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审美意识是人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的意识的升华。它由审美感、审美需要,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元素构成。审美意识随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民族习惯的不同而各呈纷彩。它主要包括天然形态、  相似文献   

3.
秦人大写意     
自古华夏为九州。同样,陕西也分为三秦。历史上所谓三秦,实际上指的是现在的关中和陕北大部。秦末项羽入关中,大封诸侯,将秦降将章邯等分为雍王、塞王、翟王,  相似文献   

4.
秦人的务实精神在秦人由落后变先进、由屈居一隅走向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秦人的务实精神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人嗜辣     
秦人吃饭,可以不吃菜,不吃鸡鸭鱼肉,但不能没有辣子。辛辣的辣椒和陕西人刚烈的性格十分吻合。秦人嗜辣,最喜欢吃的是当地产的线辣子,也叫秦椒,因辛辣无比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6.
正秦朝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王子今先生在《秦统一原因的技术层面考察》一文中认为:"秦在技术层次的优越,使得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文中提到了"天文历算数术之学也为秦人所重视。里耶秦简中九九乘法表的发现,为当时数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例证"。(1)这种看法非常有道理。本文拟依据出土的秦代数学文献,对此加以探寻。一、数学确实为秦人所重视在多批出土的秦代文献里都发现有数学内容。除了广为人知的里耶秦简乘法表,还有两部较完整的数学书,一是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一是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算书》正在整理,部分已公布,它出自2010年北京大学获赠的一批秦简牍,数量达到400余枚,整理者命名为《算书》,根据简的形制、简  相似文献   

7.
秦人祖先原居犬丘(今天水市西南百余里) ,西周时期被周孝王封于渭之间(今宝鸡市以西)。但其后代则置秦亭于陇上(今张家川县南)。本文论述了张家川一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秦人为什么选择这里卜居建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秦俑是历史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秦俑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的活素材。本文似就秦俑雕塑的角度去研究、探讨秦人的社会心理。一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秦俑雕塑艺术的出现,亦决非偶然,必是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果才诞生的。从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战国至秦时,人们已经完全能够塑造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传神”之作。秦俑艺术与前代一脉相承,并是同时代集大成之  相似文献   

9.
探讨秦文化的源流,不能不涉及秦先祖所居所谓“西垂”地区与后来成为秦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的交通。“西垂”与关中的交通需要逾越分隔陕甘的南北走向的陇山。陇山古称陇坻,山势陡峻。《通典·州郡四·天水郡》:“郡有大坂,名曰陇坻,亦曰陇山。《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见秦川,肝肠断绝。’”秦文化经过这一通路发展演进,并且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面貌。在抵御北边游牧族侵袭的战争中,这条通路具有联系西北边防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秦的早期历史主要指秦在甘肃东部建国及其以前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史记·秦本纪》中有所记载。《史记》称秦是“帝颛项之苗裔”,并且有玄鸟降生的传说。秦祖大费曾帮助大禹洽水,并为帝舜驯服鸟兽。秦人祖先和殷商王朝关系密切,如费昌、孟戏、仲衍、蜚廉、恶来都曾为殷臣。蜚廉和恶来父子是商纣王手下有名的佞臣。周灭商后,秦人的地位大大下降了,但他们驯服鸟兽和驾车的本领却代代传承下去。蜚廉的后代分化出两支,一支逐渐得到了周王的宠信,出了个有名的御手,名叫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功劳很大,被封在今山西洪洞县附近。他是后来战国时期赵国的祖先。另~支就是恶来的后人,地位名声没有造父那么显赫,到了大骆、非子时,已经居住在西方、也就是今甘肃东部的犬丘了。后来发展壮大,建立了秦国。所以说秦、赵在历史上同祖,只是在商周之际才分化开来。  相似文献   

11.
从秦国中心的关中平原向南翻越秦岭,穿过汉中盆地,即达广袤、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四面高大的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地区分隔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单元。切开盆地北缘的嘉陵江将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连接了起来,形成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向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文化走廊(图一)。根据考古发现,在四川盆地西部传统意义上的蜀文化分布区域内出土的多处秦文化墓葬,它们的族属应是秦人墓。公元前316年,秦举巴蜀,巴蜀之地正式归入秦国版图,时大约在战国中期。随后秦国即大量向蜀地移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山…  相似文献   

12.
秦人傅籍标准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人傅籍标准试探马怡傅籍是秦汉徭役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关于“傅”的法律条文《傅律》。《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秦汉时代,男子到了成年,就要去官府登记,开始正式为国家供应劳役,这就是傅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地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66座为战国秦人墓葬。这批秦人墓均属中小型墓,出土器物很少但墓葬形制异常丰富,常见的秦人墓葬形制在这里皆有。以洞室墓为主,共54座,洞室为秦人独特的垂直式、平行式、直线式三种形制。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包括在秦陵之内),这说明,秦兵马俑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丰富的蕴含。这是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现代人要通过对它的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了解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价值。仅仅呕歌赞颂是不够的。它的深层的认识价值,需要的是多元的探索和深入挖掘。在这篇小文中,我想通过对秦俑形象的观察,探索当时秦人的心态,并从此而考察这种心态对秦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6)
秦人在其超过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营建了西垂、衙、平阳、雍、栎阳、咸阳、芷阳、杜东、韩森寨及丽山等十个陵区,这十个陵区的发现和研究使原本了无踪迹、散见于历史文献只言片语中的一座座秦人陵区逐渐清晰,连缀成一条基本完整的古代陵墓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链条,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墓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实物资料。通过这十个陵区可以看到秦陵在陵园、墓葬、封土、礼制建筑、陪葬墓、陪葬坑、门阙等形制要素方面的渐变,这些渐变逐步强化,最终造就了其从"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的制度巨变,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墓葬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死者的处理方式,而种种处理方式都遵从一定的原则,应与墓主人生前所从事过的活动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有关。由于葬俗具有很大的延续性与保守性,在同一考古学文化之下,不同的葬俗可能就反映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这一点在早期秦文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近年西汉水上游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开展,发掘了一批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秦墓,本文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历年西汉水上游以及宝鸡地区汧河、渭河流域春秋早期及以前的秦墓资料,对早期秦墓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墓葬所代表的人群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揭示早期秦人的人群来源和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莉 《文博》2006,(3):31-33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非礼不成,非礼不定,非礼不亲,可以说主宰着人们社会生活的一切, 饮、食、冠、昏(婚)丧、祭、射、御、聘,无所不包,人们的生活行为规范都在礼的范围之内,都要遵循于礼,都要受到礼的制约, 所有的行为都要合乎于礼。  相似文献   

18.
固然先秦时期以“犬丘”作地名的就有好几个,但关系到周、秦最密切接触的,只有其中两个,这就是陕西的“犬丘”和甘肃的“西犬丘”。东西两“犬丘”,隐含着秦人发迹时一段最重要的历史。而目前学术界对此认识形同参商,更有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文博》1992,(6)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杨东晨、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干部杨建国二位同志的学术专著《秦人秘史》(42万字),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本书是一本以纪传体写的秦史著作,共分十五章。它从华夏、东夷两大部族迁徙、  相似文献   

20.
由于嬴秦贵族多采用直肢葬,平民多采用屈肢葬,有关学者多以为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收集分析秦人葬式资料发现,这种象征意义只延续到春秋战国之交。战国早、中期后,随着小型秦墓中直肢葬的增加,秦人葬式中的等级色彩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应是内、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外来移民的大批涌入,将平民直肢葬风俗带入关中秦地,内因则是秦国实行的变法革新,变法削弱了旧传统势力的影响,使得平民直肢葬有了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