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初年,爱新觉罗氏家族内为争夺储君之位而结党营私、兄弟阋墙的事屡有发生。其失败者被削爵职、黜宗籍,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康熙晚年,诸皇子皇位之争激烈,直至雍正初年,皇权之争仍未停止。雍正四年,当新君政权初步巩固之时,胤禛才将两个政敌,即异母弟皇八子允禊、皇九子允禟治罪,拘捕监禁,并命离宗易名,允禩改称阿其那,允禟改称塞思黑。不久,二人便猝死于各自禁所。近百年来,清史学界对胤禛当年处置允禩允禟一案颇多质疑,尤其对其所易之名阿其那、塞思黑是否即“狗”、“猪”有多种诠释。近年笔者从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中发现一件官书无载的改易允禟八子之名的满文档案,颇受启发,遂再释阿其那与塞思黑之含义。  相似文献   

2.
雍正帝对允禩集团的讨伐有两件重要文书:一件是雍正二年七月十六日发布的《御制朋党论》,是向允禩集团发起总攻击的动员令;另一件是今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上谕》,这是雍正帝为允禩集团谋取皇储、皇位定谳性质的文献。此文书认定允禩及其同伙以伪善收买人心,而实为不孝不忠、扰乱国政、希图大位的罪人,不得不予以惩治。此文书虽载入《清世宗实录》、《永宪录》等清人著作中,但是它作为档案原件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即保存了一些《实录》、《永宪录》所没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雍正朝时期民间对皇帝和允禩党人的态度,以及这场政治斗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之广度和深度;同时从文字的删削订正方面,可以看出雍正帝的个性和弱点,因而对研究雍正帝史亦不无价值。  相似文献   

3.
爱新觉罗·允祥曾是康熙深爱的十三子,但在康熙末年却处于政治和亲情的边缘.他是雍正最宠信的兄弟,在雍正一朝位高权重.允祥在康雍之际政治斗争的历史夹缝中感受着人生的大起大落,这其中的是是非非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以一些未被学界重视的资料拟对此做出新的解释,从而能对康雍之际政治斗争中允祥的遭遇以及其在雍正朝初年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清代耶稣会士与西洋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乾隆帝对西洋奇器的追求雍正朝初年,实行严厉的禁教政策。与雍正帝的政敌——允禩、允禟交往密切的耶稣会士,受到了严厉的制裁。雍正朝廷对在地方“生事惑众”的传教士一律驱逐到澳门,但对在京的西方耶稣会士仍照旧例给予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生平和其印章及有关他的政治文化活动。曾在雍正、乾隆两朝身居要职的允礼 ,笃信佛教 ,搜集整理了很多佛经 ,其中藏传佛教宁玛派伏藏经居多。允礼组织众译师并亲自参与把这些伏藏经译成蒙文 ,对蒙古佛教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费玲伢 《南方文物》2009,(2):71-76,77-79
春秋末年,地处中国东南一隅的越国,西灭强吴,争霸中原,一跃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允常之时。拓土始大。称王”,绍兴印山越王允常陵的发现,已使人对越文化刮目相看;而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的发现,更使人领略到越文化的风采与辉煌。  相似文献   

7.
宗籍是研究清代皇家谱系的重要线索。但因种种历史原因,部分宗室宗籍在档案中并不明晰。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六十年御极"诗文寿字围屏的文字为线索,结合《玉牒》及其他官修文献,首次考订围屏中弘晌、弘暘(旸)即是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子嗣弘相和弘鼎。对二人在雍乾两朝宗籍身份和名字的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进一步提出其异名当与允禟宗籍除、复的过程有关。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允禟及子嗣在宗籍除、复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加以补充。以上个案反映出,清宗室除籍者复籍后,其宗籍并非都能及时、完整地复入《玉牒》。  相似文献   

8.
雍正帝继位后,康熙十四子"胤祯"更名"允禵"的问题,曾作为持雍正继位"窜立说"学者们的一个有力证据。其实他们的"求证"只不过是利用"次等史料"来证明了十四子的名字曾经是"胤祯"的史实,而没有能证明十四子出生后的"原名"就是胤祯。不但如此,他们对允禵更名与雍正继位问题也找不到任何关系。本文考订了解决皇子更名问题最具权威性的史料——皇室玉牒,结合康熙朝满汉融合中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深入与十四子更名有关史料中的语境与情境,阐明了持雍正继位"合法说"学者们根据皇室玉牒对十四子胤祯改讳允禵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而化解了他们在此问题上关于史料解读的分歧,最后也试图对他们共同遗留的"未决"问题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9.
雍正继位后,原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皇八子允、皇九子允等人与其作对,遭雍正残酷打击,这二人还被削除皇族宗籍,勒令更名,允改名为“阿其那”,允改名“塞思黑”。这两个名字的汉义,以前的一些清史专著如日本人稻叶君山的《清朝通史》、萧一山《清代通史》,都认为是“狗”、“猪”,此说影响颇大,现在有的清史著作仍采取这种说法。也有人不同意猪、狗之说,认为阿其那为满文acina(罗马拼音,下同),是“驮”的命令式,再加引申,则如同是骂允稷为牲畜,命令他去驮。塞恩黑,可认为是“塞恩赫里”,满文sesheri,释之为“迁俗可厌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升允的诗文、书信和国内外相关档案,订正了有关他的旗籍出身、活动经历上错误以及分歧的记载,进而从政治角度切入,并从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视点对其辛亥革命后远赴外蒙古库伦、求助俄蒙、致函日本政府并登陆日本、回国后继续为复辟奔走等一系列重要政治活动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升允最初是想利用自己出身蒙古察哈尔部这一"蒙古世仆"的民族身份,寻求内外蒙古各部贵族的支持,结果到处碰壁。原因在于他的民族身份认同,并非基于文化和共同情感,而是基于实现其恢复清朝的目的和需要。他的行动证明,尽管出身蒙古,但经过二百余年共同生活,其与满洲旗人在文化和情感上已无二致。为了复兴故国,他不惜求助外国势力。他的复辟实践,不是出自一般意义上的功名利禄等个人利益,而是出自个人的政治理想,尽管这一理想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在他的身上,民族认同、地域认同意识服从于更高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由《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释读金文的三则札记组成,认为史墙盘铭文中的"渊哲康王,■尹亿疆",应该释读为"渊哲康王,允尹亿疆"。大盂鼎铭文中"酉(酒)无敢■"的"■"字应该如王国维认为是"?"字的异体,读为"酖",训为沉溺、迷恋,典籍亦作"湛"。家父盘的自名应该为"监"。  相似文献   

12.
鄂尔泰在雍正朝就已担任军机大臣。乾隆帝即位之初曾得到他鼎力相助,故此一度对他青睐有加。那个时候,乾隆帝信不过宗室,信不过亲兄弟,却信得过他。乾隆帝重设军机处,允禄、允礼两位皇叔都被排除在军机处之外,而鄂尔泰却可以稳稳地做着军机大臣,而且是首席。当然,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当乾隆帝对朝政有了足够的掌控力之后,这位首席军机大臣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水经注》记述西江水系一些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有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记述今西江水系的一些河流存在有几处谬误。其错误表现在:一说上源在牂牁郡的温水、豚水直接注入郁江上源;二说湘江、漓江同源;三说泿水源头在镡城北界沅水谷;四说牢水之源头在合浦。本文认为:温水、豚水注入浑水河;湘漓不同源;漓江源头在猫儿山;泿水源头在临桂县北部茅针山;牢水源头在临允县。  相似文献   

14.
寇准,有宋一代名相,因“澶渊之盟”而声名远播。然而,其生年问题,却一直存在疑问。 考定寇准之生卒年,主要据《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一文。该文乃皇(?)二年(公元1050年)宋仁宗命参知政事孙林所撰,距寇准之死仅27年。文内所言,允称信史。该文现存于《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编卷二,列于赵普、韩琦两位宋代名相之后。对于寇准的卒年,孙拆碑文记云:“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闰九月七日,以疾终于贬所,年六十三。”由此可以推出,寇准生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相似文献   

15.
乾隆皇帝(1711—1799)名弘历,满族爱新觉罗氏,别号长春居士、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庙号高宗。他是雍正皇帝四子,出生时,雍正尚未继位。弘历自幼聪颖异常,深得祖父康熙皇帝的喜爱,“圣祖见而钟爱,令读书宫中受学于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复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雍正皇帝病危时,“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清史稿·世宗本纪》)。  相似文献   

16.
丁莉 《南方文物》2014,(4):210-211
<正>历代历朝的宫廷中都汇聚了许多专业的画家为皇亲贵族作画,这些画家创作的绘画精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下面介绍馆藏的几位在清宫廷担任过宫廷画师的精美画作给大家欣赏:图一、《清郎世宁八骏图绢本卷轴》绢本,纵53厘米、横92.5厘米,此幅画作是郎世宁为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而作。画中的八匹骏马,丰满多姿,神情各异,各具情态。或四足静卧,或嬉戏抚慰,形态各殊而互相呼应,一派怡然自得之景象。他用中国传统的绘画  相似文献   

17.
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代皇帝,公元1023年即位,1049年仁宗改元皇。北宋除太祖始铸国号钱“宋元通宝”外,自太宗淳化年起改元必铸新年号钱(只有真宗乾兴年号,改元只有两个月真宗驾崩,未铸年号钱)。按照前朝先例皇年应铸造“皇”钱。皇年号钱,史书有载,历代钱谱及钱币文献也偶有收录,但是多被近现代泉家学者斥为伪品,所以泉家一直未曾一窥真品面目,故“皇钱”便成为古今泉界的一宗谜案。  相似文献   

18.
孟繁仁  孟立庆 《世界》2006,(11):76-79
几千年来,娲皇陵、庙所在的洪洞侯村地区,一直保留着与周围其他地方明显不同的民情、习俗。任何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受祖先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侯村地区的这些特殊的风俗民情,也生动地反映出娲皇故里所衍生形成的女娲文化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皇帝之最“皇”和“帝”两个字,都是古代君主的称号,“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领袖人物。秦赢政用武力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奉承赢政,仿照“三皇”的名称上尊号曰“秦皇”,谁知赢政仍认为不相称,因为他自认为“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帝”或“皇”都不足以显出他的功绩,只有称作“皇帝”才行。于是,在中国便出现了皇帝的称号,这种称号一直沿用了二千多年,直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被推翻。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来,娲皇陵、庙所在的洪洞侯村地区,一直保留着与周围其他地方明显不同的民情、习俗。任何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受祖先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侯村地区的这些特殊的风俗民情,也生动地反映出娲皇故里所衍生形成的女娲文化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