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贵阳文史》2013,(3):14-17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贵州,自明代建省至今已有整整600年,而关于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代。犹太学者亚伯拉罕·赫切说过:"我们是一个记忆永存的民族,一个忘记过去就无法认知现在的民族。"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亦是同理,故大儒章太炎先生将历史称为"要学",他说:"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温故知新,才能继往开来,古今中外皆如是。在贵州建省600年之际,我们重温贵州的沧桑历史,重拾最值得记忆的人与事,是为纪念先贤,亦为更好地前行!  相似文献   

2.
《炎黄春秋》创刊15周年了,要讲祝贺的话、希望的话,我想讲这样两句话:一句叫保留记忆,一句是保存信史。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是无法理喻的人;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无法预期她的未来的。忘记了历史,就只能在原来的地方踏步,只能在已经逝去的生活里往复循环。  相似文献   

3.
我母亲梅志将她的回忆录题为《往事如烟》,而章诒和女士怀念她的几位前辈之作则名为《往事并不如烟》。其实两人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苦难的往事,希望它能如逝去的岁月般地、如烟云般地逝去。可是,这又怎能做得到呢?何况,那些往事也不应该被忘掉。列宁曾有过这样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还有一位哲人也说过:“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意)看来,大家都必须时常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往事钩沉出来,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才能进步,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才能永不再重演。日前,林贤治先生再三约请我…  相似文献   

4.
“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历史与记忆”以及“记忆史”等概念或议题看似相近,实则有着不同的意涵。“历史记忆”最初是莫里斯•阿布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提到的概念,意在强调历史带有记忆的性质。随着后人对此术语的发展,“历史记忆”的含义被拓宽为“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与表述”。“历史-记忆”是皮埃尔•诺拉提出的术语,用于指称现代之前“历史与记忆”的联合体。“历史与记忆”是西方历史学家辩证地看待历史与记忆之间关系时所讨论的核心议题。面对记忆研究的挑战,西方历史学家之所以讨论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其目的是为历史学正名。“记忆史”则是将记忆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领域,研究记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历时性变化。因此,在涉及这些概念的时候应认真加以区分,避免误用。特别是在翻译、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时应力求准确,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史。但是,就如同不存在“文化全球化”一样,也不存在“全球化”的全球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史的多样性,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灵中的全球史。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全球史”并没有中断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对本民族历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及整个世界历史——全球史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6.
革命战争年代令人荡气回肠的一页,宏大的历史变迁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按照作者的描述,就是:“一个出生在韩国的青年,参加中国的解放战争,最后战死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较量的朝鲜战场上。哥哥是我家的传奇,是中国革命的传奇,也是朝鲜民族的传奇。我经常想,如果哥哥活着,会怎样呢?”可惜,历史无法假设,业已铸就的遗憾和悲剧就只能凝固在亲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7.
潘彩霞 《名人传记》2022,(11):10-14
因“勇敢、冷静而敏锐地揭露了个体记忆的起源、隔阂与集体压抑”,2022年,八十二岁的安妮·埃尔诺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一名小说家的天职,就是讲述事实。”在漫长而艰辛的写作中,安妮直面记忆中的深渊,不妥协,不谄媚,她把自己写进文本,嵌入历史。  相似文献   

8.
严珺 《神州》2011,(13):42-46
现如今,集体奔三的80后们都已经开始独自缅怀逝去的青春了,各种怀旧的玩具、书籍,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泛黄记忆都在这群年轻人之中广为流传。如果说80后的青春回忆是一本贴满了相片的琳琅满目的纪念册,那我们爸爸妈妈那一辈人的记忆,就是一本黑白但不失厚重的老相簿了。我们是不是也差点忘记了,其实父母们和我们一样,也曾经有过那些满溢青春飞扬的闪亮日子。记得小时候,总听着爸爸说那些当年他怎样怎样的话,话一开头,少不更事的自己就不耐烦地打断了,只觉得实在是啰里啰唆的。现在想想,爸爸辈的人,甚至是爷爷辈的人,谁不是从年少到年老,谁  相似文献   

9.
我生于上个世纪最末一年、因而和我们伟大的民族一起经历了变化最深 刻的历史时期。现在历史已走到了21世纪的门口,我借《炎黄春秋》的篇幅谈 几点想法。 教育。我们这个民族是有优良的教育传统的。“尊师重道”、“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都是先哲留下的精神财富: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教育至少有两方面 的功能。一是适应于社会生产和一般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常说的为 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民族的素质服务。另一个层次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千百万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教育:显然后者应是以前 者为基础的。也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兴起“历史记忆”的研究潮流,这是受当时席卷欧洲的“记忆之场”趋势影响的结果。20年后,意大利又兴起“全球史”书写,将意大利史放在全球框架中展开。从“记忆之场”到“全球史”,这两次“转向”体现了意大利史书写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它受地方多样性、共和危机、欧盟困境、全球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地方、国家、区域、全球在不同层次上与意大利的现实相互交织,影响意大利的本国史研究;另一方面,意大利历史书写长期以来又有为民族认同和国家建构服务的强烈倾向,故而强调以民族国家为本位。以民族国家整合为宗旨的历史写作还将在意大利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艰难跋涉。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神州》2003,(5)
五月历来被人称为“红色的五月”。“红色的五月”的一个明显标定,就是“纪念日”的众多。我们纪念已经逝去的岁月,因为那些逝去的岁月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与宝贵的财富。夫们不能否认:今天的现实恰恰就是历史的一个合规律、合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论人类以前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尘烟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形式,是历史记忆的物质体现,  相似文献   

13.
焚香的历史     
君云 《文史博览》2006,(5):39-39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4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相似文献   

14.
王明远 《民俗研究》2016,(1):136-142
"记忆"是近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根据记忆理论,记忆可以"圣化、选择、复旧、抹消",它的本质是可塑性。记忆是有层次的,如集体记忆和公共记忆,并可以互相转化。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就是对台儿庄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记忆重构形成集体记忆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台儿庄形成了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台儿庄古城既是新的集体记忆形成的标识,也对其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段集体记忆借助国家话语经过了向国家公共记忆的转化和升华,台儿庄古城也由此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关于这种现象,应该超越对其本真性的探讨,洞察其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过程,以揭示文化传统的传承实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4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 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相似文献   

16.
梓君  恒伟 《旅游纵览》2009,(4):36-36
<正>题记:当战争的硝烟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经历了血雨腥风的仁人志士也早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历史,即使是游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也常常会去膜拜  相似文献   

17.
正皮埃尔·诺拉主编、黄艳红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亚洲国家都曾受到日本的侵略,日本法西斯兽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人类的正义和公理受践踏,人类的尊严和权利被蔑视。然而,令人气愤的是,战后数十年来,在日本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置确凿的历史事实于不顾,总是力图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掩盖或抹杀当年日本侵略军所犯下的罪行。战后,日本屡次删改历史教科书,企图以“进入”来代替“侵略”一词就是明证。对此,世界人民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对或“无意忘记”或“有意涂抹”历史的人,人们还能期望他们能正确评价和总结历史吗?这里,我们刊发一篇韩国挺身队研究所搜集整理的当年日本军队所强征的随军慰安妇的血泪回忆,一则以提醒善良的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一则以警告那些别有企图的人:血写的历史事实,用谎言是无法涂抹和掩盖的——而惟一取得韩国有关方面合法授权的《被掠往侵略战场的慰安妇》)也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于本月正式出版,本篇文章即节选自该书,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汉奸的由来     
一说到“汉奸”,通常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卖中华民族利益、投靠日本侵略者的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拥护“中日亲善”的汪精卫及其追随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