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荣辱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从传统荣辱观的"爱国思想"、"民本思想"、"义利观"、"艰苦奋斗精神"、"科学观"与"法治观"入手,结合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论述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3.
古代伦理道德教育的成功方法之一,是用习俗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之中,荣辱观的教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除了惯常用礼仪进行道德教化外,楹联习俗也是其中方法之一。一直以来,用楹联习俗感化和教育人的方法,得到后世许多儒家文史学者的响应,他们常常把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融注在楹联文本之中,利用楹联传播的特点对人们实施教化。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应当充分有效地整合楹联资源,借鉴楹联习俗的教化方法,发挥其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活动,因此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加强学习内容和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探究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荣辱观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将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尽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荣辱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荣辱观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主动地探究学习,真正掌握荣辱观教育的真谛,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活动,因此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加强学习内容和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探究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荣辱观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将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尽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荣辱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 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荣辱观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主动地探究学习,真正掌握荣辱观教育的真谛,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6.
在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林泰曾、刘步蟾和丁汝昌等海军将领宁死不屈、战败自杀,其事迹可歌可泣,更发人深省。从他们成长经历和战斗事略,不难洞悉其自杀原因在于传统的忠君思想和荣辱观以及脆弱的国民性格。中国军人特别是各级将领应当知耻而后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曹光 《攀登》2006,25(4):8-9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为现阶段党的新闻工作确定了最基本的是非标准与价值取向。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着力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和职业品质。  相似文献   

8.
所谓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一个大家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针对目前社会在荣辱观上存在的种种偏差,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荣辱观意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小雁 《攀登》2006,25(4):5-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尝试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逻辑体系及其特征,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实践意义和道德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0.
赵丽臻 《沧桑》2008,(6):161-162
荀子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论述了荣辱观的本质就是义利观,提出了"义荣"、"义辱"、"势荣"、"势辱"四个重要概念,并分析了实现"趋荣避辱"的有效途径,这对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冬燕 《攀登》2007,26(4):149-15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和社会舆论机构,在舆论引导职能方面,必须牢记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加强新闻自律,从而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与青少年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明确当前社会思想领域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历史意义。从这一论述的要求出发,我们应当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与重要内容,切实纳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和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尚艳琼 《沧桑》2008,(4):124-12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它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转型期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质是人发展中的问题。人的主体性存在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和核心。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变革的动力,要建设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尊重和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封树平 《攀登》2006,25(5):124-126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工会对于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水平的提高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深化工会组织职能的任务要求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入手,进而分析大学生荣辱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健 《攀登》2006,25(4):10-11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培养民族的浩然正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西欧中世纪的权利之争与近代人权观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人权理论并非从资产阶级革命中突然产生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资产阶级革命前,某种程度上西欧资产阶级已享有某些基本人权,特别是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所以西方的人权理论是在一种独特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对其他民族来说其内容有独特性和狭隘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环境在大学生荣辱观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加强高校的教学环境、实践环境、网络环境、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对于提升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荣辱观是在吸纳德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的"超功利主义",扬弃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道德批判"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道德面貌的研究和总结则为马克思、恩格斯荣辱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晓华 《神州》2012,(15):82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下产生的,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具备明显的西方文化传统和特点。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内容和方式上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我们研究其教育实质,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