,再到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停止援助、撕毁合同,中苏关系已经走到了破裂的边缘。但是,无论是毛泽东,还是中共其他领导人,都未必想到要就此根本破裂两党关系。联想到当时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经济处于空前严重的困难局面,毛泽东又“退居二线”,正在一线负责的中央领导人甚至未必会像毛泽东那样非得和赫鲁晓夫争个输赢不可。这也就  相似文献   

12.
“是毛主席派我来的”在为调整社会主义各种矛盾而苦苦思索的日子里,毛泽东不但在进行理论总结时提到“宣统皇帝”,而且在生活当中以及具体的活动安排上,也没有忘记溥仪。在“政治挂帅”株连成风的背景之下,正是毛泽东本人亲自为溥仪的叔父和胞妹解除思想顾虑,解决经济困难,让他们前往抚顺探望亲人。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载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会议。在一次宴会上,周恩来热情地与载涛打招呼,并把他引荐给毛泽东,说这是溥仪的叔父。毛泽东握住载涛的手,亲切地说:“溥仪在抚顺学习得不错,读了不少马列…  相似文献   

13.
晓农 《文史精华》2003,(6):62-64
翻开《文史精华》2003年第2期,被《“我的情侣”偶遇赫鲁晓夫之后》一文吸引住了,一气读完,对文章中女主人公由幸运变为厄运的悲惨结局扼腕痛惜。遐思未尽,忽然脑子里有如一道电光火石闪过,倏然想起这一故事似乎已在什么刊物上读到过。当下我在收藏  相似文献   

14.
何蜀 《文史精华》2001,(6):28-40
当“文化大革命”如狂飚骤起般席卷中国大陆之后,不仅大陆上的广大干部、群众满怀革命激情和对毛泽东的无限信仰投身其中,就连当时正在中国大陆帮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国朋友们,也被席卷进去,与中国人民一起参加了这场起初显得像是革命的正剧,后来才逐渐暴露其真面目的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一、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以毛泽东下令向全国公开宣传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所写的大字报为开端。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一文中,对聂元梓等人这张大字报作了高度评价,誉之…  相似文献   

15.
祝彦 《文史天地》2004,(4):10-15
1956年2月24日午夜23时30分,苏共“二十大”会议结束之际,在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精心安排下,大会突然通知已经休会的代表还要举行一次会议。代表们被要求火速赶回会场,连夜聆听赫鲁晓夫的报告。赫鲁晓夫在这个秘密会议上做了批判斯大林的《关于个  相似文献   

16.
1957年五一劳动节和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典,都有苏联的重要贵宾前来中国参加庆典活动。1957年“五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前来中国;1959年“十一”,是苏共中央主席赫鲁晓夫到中国来。当年我参加了这些活动的翻译工作,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情节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现在根据自己的回忆做些片断的追述。 1957年4月底5月初,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  相似文献   

17.
赫鲁晓夫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1894年出生于一个矿工之家的,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历任苏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斯大林逝世后,曾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被迫“辞职”。赫鲁晓夫举止比较粗鲁,脾气暴躁,在外交场合常常莽撞失礼。但他头脑反应比较灵敏,善于思考,点子不少。他当政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曾先后访问苏联,赫鲁晓夫也曾三次访问中国。此间,他和邓小平有过多次接触。特别是中苏两党论战期间,两人有过面对面…  相似文献   

18.
中苏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明复 《百年潮》2008,(2):25-29
1962年11月至1963年1月,保共八大、匈牙利党八大、捷共十二大、意共十大和德国统一社会党六大相继召开。赫鲁晓夫利用这五党召开代表大会的机会,在其部署下,按照苏共二十二大的方式,从公开指名攻击阿尔巴尼亚党,发展到公开指名攻击中共,而且一次比一次恶劣,一直到德国统一社会党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亲自出马指名攻击中共。  相似文献   

19.
1950年3月10日罗马尼亚首任驻华大使鲁登科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当时,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在中南海勤政殿典礼大厅的屏风后面观摩了递交国书仪式。  相似文献   

20.
一、“大跃进”和大招工 1957年11月,时值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受苏共中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庆祝活动,同时参加64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1月6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不但大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竞赛的问题,而且还明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