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学科定位为“知识门类”或“知识领域”。而所谓跨学科研究,主要是把文学和其他学科进行的比较置于系统性之中,即把文学以外的学科领域作为独立连贯的学科来与文学作比较,其立足点是文学。  相似文献   

2.
诚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也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这种优秀传统?它的现实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上总结这种优秀传统?曾任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佛山大学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萧君和教授著《华魂》,正是这样一本探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书。《华魂》近SO万字,共三卷,第一卷《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卷《中华民族精神入第三卷《…  相似文献   

3.
一《楚辞》是怎样一部书?《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所编集的一部文学专著。此书以屈原赋为中心,裒辑自宋玉以下以至汉初人所作的旨在发挥屈原思想,在形式上摹拟《离骚》的所谓“骚赋”,再加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合为十六卷。东汉王逸取刘向所编《楚辞》为之作注,再加上他的作品《九思》合为十七卷,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最古的《楚辞》本子。此书既以屈原作品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屈原集。我们读屈原作品,就是读荟集在这里的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作品很多,而其代表作是《离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典兵学文化无疑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研究领域。一方面 ,中国历史上战争的类别之多、频率之高以及剧烈的程度 ,举世罕见 ,古人所谓“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正是此一实际的反映。中国古典兵学文化与其它历史文化一样 ,具有强烈的历史的延续性和自己独有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在战争方式不断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 ,超越时空的悬隔和文化的隔膜 ,使中国传统兵学能够与西方军事文化“对话” ,透视其精蕴要义并完成其向现代的转换 ,服务于当代军事理论的创新 ,从而赋予古典…  相似文献   

5.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23,(1):127-128
<正>冯天瑜:《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制度是人类构建的约束自身行为之规则,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习惯、法规、戒律的集合,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结构性功能。中国有悠久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以《尚书》、《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为代表的古代史著注重对制度文化的载述;以“通”、“典”为代表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典志体”成为一种代有传承的重要史体。  相似文献   

6.
一部历史文学杰作,一定是杰出在“文学”上;但批评者否定一部历史文学创作,都只需指斥其违背史料之处——所谓“胡编滥造”。因为中国历史小说,源于宋元特别是明朝中叶以来将《资治通鉴》等史书通俗化,以及普及历史的社会风气。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到《通鉴节要》再到“按鉴”、“通俗演义”,这条将《通鉴》、《纲目》等史书逐渐普及化、通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德华 《文献》1999,(4):41-50
日本金泽文库藏唐写本(佚名)《文选集注》残卷,其中骚类残卷包括卷六十三"骚一",为《离骚》从"小序"至"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部分;卷六十六"骚四"为《招魂》、《招隐士》两篇.  相似文献   

8.
“诗文代变”。从1898年到1902年 ,中国出现了一场号称诗界、文界和包括戏剧在内的小说界“革命”的文学运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现代报刊为媒体 ,凭借机器印刷和出版企业文化形式所进行的文学启蒙运动。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杂志 ,即以《新小说》名之。“新小说”觉世新民、开启民智的启蒙功能 ,被他们以极端的态度 ,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为“文学之最上乘”的中心地位 ,虽然 ,这与传统小说关乎世道人心、“文以载道”的古训 ,其实是有着某种潜在的关联 ,但从此 ,小说成为教化民众的工具 ,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该文把历史学家吴晗于1960年写成的《海瑞罢官》与1961年的所谓“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说《海瑞罢官》“美化地主阶级”,“宣传阶级调和论”;代表地富反坏右“同无产阶级专政对抗,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翻案’,使他们再上台执政”;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一株大毒草。  相似文献   

10.
衷鑫恣 《文史天地》2022,(10):29-33
<正>一小说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作于1990年代初,曾获“茅盾文学奖”,乃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的故事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关系不浅。尤其书中主角“朱先生”,原型即为清末关中大儒牛兆濂;由族长“白嘉轩”引入、白鹿村人人诵读的《乡约》,原是北宋关学代表吕氏兄弟的老物件。这方面,陈忠实创作手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卞寿堂专著《〈白鹿原〉文学原型考释》,已经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1.
骚坛上流行一句经久不衰的话:诗贵含蓄。所谓含蓄,就是意思含而不露。诗歌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盘托出,而应有所含蓄,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清朝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学主张,就是要使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12.
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在日本战后文坛上,他的战争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日本战后文学的开始可以说是以他的创作为标志的,“真正称得上‘战后文学’的第一部作品的,就是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哦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野间宏的评价也非常高,赞扬他的长篇小说《真空地带》“带着明显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目的意识”,“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战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关于“儒”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关于“儒”的研究动向赵寿凤郭玉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就会知道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思想界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所谓儒家思想,依据一般的解释,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思想。但是,什么是“儒”呢?为什么要把孔子的思想称做儒家思想呢?对于这些问题,应...  相似文献   

14.
赵丙祥 《民俗研究》2023,(2):29-50+158
在许多华北年画中,都会有姜太公、刘伯温两个“军师”的形象,以此为基本资料依据,参以《封神演义》《英烈传》等讲史小说、戏曲、传说等,可探讨士人在与皇权打交道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在传统天命观下,一个新朝的潜在皇帝登场后,必须有一位军师“出山”,这部英雄史才有一个真正的“开端”。从姜太公到刘伯温,士人与皇权的关系经历了从平等到压抑的过程,折射出以“隐士”为象征的道统与以“帝王”为代表的政统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萧条”宋玉《风赋》中“萧条众芳”一句的“萧条”一词,注家多释作“寂寥”、“雕零”。这与安适富丽的楚王宫中景象和“宁体便人”的清爽大王雄风颇为不叶。“萧条”一词在这里应该解作“动”。它与“萧萧”、“骚骚”、“萧骚”、“搜搜”等词是同义语。  相似文献   

16.
白慧平 《沧桑》2010,(3):223-224
在先秦散文中,《庄子》寓言体文学成就最高,它以独立成篇的结构形式、深刻的象征意味、大胆的想象、虚构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乐府诗中也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寓言诗,深受《庄子》寓言体的影响:学习《庄子》寓言中拟人化的手法;继承其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的特点以及表现道家思想的形式;两汉乐府中的迎神求仙诗,是《庄》《骚》的遗响。  相似文献   

17.
建安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时“俊才云蒸”(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以“气”为文, 造成一个“梗概而多气”(同上)的文学盛世。三曹父子在文学上和政治上一样,是那一时代的领袖人物。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历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在天文与数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的时间系统,对于历史纪年、农事活动乃至年龄计算,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历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以《儒略历》为代表的“太阳历”,也不同于以《回历》为代表的“太阳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这种历法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即有所谓“三正”,汉代的《太初历》已确立了中国历法的基本体系,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又有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以悠久灿烂的史志文化闻名于世。方志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从考订。《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语:“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九丘》即为九州之志,据此方志距今也有2527年之久。此后,史籍累世不断,方志纂修不绝如缕。可以说续志是中国方志这一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原因之所谓续志,原本是旧方志的一种,明清较多。在前代志书的基础上只记以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事情,体例基本依照前志,有的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它可以直称为“续志”,如{江都县续志》;也可以冠以“志补”、“补编”等名称,…  相似文献   

20.
洪迈所写的《容斋随笔》,内容较广,有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等;然以历史内容较为丰富,较有特色和参考价值,所以,本文就据《容斋随笔》谈谈洪迈的史学。一、所谓“随笔”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别号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