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世卿世禄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奴隶主国君“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的方式,长期以来只是世卿世禄制度的补充,这时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养士之风相应地发展起来。进入战国,一般当权的大小贵族几乎没有不养士的,四公子即为其中的佼佼者。秦统一后,养士之风暂时被遏止了,中央王朝运用统一的专制政权的力量,征召所需要的人才。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这里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俸禄制度史》评介张岩俸禄是封建君主专制集权下文武百官、宗室等定期领取的薪俸,或曰类似于现实生活中与国家公职人员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资。以俸禄发放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上承先秦君主宗法制下的世官世禄制,下接民国体制下的薪金制度,既是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宗...  相似文献   

3.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官吏择任上,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在体制方面,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消;在体系构建上,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人事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事制度的萌芽阶段。从总体上说这个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人事制度,但已经有了萌芽。在官吏的选拔方面,夏朝开始产生官吏,商朝实行“亲贵合一”,西周建立“六官制”。上述这些官吏群,大多采用世卿世禄制,属世袭制,还说不上是选拔官吏。到春秋战国时,实行军功爵制,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一定的爵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军功爵制是封建社会第一个任官制度,破除了奴隶制时代的等级制度,促进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开始重视对官吏进行考核。周朝的“巡狩”、  相似文献   

5.
货币的出现是"资财"作为一类物态文化类型存在的起点,"资财"一称的大量使用应自战国开始。分析其原因:其一,铁器时代来临导致物质财富剧增,社会成员的资财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世卿世禄制度解体后,使用资财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有了适用性;其三,货殖家群体崛起,促使社会以拥有资财多少作为评价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出现是"资财"作为一类物态文化类型存在的起点,"资财"一称的大量使用应自战国开始.分析其原因:其一,铁器时代来临导致物质财富剧增,社会成员的资财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世卿世禄制度解体后,使用资财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有了适用性;其三,货殖家群体崛起,促使社会以拥有资财多少作为评价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货币的出现是“资财”作为一类物态文化类型存在的起点,“资财”一称的大量使用应自战国开始。分析其原因:其一。铁器时代来临导致物质财富剧增,社会成员的资财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世卿世禄制度解体后,使用资财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有了适用性;其三,货殖家群体崛起,促使社会以拥有资财多少作为评价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即使县廷中小吏,法律对其选任都有着严格而细密的规定。这些非世袭吏员,其权力、地位皆来自君主之授予,对专制君主有着强烈的依附关系。此外,君主还在经济上对有过失的吏员进行处罚,使吏员不得谨守慎微地为君主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荟园     
古代官吏退休制度 官吏年老退休,我国古代称为“致事”或“致仕”,意思是交还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代,致仕逐渐形成为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一)官吏年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二)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 唐宋时期,对退休官吏的经济待遏有很大提高。唐制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退休以后,五品以上官(唐代官阶分为九品)可得半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曾经发生过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第一次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从亲贵合一的世卿世禄宗法分封制向招聘制的转变;第二次是发生在南北朝末期至隋唐初期的从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的转变。一、亲贵合一的世卿世禄宗法分封制的废除与招聘制的产生西周末年,我国官吏选拔制度仍然是亲贵合一的世卿世禄宗法分封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一局面的被打破,最初是从春秋初年楚武王实行令尹制开始的。令尹是楚王之下的最高执政官。令尹设置以前,楚国的军政大权掌握在世袭的莫敖手中。实行令尹制后,令尹由楚王  相似文献   

11.
通常所说的俸禄,是指国家付给官吏的酬劳。春秋以前,实行“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官吏与贵族是同一语,实行世卿世禄制,所谓“禄”没有酬劳之意。春秋以后,贵族垄断官职的现象被逐渐打破,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俸禄制随之相应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封邑赐田的世禄制被谷禄制取而代之。孔子就说过:“帮有道,谷;帮无道,谷,耻也。”说明已有了量能按绩取  相似文献   

12.
赵春满 《黑龙江史志》2013,(4):38-38,43
<正>一、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我国古代把官吏年老退休称之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据东汉班固等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代,除了楚国以外,各国均普遍设立了相职。大致说来,战国时代的相职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以三晋为代表的相国(相邦)制和秦的丞相制。本文拟对这两种相制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作简单论述。一三晋的相职,先起源于春秋末年晋国强大的世卿世族家臣制度。春秋末年,随着世族世官制的破坏,一种新的官僚制度逐渐地在世卿世族家臣制度中萌芽。这时,晋国强大世卿世族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设立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周井氏家族,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井方之后,姜姓,居于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实际上,井氏当为邢侯子裔,姬姓,采邑在扶风周原一带。畿内井氏从畿外邢侯公室中分化而出,是西周中期执掌王室大政的一个显赫世族。其分支井伯氏、井叔氏有几代人先后担任王朝卿士,成为周天子的肱股之臣。从井氏采邑看西周世卿制度,并非如通常所说世族政治完全与建官用贤绝缘。世卿制度以采邑制为基础,固然使王室任官范围受到严重局限,致使只有少数姬姓贵族子弟可以入为王朝卿士,但就姬姓贵族内部来说,世卿世禄并不是绝对的。世卿制度本身亦有尊贤的机制,是一个"亲亲"与"尊贤"相辅为用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王室官员的精英化和朝廷的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15.
清代满族人填词自康熙朝开始,宗室词人中以岳端最为有名,康熙皇帝亦曾填词12首,其他满人如纳兰性德、曹寅、常安等也都以词名世.进入清代中期,满人填词热情不减.宗室之中除恒仁词作不多之外,永恩、永忠、载铨、奕绘、奕读誌等人均热心于填词.其中以奕绘的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广泛,是清代中期宗室词人的代表.清代宗室词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清代宗室文学,也丰富了清代满族文学.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期以来,由分封制引发的滥封冒封以及宗室人口膨胀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嘉隆万三朝适时对宗室政策做出若干调整,完善继承制度,裁减宗室禄米和加强宗室管理等举措的施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宗室危机。  相似文献   

17.
浅论郑芝龙的海上商业活动郑以灵自明中叶始,我国东南海上相继出没着一系列被旧史称为"海寇"的海上武装集团。至明后期,"海寇"活动尤为频繁,其著名的有杨禄、杨策、颜思齐、郑芝龙、李魁奇、钟斌、刘香等集团。这些海上武装集团在对抗官军的同时,又相互吞并,终为...  相似文献   

18.
清朝建立后,为了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为了照顾宗室成员的利益,促进宗室文化水平的提高,清初也间歇举行宗室科举。到了嘉庆帝统治期间,不断完善宗室科举相关制度,不仅为宗室成员提供了一条仕进之路,照顾了其利益与地位,还使科举制更显公平,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公平,对古代科举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宗藩在河南赵全鹏在明代,河南是封建王朝分封宗藩最多的地区之一,明王朝先后在河南分封了周、唐、伊、赵、郑、卫、秀、崇、汝、潞、福等十余个王府。约占明王朝分封宗室总数的1/5。时人惊叹:"天下藩封之多,未有如河南者。"宗藩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下...  相似文献   

20.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从太祖努尔哈赤时开始出现,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得以最终完善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办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期以探寻清朝宗室封爵制度的前后发展历程及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