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蒋”无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张伟联系到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之前已经制定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方针,学术界仍有人认为,中共中央在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决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指导下,对蒋介石个人的处置在策略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由“...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学术界关于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西安会谈的描述,似乎周恩来在刚抵达西安时就已经完全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具体方案,这与中共中央在事变之初一度采取"除蒋"方针有很大抵触,不能不令人怀疑.本文把周恩来放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下进行具体考察,并主要依据档案资料进行分析,指出周恩来当日不可能向张学良提出"军事阴谋",也没有分析事变存在两种前途,更不可能力主释放蒋介石并拥护其作为全国抗日领袖.相反,与中共中央一样,周恩来在寻求和平解决事变的具体方案上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事变是一个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它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时局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共产党联蒋抗日,国民党由内战转向抗战,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形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是由各方面因素促成的,有张学良、杨虎城的作用,有共产党的作用,也有国民党中亲英美派的作用。但张、杨的作用是主要的。张学良不仅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倡导者,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张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伴随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张学良联共逼蒋抗日的宗旨得以实现,从而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并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西安事变会发生?为什么张学良会在这一事变中扮演主要人物?为什么这一事变能够得以和平解决?这决非偶然性的因素所致,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愈是越出人的自觉的控制,愈是越出他们支配的范围,愈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固有的内在规律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偶然性中为自己开阔道路”。按照事物  相似文献   

5.
正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中共中央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根据急遽变化着的政治局势及时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并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打开了通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化的枢纽,体现了中共在政治上的成熟及高超的应对突发事变的能力。冷静观察以因应局变,慎重表态以掌握处理事变的主动权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政坛的剧烈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它使中共和西北红军转危为安,也使得全民族各党派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之间是存在着意见分歧的。  相似文献   

7.
李义彬 《百年潮》2001,(8):44-4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发动的持续了近十年的剿共内战停止了下来,国共两党的高级代表从1937年2月起开始接触,就合作抗日问题进行会谈。国民党中央为了研讨和制定西安事变后的对内对外政策,于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名为“根绝赤祸”的决议案,实则确定了联共方针,启动了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已过去64年了。这一震惊中外的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确保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久前,当年最主要的当事人张学良将军作古,让我们重新回首现代史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回忆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龙飞虎将军当年跟随周恩来赴西安解庆西安事变的亲身经历,全面介绍了中共中央及周恩来在解决西安事变时的力挽狂澜、砥柱中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西安与张、杨协商,主张和平解决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亲日派进攻西安、扩大中国内战的阴谋,推动了国共两  相似文献   

10.
龙铮 《百年潮》2017,(3):63-65
正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和命运的事件,我父亲龙飞虎是亲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见证人。飞机货舱里的乘客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出了以周恩来、叶剑英、博古、李克农等为主的代表团,赴西安谋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我父亲在长征中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侦察科的科长,负责侦察,走在红一方面军的最前  相似文献   

11.
许述  陈磊 《文史精华》2006,(12):10-15
1936年12月,日本侵略军已轻取东北进而扩张至平津华北,突如其来的西安事变全然在其意料之外,一时其侵略步伐暂停。然而日本很快看清中国事态,表面上袖手旁观,暗中却极力怂恿南京对西安采用武力,以阴谋扩大事态,坐收渔利。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国内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日本人所不愿看到的,半年之后即爆发了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的突发,出乎中共与共产国际及斯大林的意外。如何解决事变成为迫在眉睫之事。在陕北的毛泽东立即给斯大林发去电报,表示联合张、杨积极推动抗日反蒋;正在莫斯科的王明则提出了立即枪毙蒋介石的主张,同时共产国际也有不同意见。斯大林出于苏联利益的考虑,与中共电文交驰,力促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蒋介石结成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容纳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救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张学良、杨虎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乘专机抵南京。蒋下令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立即扣押张学良。知其内幕的宪兵司令部上尉书记官廖逸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捕,在狱中交待了宪兵看押张学良时的一些内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怀着善良的愿望,以惊险的手段、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捉蒋放蒋,逼蒋抗日,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日战争的发动。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4日,作为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的童小鹏,随同周恩来离开陕北保安,16日到达西安,耳闻目睹了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他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整理于后。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张学良和东北军从临潼的骊山山穴里捉到蒋介石,带回西安新城大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率领的国民党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遭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前来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事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国民党各派系各霸一方,勾心斗角,亲日派更是蠢蠢欲动,觊觎大权,南京群龙无首,纷乱无绪的苗头争相显露,内战的硝烟骤然升起。在风起云涌的斗争漩涡里,中国共产党如何确立自己的策略,应对复杂局势,对国家命运和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张闻天,处变不惊,纵览全局,发扬民主,集中集体智慧,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着力倡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张闻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中,毛泽东、周恩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说是尽人皆知的,而时任中共总负责的张闻天参与解决西安事变,着力倡导和平解决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一、“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1936年12月12日凌晨,古城西安临潼华清池突然响起了枪声,划破了寒夜的宁静。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抗日救国,在向来西安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多次进谏无效反遭斥责后,终于采取了兵谏行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拉开了序幕。张、杨冒着极大危险,以英雄无畏的胆识活捉了蒋介石,但在如何处置蒋介石,如何处理这个事件上,却举棋不定。于…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关键环节。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起着独特的作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亮 《文史天地》2004,(8):17-20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中华民族面临着危亡的关键时刻,刘鼎以中共代表身份被派往西安,成为常驻张学良公馆的一名红色使者。他以特有的学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建立起一条中共与东北军之间的秘密交通线,为双方共同合作抗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又协助周恩来妥善处理事变,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