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洛阳金谷园IM337号汉墓的年代,原报告推定为“东汉中期-晚期”,本文认为该墓实际上是一座西汉晚期墓葬。本文还就该墓中出土的釉陶器进行了分析,认为已知洛阳地区出土的同类釉陶器的年代均集中在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应属于直接从南方输入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东周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2008,(11)
2006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共发现中小型墓葬400余座,并试掘了7座墓葬。其中IM25、IIIM1葬具均为一棺一椁,且均随葬铜鼎3件及甗、剑各1件,以及其他石玉器、陶器和铜器。在IM25的棺椁内,还出土了120余件大小不等的石圭。IIIM1的墓室内葬车,在春秋时期墓葬中较为少见。发掘者推测IM25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晚阶段,IIIM1的年代为春秋晚期。  相似文献   

3.
江西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陶器的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器的出现使得人类生存和社会行为发生了重要转变。我们对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进行了年代研究、对陶片和碳十四测年样品层位关系开展地层显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出土最早的陶片年代为距今19,000~20,000年,比东亚和其他地区的陶器早了2000~3000年。洞穴内遗存证明这些陶器是在末次冰盛期由采集狩猎者所制造,可能被用做炊煮器。说明陶器在农业出现以前一万年甚至更早就被制造和使用了。  相似文献   

4.
湖北襄阳余岗是汉水中游地区楚国的一处重要墓地。该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早已被学术界所重视。而陶器是更能反映考古学文化年代、性质、面貌的器物。襄阳余岗楚墓除出土大量青铜器以外,还出土一批年代序列比较清楚的陶器。这些陶器虽较残碎,但仍能辨别器形和基本形态。对这些陶器进行深入研究,是目前襄阳一带及汉水中游地区楚文化探讨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笔者编写的山湾、蔡坡楚墓发掘报告中所作的墓葬年代序列为基础,对余岗楚墓陶器提出一些分期研究意见,也可作为发掘报告墓葬分期的补充或说明。  相似文献   

5.
《文博》2017,(4)
本文在邰城铸铁作坊H3出土两件钱范上所显示铜钱年代的基础上,结合同坑所出陶器与邰城西汉墓地所出陶器的型式进行比对,判断H3所属的年代,进而总结出西汉文景时期陶器的基本特征,以期对西汉初期陶器有较为准确地把握,对以后西汉陶器年代的判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1993年 10月 ,宜宾市博物馆在宜宾市真武山发掘了一座古墓 ,出土物以陶器为主 ,据墓葬形制和陶器特征判定该墓年代为东汉早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城市建设,2005发掘的雅安沙溪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从陶器器形和纹饰特征推测其年代应在商周之际,属于早期蜀文化范畴。出土实物为研究早期蜀文化以及同其他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发掘于上世纪80年代,发掘者认为其年代为北朝时期,属于鲜卑遗存.本文通过该墓地与中外出土的匈奴墓葬考古资料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出土陶器与铜镜的对比研究,对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墓地年代和族属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该墓地应属于东汉时期匈奴遗存.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嵊县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器,现将其中较重要的器物按时期介绍如下:一、早期陶器和原始青瓷全县发现了近10处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战国的遗址、遗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陶器,要算是黄泽镇光明村窑厂出土的三足釜.此釜口沿宽平,束颈,斜直腹,大圜底,圜底下有扁宽形三足.胎料为夹砂陶,胎质粗糙,器体厚重,是较原始的新石器时代炊具.  相似文献   

10.
徐昭峰 《中原文物》2004,15(6):79-81
对出土陶器的现场保护,主要包括出土陶器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对酥脆陶器和彩绘陶器的预加固处理,简单的清洗及运输中的保护与缓冲包装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河南济源市蓼坞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1994年7月,河南省公安厅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公安处汇报,该局在驻地施工中发现古代墓葬一座,出土数十……  相似文献   

12.
滕州第九中学画像石墓陶俑身上刻写"元康九年作"的铭文,报告者遂将该墓定为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经对该墓形制特点、画像石风格以及西晋人再利用汉代画像石或画像石墓的分析,认为该墓是东汉晚期画像石墓,被西晋人所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乔梁 《华夏考古》2004,(2):58-67
辛庄头 3 0号墓的发掘是燕下都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 ,但关于它的年代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根据墓中仿铜陶礼器的形制与组合特点 ,结合古代文献记载 ,论证其年代当在战国晚期。文章还分析了其出土遗物与北方草原文化和东北地区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198 9年 8月 ,为配合焦枝铁路复线工程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员对邓州市穰东镇的一座汉墓进行了发掘 ,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该墓年代为西汉中期或稍偏晚。  相似文献   

15.
黄金山墓地是鄂东北地区的一处重要的家族墓地,其时代包含有南朝、隋、唐、宋、明等时期。绝大多数墓葬为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排列,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亲情关系或血源关系。南朝时期陶人俑的服饰反映出了服饰的改制和民族大融合,青瓷多数为武昌、鄂州或本地窑口的产品。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该地区的丧葬习俗与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现一座西晋墓(2003JHM1),清理出武士俑、牛车、角兽、马、灶、井、多子槅、俑等文物23件(套)。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品判断此墓时代为西晋中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咸阳市底张镇布里村的隋元威夫妇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斜坡墓道、三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呈"甲"字形。墓内出土有陶器、瓷器、铁器、贝壳、铜镜、铜钱、墓志等。元威隋开皇十年死于寿州,开皇十一年葬于小陵原,隋仁寿五年和夫人于氏合葬于咸阳洪渎川。  相似文献   

18.
河南巩义市新华小区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6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钻探队在河南省巩义市物资局所建新华小区2号楼基础内探得一座汉墓(图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联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于后。 该墓(编号0106ZGXHM1)为双室砖券墓,方向33°,距地表深8.2米,由墓道、前雨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图二) 墓道 位于前室北侧偏东,南接前甬道,宽1.2米,由于场地所限,墓道未清理。 前甬道 位于墓道与前室之间,砖砌,券顶为盗洞所破坏,长1.5米,宽1.1米,高1.4米。南部见一铁门环。 前室 …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三里桥村11号唐墓经过发掘,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包括各式人物俑和动物俑以及陶器、铁器等,其中贴金武士俑、陶牛车、乐舞俑、骆驼俑、陶琵琶等在豫西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为首次发现。该墓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唐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据其形制与出土陶俑的形态特点,其年代当为唐代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