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联曲体戏曲所采用的曲调,每支曲调都有特定的平仄、句式、韵位、板位等格律。但由於字声平仄搭配的不同,句式的改变与字数的增减,以及韵位与板位的挪移等都会对曲调的腔格造成影响,因此,无论是南曲还是北曲,同一曲调既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如清代戏曲音律家钮少雅指出:  相似文献   

2.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按曲调性质可分为四种。其一,木瓜布。适合中、老年人演唱。曲调高亢、激昂,具有吟唱性,多用来唱《古歌》、《生产调》、《盖房调》、《葬歌》等。唱丧葬歌时,音调转为低沉、悲切。其二,摆时摇。为青年人演唱的歌颂爱情的曲调。领唱人唱完“引子”,众人围绕在一起,边齐声合唱边作各种动作。每首末句以“呀拉伊”为结尾,曲调奔放热情。其三,伏叶叶。曲调深沉感伤,用来抒发痛苦、悲愤心情,内容多为生离死别的生活中不幸故事。其四,本瓜熟。是怀念情人、朋友或跳舞、游戏时唱的抒情短歌。曲调欢快、流畅,适于抒情,为少…  相似文献   

3.
浙江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调莲花、儿歌、畲族山歌等.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爱情、生活、时政、风俗、童谣等.同一体裁的曲调,可能有不同的题材内容;同一题材的歌词,也可能有不同的曲调体裁.但是不同的曲调形式,其歌词的题材内容往往有所侧重.本文就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08,(2):22-23
是不是,在这个"舶来"的节日里,用我们的中国传统精髓——唐诗、宋词、元曲、民间传说,用我们的传统曲调——京剧、越剧、昆曲、民歌,用我们的传统园林——亭、台、楼、阁,共同弹奏出一曲属于中国特色的爱情曲调。  相似文献   

5.
土族民间音乐中有多种内容的叙事长歌。这种叙事长歌将各种故事体裁以散文长诗的格律配以不同曲调流行于世。叙事长歌曲调大多数是固定的。不同的长歌有不同的曲调,一般没有衬词句,相互影响也不大,都是根据某一个历史故事或事件内容和情节写成的,各具特色。故曲调风格独立性强,这是叙事长歌不同于其它土族音乐体裁的主要特点。叙事长歌的曲式结构大多数为二个乐句的上下句关系。也有些是一个乐句的扩充和发展,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如《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太平歌》、《布柔哟》、《乔家妹妹》等。  相似文献   

6.
陈辽 《钟山风雨》2013,(4):60-61
京剧是中华文化具体、形象、生动的载体。京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吸纳,彼此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7.
蝶恋花     
人间三绝“蝶恋花”,作为古词之曲调,声情并茂,文辞华美,音调和谐,堪称词曲中最美的曲调之一;蝶恋花,作为大自然的景观,花艳蝶舞,色彩斑斓,流光溢彩,堪称大自然美景中最美的景致之一;《蝶恋花》,作为黄杨薄意木雕,构思绝妙,雕工绝精,鬼斧天工,堪称中国木雕妙品、珍品中的瑰宝。好一个蝶恋花,你真是人世间的三美、三绝呀!蝶恋花,唐宋乐曲曲调之一。崔令钦《教坊记》中记载了320多种盛唐乐曲,宋初市井新声兢作,曲调多达千种。其中,菩萨蛮”、浣溪沙”、“虞美人”、“蝶恋花”等是常用的词曲之调。“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于梁简文帝…  相似文献   

8.
以裕固族民歌(以下简称裕固民歌)为代表的裕固族民间音乐是该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裕固民歌有其民族多元文化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成背景,并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教益功能。裕固民歌曲调及特色可从歌词来源、区域分布、内容题材、曲调歌种方面加以区分和概括。  相似文献   

9.
河西民歌历史悠久,自汉晋有记载开始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本文对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概述,试图以张掖民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河西民歌的内容分类、曲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皮黄源流     
西皮,系我国皮黄声腔剧种的主要声腔之一,这一曲调流传甚广,各地对它的称呼完全不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曲一源。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后流落民间,它本来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只因无文土润色,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恳绝,流放湖北称为襄阳腔,流放陕西称为秦腔,它与各…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鄂豫皖苏区的两支歌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就曾产生过两支歌词不同、曲调也完全不同的歌:  相似文献   

12.
刘燕 《神州》2013,(10):159+161
《琵琶》课是高校音乐琵琶专业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学科建设和乐团的建设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琵琶也在不断的发展,琵琶作为民族乐器之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据统计,琵琶左右手的指法多达五六十种,这在当今中外乐器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琵琶的演奏技巧。琵琶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手法,使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它既能表现活泼流畅、明快喜悦和婉转抒情的曲调,也能表现雄壮激昂、铿锵有力和具有张力的曲调。  相似文献   

13.
《道拉基》又名《桔梗谣》(道拉基,即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是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新民谣”,反映了一位朝鲜族姑娘不幸的爱情生活,她以上山挖桔梗为借口,去情人坟上献花。歌词共三段,每段六句,都是在前四句与后二句之间夹以衬词。曲调轻快、明朗,虽有凄凉况味,却哀而不伤。为五六微调式,3人拍子。曲调前四句是由上下两句组成,第五句唱衬词,第六句、第七句是上下句的变化重复。共句式为;ABABCA′B。这样处理,使简单的上下句发展为较长的曲调。既简炼而又有变化,手法是很高明的。朝鲜族民谣《道拉基》@…  相似文献   

14.
京族民歌与京族聚居地的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族地区的自然生态深刻地影响了京族民歌的题材、体裁、语言、结构、曲调、唱法等,而京族民歌在传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又对京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音乐响起一刻,艺人立即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爱情、思念、自然、亲情友情……其曲调唱词既有章可循,又信马由缰,汉族的历史是写在纸上的,维族的历史是唱在歌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这熟悉的曲调,这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徐兆格 《古今谈》2005,(3):63-64
平阳和调(后称“和剧”)源自平阳民间马灯戏。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汇编》记载:和调始于明中后期,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是他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以村坊马灯调、民间小调及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员大多来自马灯班。以后吸收高腔、昆曲、乱弹曲调来丰富自己曲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富有浓厚平阳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降至清光绪初年,平阳新陡门村开设和调戏馆,弃高腔、昆腔,习皮簧。请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执教,学来部分徽班剧目和唱腔并吸收部分乱弹,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时调、滩簧等的多声腔剧种。这一时期和调班社大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甘肃地区流行着一种名为"花儿"的山歌,研究学者们将其按词体格式、曲调特征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花儿"音乐生存繁衍了数百年之久,在回族、汉族、裕固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中得到广泛传唱,是中国民歌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一种音乐形式能够经久不衰,与其自身的音乐性紧密相关,本文将追溯"河州型花儿"的历史,并通过对"河州型花儿"的词体格式、曲调特征和衬词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河州型花儿"著名曲令之一的"仓啷啷令"《雪白的鸽子》为研究目标,详细分析其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远古笛声     
《山茶》2009,(7):26-26
赤峰学院的会议室里传来一阵清脆的笛声。这是当地竹笛研究会会长杨国庆教授正在吹奏《国歌》的曲调,然而这笛声却来自远古.来自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  相似文献   

20.
青海戏曲音乐是以西宁曲艺"平弦"音乐(亦称"西宁赋子",因"赋子腔"是其主调,并主要流行于西宁及周边而得名)为主基调,其音乐结构属曲牌联套体,它的曲调丰富多彩,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