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明星广告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以影视或体育明星做广告 ,无论于银屏或报刊上 ,已屡见不鲜 ,比比皆是。但在30年代 ,却是“少见多怪”的“顶尖时尚”。最早的广告作品 ,起源于“电影皇后”胡蝶。胡蝶以主演无声片《战功》一举成名 ,接后又以《秋扇怨》《夫妻秘密》《歌女红牡丹》等故事片 ,轰动全国 ,风靡南洋。 1931年春节过后 ,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举办“迎春招待会”。胡蝶作为特邀贵宾 ,自然分外引人注目。会上 ,有记者问她最喜爱哪一家商店的服装。胡蝶脱口而出 :“鸿翔服装店的衣服 ,不但做工考究 ,而且款式时新 ,我常去选购。”此话本很平常 ,岂知出于胡蝶之…  相似文献   

2.
30年代,我国电影事业从萌芽步入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出现了不少熠熠生辉的电影明星,较知名的男星中,如:金焰、袁牧之、郑君里、赵丹、高占非、金山等;女星那就更多了,有:阮玲玉、胡蝶、周璇、舒绣文、王人美等.但阮玲玉因“人言可畏”而自杀星殒;胡蝶被影迷们选为我国首位“电影皇后”而名声显赫一时.胡蝶,原名胡瑞华,广东中山县人,少年时代就读广州洪清四巷市立第三小学.不久,随家迁居上海,认识了同乡林雪怀,由于林长得潇洒,又擅长摄影术,那小小相机便成了他俩交往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东美 《钟山风雨》2012,(2):23-28
上世纪30年代,影星胡蝶的名气究竟有多大?老人不爱虚言,今年我已年近90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70多年前,胡蝶的追星族比之当今"粉丝"的狂热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别说大都市,就连我老家,在南通地区一个小小的县城,有关这位顶尖大明星的奇闻轶事、剧照、市井广告等简直是铺天盖地,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4.
吴军 《文史博览》2013,(4):35-35
周璇(1920-1957)一生共拍摄了43部影片,她和阮玲玉、胡蝶被誉为中国影坛的三大“影后”。可是,翻阅当年的报刊,周璇对于“影后”这个称号,并没有接受过。  相似文献   

5.
一、“电影皇后”和“洋行皇帝” 胡蝶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光绪三十八年(1908年)生于上海提篮桥辅庆里第一弄,其父胡少贡曾任京沪铁路总稽查.也算是“官宦人家”了。胡蝶天生丽质,两颊各有一汪若深若浅、若隐若现的酒窝。被称作“梨花窝”,其容貌,令无数的风流男子欠了她相思债。民国13年(1924年).16岁的她考人中华电影学校.“从艺生涯”开始.定艺名为“胡琴”,后改为“胡蝶”.主演过《火烧红莲寺》等,走红全中国。  相似文献   

6.
戴笠是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头子,胡蝶是著名电影皇后,他们两人的同居曾经有过许多街谈巷议。抗战期间,电影皇后胡蝶原来居住于香港。1941年香港被日本军队占领,她和她的丈夫仓皇出走,先到广东韶关,再由韶关到桂林,最后抵达山城重庆。戴笠是登徒子之流,在他手里不知糟蹋了多少女性。这时,他爱上了胡蝶,软硬兼施,终于把她占为己有。在这之中,戴笠钻了一个空子。原来,日本军队占领香港后,胡蝶因不想躲来躲去,疲于奔命,打算滞留在香港。不料日本人却找上门来,邀她赴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影片,宣扬所谓“中日友善”思想。胡蝶这才意识到继续留…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代的电影《建国之路》,是电影星后胡蝶唯一没有拍完的一部影片。说起来,还有一番曲折:这是一段桂林失陷前后的艰辛苦难的历程。那是一九四三年十月份,作为《中央日报聪社记者的我,得到一大新闻——电影皇后胡蝶要光临山城贵阳。于是我便—一通知同仁们,在醒狮路省府接待处的朱红大门外等候,省市要员和各界名流也在大门外恭候着胡蝶的到来。胡蟀——中国的第~位电影皇后,也是当时影迷们崇拜的偶像。迎接胡蝶等人车队在红门外依次停下:只见胡蝶影后兴致勃勃,满面春风地下了车。她身着一件白细呢子旗袍、外罩白绸长披风、披风…  相似文献   

8.
记胡蝶     
认识胡蝶是八年前的事注,那时我刚从国内来到这块新大陆;虽然这个城市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较诸世界上其他大城市来说,她还是年轻的。温哥华有来自各国的移民,也有人说,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这句话不无几分道理,我就是在这里认识了心仪已久的三十年代影后——胡蝶。那时我在一个专为华侨、华人服务的社区机构工作,工作的一个部分是负责妇女组的英文学习。有一天,英语教师请假,我去代课,一个班十来二十个人,年龄从二十来岁到六、七十岁,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妇女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学些基本的英语,以作为生活在这个英语…  相似文献   

9.
圣地会宁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因为会宁是个被称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地方。这是一个曾经因为“穷”和“苦”而“甲天下”的地方。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穷地方一夜之间声名大噪。1935年10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0.
从胡蝶女士的“情结”说起1989年4月23日晚7时,旧中国一代影后胡蝶女士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加拿大温哥华告别了她曾奉献了一生的世界,走完了她生命旅程中的最后一站。5天后,胡蝶长眠在该市风景如画的科士兰公墓,傍依着她的夫君播有声先生。应该说,除了未克重返故国一游外,这位历尽沧桑、终享天年的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影星该是去而无憾了。诚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胡蝶晚年心境平静恬淡。她曾这样写道:抗战时期从香港逃到重庆,“(潘)有声继续经营,往来昆明、重庆间,除了日用品、医药用品,也兼做木材生意。随着他也有很多社会…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以泸沽湖畔落水下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坤 《民俗研究》2003,(4):114-128
“泸沽湖”这个地理名词,因在其周边居住的摩梭人特殊的“走婚”习俗和“母系”继承制度而广受学术界关注。过去一个世纪,对于这个区域展开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洛克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演变:下乡→下海-→下岗大概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70年代叫人“下乡”,8S年代叫人“下海”,90年代叫人“下岗”。“三下”虽然带有一些牢骚的成分,但也大到概括了中国近30年来的历史。仔细琢磨,这“三下”其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溯源于60年代中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政治运动,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当时还非常薄弱的城镇经济难以承受这迅猛增长的城镇就业人口,只好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转移了1800多万城市剩余劳动力”。初起于80年代初的“下海潮”则是随着…  相似文献   

13.
木兰 《文史博览》2014,(6):34-34
抗战胜利后,胡蝶和丈夫潘有声在1946年3月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恢复了往昔的恩爱关系.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胡蝶一家迁居香港。到香港后,潘有声和胡蝶立即重开商务活动,筹办了兴华洋行,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对阳翰笙这个名字不一定熟悉。但是凡经过“文革“的人一般都知道“四条汉子”。这“四条汉子”就是周扬、夏衍、阳翰笙和田汉,他们都是30年代以来中共领导下革命文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江青、康生一伙以“左”的面目出现,对他们大肆围攻,进行造谣、污蔑和残酷迫害。其中首先遭到冲击的是阳翰笙。那么,阳翰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5.
赫鲁晓夫时期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新时代。它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进步也是不可低估的。这个时期结束了30年代以来斯大林个人迷信给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造成的停滞、僵化局面,开始了一个生动活泼、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是,政治领域的昭雪平反和反对个人迷信,使坚冰消融,带来了“解冻”的局面,而“解冻”又迅速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6.
英国保守党是当今英国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之一。该党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托利党演变而来的,这个演变过程被称作是保守党的“重建”。国外历史学家们对“重建”的评价莫衷一是,因此对保守党形成时间的意见亦很分歧。概括地说,他们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保守党是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即罗伯特·皮尔任党的领袖时期。这就肯定了“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以研究19世纪初英国政党中和罗伯特·  相似文献   

17.
二年多来,我对不同教材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法的尝试,初步摸索出较受学生欢迎的十种教学方法。 1、“三变”教学法。所谓“三变”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经过教师讲授,或向学生提问,或引导学生讨论等,使学生对某些教材内容的认识经过三次变化,达到使学生牢牢掌握的目的。如郾城大捷的年代是1140年,这本来是个死年代。“一变”,首先是把这个死年代变为活的,有点情节的简图。如把1140中的两个“1”字变为“两个岳家军战士”,“4”字变为“岳家军的战旗”,“0”放大为“郾城”。这个简图就表示岳家军在城大败  相似文献   

18.
陈调元这个人,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在安徽可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这一时期,他当过闽赣苏浙皖三省联军的皖军总司令、“安国军”第五方面军总司令;北洋军阀政府倒台前夕,他见风转舵,投靠了蒋介石,任第三十七军军长,并先后两次兼任安徽省主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30年代,新疆的一小撮民族败类在帝国主义的煽动和支持下,在南疆喀什建立了所谓“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但是,这个伪政权寿命很短,很快就遭到覆灭。然而,一小撮民族分裂势力一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多少年来一直在新疆进行着各种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20.
提起“中心干部”这个词,只有年老的一些同志还有记忆。到底什么是“中心干部”?“中心干部”是做什么工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层“中心干部”的工作、生活和心理怎样?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作一个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