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有为在中西科学的影响下,撰写了《诸天讲》一书。康有为以他在当时所能达到的科学水平,吸收了中外天文学知识,对宇宙起源及结构,做了论述和介绍。他是具体介绍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最早的中国思想家之一。由于康有为相信宇宙无限论,因此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质疑。这部书起草于1885年,与《大同书》写作时间大体相同。《诸天讲》就是要人们摆脱“九界”束缚,成为天上人.进入大同世界。本书名为讲自然科学,实际上是为其社会理想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仅有“三要素”显然已不能构成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在新的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已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①“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②在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无疑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演进的历史规律.我们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历史上,科学与技术是沿着不同的途径并行发展的,19世纪以前的工业技术基本上都是技术人员发明的,他们对科学理论并不精  相似文献   

3.
开哇 《攀登》1996,(Z1)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经验教训,明察全球发展之趋势,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思想。深入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可以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特别是经济发展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来科学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发展观在邓小平特色理论中的主导性 发展,这是《邓小平文选》中讲得最多、最为强调的。可以说,它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当然,任何一个科学的、精辟的论断的提出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虽然是在1995年提出的,但他对发展的关注和研究却由来已久。他在对中国4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在与同时代其它国家的横向比较中,对发展生产力始终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在分析世界局势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并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文史摘     
梁启超对科学的价值深信不疑。他认为,科学是现代文明的根底。西方之所以摆脱中世纪的黑暗而走向现代,端在科学的赐予。他将科学的发展视作关乎中国前途的头等大事,尤为中国所必须。他相信中国人不缺乏智慧,定可成为一等的“科学的国民”。他认为,要推动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是李时珍逝世400周年。他是16世纪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科学家中的一位著名人物。郭沫若称他为“医中之圣”。他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东方医学巨典”,被英国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少年时代 李时珍,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出生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瓦硝坝的一个世医人家。那时是明朝中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逐渐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达。李时珍这位医药科学巨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诞生的。 …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实在太重要了,它首先把人和禽兽区分开来,划出“野蛮”与“丈明”的界线,并成为衡量社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文化的范围很广,但这里特指精神文明,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及风俗习惯等等,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从言谈举止到人际关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无所不包.以无形的力量感染每一个人,潜移默化,浸透人们的思想言行。《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说,要治理天下,必须用文化教育感化人民。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7.
“师德”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担负着社会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是社会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观念中,“师德”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虽然已被广泛使用,但存在明显的认识偏差,是不科学的。随着教师专业化和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师德”的主要内涵应是“教师专业伦理”,“教师专业伦理”应当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侯延昌 《神州》2013,(23):176-176
作为一位时代的巨人,邓小平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辉,而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有众多值得赞扬与学习的地方,他的领导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具体的灵活性。在政治斗争中,他韬光养晦,不重名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在治理国家中,他坚持“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提出“猫论”、“分三步走”、“不争论”等治国谋略;他提倡知人善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我永远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简要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邓小平的领导魅力与艺术。  相似文献   

9.
张志国 《神州》2012,(6):59-60
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武士孔 《神州》2012,(9):290-290
在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巳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时代的巨人,邓小平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辉,而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有众多值得赞扬与学习的地方,他的领导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具体的灵活性.在政治斗争中,他韬光养晦,不重名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在治理国家中,他坚持“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提出“猫论”、“分三步走”、“不争论”等治国谋略;他提倡知人善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我永远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简要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邓小平的领导魅力与艺术.  相似文献   

12.
魏旭 《安徽史学》2021,(2):154-162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转型时代,知识分子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它表现为知识分子学术和政治身份的分离,政治本身的变化影响着这个过程.研究陈独秀“不谈政治”问题有助于对此作出揭示.早年积极反清时,政治和学术间张力在他身上已经显现;新文化运动中宣称“不谈政治”,一方面意味着他选择学术,暂时掩盖了张力;另一方面,“不谈政治”背后关心的仍是政治,反映出政治正在逐步“发现社会”;五四运动后,政治必须通过社会运动来推进,政治和学术间的张力也就达到了顶点.知识分子时代转型的复杂过程意味着一次分流,以学术为业的现代知识分子继续呼吁“不谈政治”,相当部分投身社会运动的政治行动主义者则成为职业革命家,中国革命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二次会议上指出 :“新一轮修志要推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 ,具有很高科学水平和重要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系”。省志办许还平主任在鹤壁会议上曾强调 :续志要时时处处把准确反映时代特色放在首位 ,时代特色体现得不充分 ,  相似文献   

14.
民风民俗.是反映一个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众的习俗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苏北农村,有年根岁首开展“三火”活动的习俗。从除夕就开始准备年三十晚上的“元宝火”.大年初一的“开门火”,以及从年三十晚到新年正月期间的“避邪消灾火(又叫去灾火)”的材料。在社会贫穷、经济落后、科学技术又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常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种种祭祀活动上。而在今天,人们还在传承着某些旧时的习俗,仅仅是一种形式,但达到节日期间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展示给子孙后代是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用史家的眼光看问题,并用史家的术语表述问题,可以说,中国正处在一个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而且将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更为剧烈的变革或震荡。社会剧变,是社会机体自我调整、由旧趋新的客观规律,循着这个规律,社会可以重新寻求到稳定。所以,许多不适应新或于新秩序不协调的“社会元件”将会面临冲击,成为“滞销”或“压仓”货。这些“社会元件”将会在社会价值体系重筑的过程中跌  相似文献   

16.
人生过得咋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选的参照系。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知足快乐,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感到痛苦”他笑着说:“我痛苦什么?和聋子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比,我能开口说话;和瘫痰的人相比,我还能行走。”他不觉得痛苦,是因为合适地选择了参照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菩遍都有提商。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感到不如意?  相似文献   

17.
曾新 《羊城今古》2003,(4):8-10
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科学技术革命,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而且也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使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步入了以“信息”为显著特征的信息时代。地方志要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领主制经济的衰落是造成当时城乡对立运动特点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发展的特点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对于科学地解答春秋战国社会性质和古史分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春秋战国时代“工商食官”制的瓦解商品经济是共产主义以前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现象,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均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均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分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商品经济本身不构成某种社会经济形态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刘明翰 《世界历史》2002,4(3):74-83
在我国,人们对但丁、莎士比亚、马丁·路德比较熟悉。但是对伊拉斯莫却很陌生。即使在文化教育界对他也知之较少。其实,伊拉斯莫在欧美的知名度与上述人是类同的。他曾被人们誉为“西方的明灯”、“人文主义的泰斗”、“文艺复兴的纪念碑”、“科学之王”……。伊拉斯莫在世时,德皇查理五世曾表示要在帝国议会上钦赐他一个固定的席位;英王亨利八世希望他在英国永久居留;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盛邀他访问巴黎,并且要他出任新设立的法国皇家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正在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6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综合实力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无不系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大趋势,都在积极调整政策,运筹谋略。中国要实现超越式发展,抢占ZI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