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谢少萍 《文史春秋》2005,(10):11-13
一“神户号”神秘失踪1945年4月16日,当时正是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侵略者江河日下,全线败退的局面不可逆转,侵华日军拼命掠夺中国的财富。在武汉,侵华日军的一艘运输船——“神户号”装满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和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字画古玩等,从武汉顺  相似文献   

2.
李珍  廖楠 《环球人物》2012,(27):48-49
2012年9月11日,在日本各网站记录的"首相动静"中,都有这么一条:"早上9点27分,野田佳彦任命木寺昌人。"那一天,职业外交官木寺昌人正式就任内阁官房长官助理(相当于内阁首席秘书助理)。木寺上任不到一个月,日本政府于10月5日又宣布,准备让他当驻华大使。为什么选择他?他能干什么?这些引起媒体的热议。并非日本"知华派"日本更换驻华大使可谓一波三折。日本现任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原定9月中旬离任,继任者是职业外交官西宫伸一。但9月13日,西宫伸一在东京涩谷区寓所附近路上晕倒,被送到医  相似文献   

3.
学术和命运有时也会搭上同一趟车。我能够在1993年到日本客座研究一年,就是车搭顺了吧。在此之前十年光阴,我执着地但又盲目地考据中国清代的百科全书,直到竹内实教授来北京开会,我呈上自己论文求教。他看后就对我说:“你的研究很有意思,日本没有人研究百科,我请你到日本来研究。”于是从小就印象深刻的日本,终于浮现到我的眼前。我是想体验百年前的中国人去日本时的过程,故而乘船冲浪。途经对马海峡时,我迎着风浪,站到船边,绝无闲度散步之感,倒是从恶心的晕族中幻想前辈们,他们到达风口浪尖时怎么熬过来的?第二天早晨,船从…  相似文献   

4.
正上课铃响了,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同学们如潮水般涌入教室,与早早到来的老师打声招呼,匆匆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老师用满意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全班,突然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向我问道:"怎么他还没来?"我的视线从旁边的空座位,转移到了一支正在桌面上慢慢向桌沿滚动的旧铅笔上。"嗯,他——""我来了!"还没等我说完,和准备去接那支铅笔,我的同桌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教室门口。"哦,来了,去坐吧。"老师好像已经习惯了。他一溜烟儿奔向自己  相似文献   

5.
伊琪 《世界》2007,(3):67-68
刚到加拿大没多久就有朋友怂恿去美国玩,不过我一直没有去办这个签证,一来是因为初来乍到荷包不鼓, 45美元的签证费让我心疼不已;二是根据别人的经验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十有八九我是会被拒签,所以决定不花那个冤枉钱。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7日,应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邀请,日本神户大学的安井三吉教授在北京华侨大厦做了题为“神户华侨和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学术讲座。安井教授首先介绍了自神户开港以来神户华人人数的发展变化。1868年,神户开港,中国人也开始进入神户。因为没有互访条约的签订,中国人不能以正式的身份进入日本,所以其时中国人多是以西洋人随从的身份进入日本。1871年,中日正式签订《日清友好条规》。1873年,日本批准该条约后,中国人才以正式国民的身份进入日本。此时,在神户的中国人逐渐增加。到1930年,在日中国人为30836人…  相似文献   

7.
我于1993年旅日期间访问了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结识了日本研究孙中山的历史学家、馆长山口一郎,使我对于孙中山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颇深,至今记忆犹新,在此略作概述。 移情阁的由来 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的馆址在移情阁,位于神户垂水区东舞子町2028-61号,在我造访那里之前已从旅游图上看到那是一个风景名胜的去处,可是,这个移情阁由何而来?它是怎样与孙中山纪念馆联系一起的?那里的景色究竟如何?……这一系列的未知数对于我这个专门从事孙中山题材戏剧创作的剧作者来说,几乎产生了一种探索戏剧…  相似文献   

8.
感觉使然     
我在bbs上看到一个帖子,里头的老男生细述了女友出国之后自己连遭欺骗、背叛,最终惨淡分手的经过,为以前若干年的感情投资追悔。我存了这帖。不久,自己的女友签证过了。到机场送行,她说:你等我吧。我说好。  相似文献   

9.
1956年,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独立地审讯日本战争犯罪分子,举世瞩目;1984年,日本“中归联”(全称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邀请中国管教人员访日,“师生”相聚,热泪言欢,震惊全球.忆当年,我被分配到山西日本战争犯罪分子罪行调查办公室任管教组长,说实在的,我真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我叔父遭日本兵杀害,战友们一个个倒在他们炮火下的惨景历历在目,因此,我一看到日本兵就从心眼里恨,我真想亲手杀他几个才解恨,现在竟让我象老师对待学生那样去说服教育和改造他们,我真不情愿.是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使我明确了对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实施管理教育的深远意义,思想逐步开阔了.作为革命者,不能只局限在个人恩仇怨恨上,应该站得高,看得远.一切从革命的利益出发,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坚决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给战争犯罪分子创造一个好的改造环境,将原省公安厅看守所粉刷一新,床铺进行了修整,新辟了图书室、医务室、澡堂、运动场.  相似文献   

10.
1991年3月19日,北京商业地理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胡兆量教授,主持召开了专家论证北京市朝阳区商业布局态势座谈会。会上日本神户大学斋藤光格教授对北京商业布局理状和未来北京商业布局的发展,谈了自己的印象,并详细介绍了日本东京、神户两大城市的商业布局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胡兆量教授介绍了德国商业布局概况,及同北京相比的优  相似文献   

11.
真心朋友     
正"喂,到了没有啊?"我在电话这头问道。"还没有啊,再等一会儿吧!"对方回答。电话那端的"他"就是被我视为真心朋友的小徐。我挂断了电话,在篮球场上等他来打篮球。我和他是篮球场上的最佳搭档,他不来,我不敢轻举妄动。不久,小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开始吧。"我说道。于是我和小徐两人一组开始与其他两个小伙伴打起了对抗赛。起先,小徐的兴致很高,我们俩配合得也十分默契。我负责传球,他负责投篮。"接球!"我喊道。他听到声音后立即接球上篮得分。他的投篮命中率特别  相似文献   

12.
我父亲是台湾省台中市人,1919年生.他青年时代到日本求学,1937年从日本来到祖国大陆.解放初期,他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安排到大隆机器厂工作,于1970年病逝.  相似文献   

13.
怀念马洪     
正《炎黄春秋》2015年第11期所载《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勾起我对往事的几段记忆。马洪是我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经委时期的直接领导,一起共事直到我被划为右派离开经委。(一)初识马洪我认识马洪并在他手下工作,差不多是60年前的事了。1952年我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被保送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暑假即将结束,我被教研室主任找去,他郑重地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以“中国庆祝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幕式代表团”成员,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至十月十一日赴日本参观访问。先后到大阪、京都、奈良、东京、箱根、热海,神户等地,参观了《大阪市东洋陶瓷博物馆》,《大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夏天,在网上瞎逛的我,被一条微博萌得头晕目眩。羽毛球明星林丹在伦敦奥运会夺冠后,接受了一次访谈,说到自己右臂上刻着一串英文“untiltheendofworld”,是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片尾曲。他说:“画面的最后是樱木花道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有一天,如果我要离开曾经挚爱的球场,留给大家的,可能也是这样一幅画面吧。”心绪飘飘,仿佛回到十来岁拉风少年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3日,我在太行老区深入生活,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一条使我十分悲痛的消息:“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3月2日在北京逝世”。我看了这条消息后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我和凌导演是1939年秋在晋察冀认识的,那时我在晋察冀边区政治工作队,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正在筹建儿童演剧队,经周巍峙同志(原西战团主任,今中国文联主席)亲自挑选,我被调入西战团,第一天报到就见到凌子风(那时叫凌风),他身穿日本军大衣,背着日本牛皮背包,穿着日本皮鞋,还留着一小撮胡子,活象一个日本鬼子,我当时以为他是日本战俘,就有意识地接…  相似文献   

17.
林松 《福建旅游》2004,(3):64-64
陈某等2人向福建省旅游质监所书面投诉:“2003年10月26日参加A旅行社组团北京双飞5日游,北京B旅行社负责地接。10月5日地陪刘某带我们到北京某珠宝城,柜台小姐把我们关在一个房间里介绍玉器,告诉我们老板是福建宁德老乡,请老板出来和我们见面。老板悄悄跟我们说他要为老乡办善事,叫我们不要在柜台外面买玉器,他拿的缅甸纯真玉器  相似文献   

18.
我父亲叫吴昆山,是台湾省台中市人,十几岁时离开台湾到日本,一边读书,一边打工.1953年他只身从日本回到祖国大陆,被分配到武汉工作.l964年我在武汉出生,所以我虽是台湾人,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武汉是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9.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和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法国朋友聊天时,很高兴地向他提起即将启程的印度之旅,他也难掩兴奋地一连声惊呼:"真的吗?太好了,真棒,印度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你去过吗?""嗯!我没去过。""你不想去吗?"他的声调一下子调平到另一个频律,"想去……""为什么不去呢?""去……会去,等我老了的时候。""为什么?"我追问。"我有点怕。""怕?"我没有理解,"怕什么?""你知道印度的精神很强大,我担心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被异化,"我不禁乐了:"那你娶了个中国太太,选择在中国生活,这还不算异化?""这……不太一样,我保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最多是有点同化.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去了印度后狂热地爱上了印度,他改穿印度衣服,吃印度咖喱,露天修行,去恒河沐浴,学习印度的传统方式绘画,在精神上被彻底异化了!"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