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和当代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系苏商的重镇。无锡民营企业家简称锡商,锡商是江苏苏商的重要代表。2013年全球首届锡商大会对近代工业化进程以来锡商文化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即"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其中第三词组隐含了近代中国最大资本集团荣氏家族开创者荣德生之名,无疑是一种机缘精神之合。  相似文献   

2.
西漳船是近代内河传统木帆船优秀船型之一。首产于民间造船业最为集中的江苏无锡丁降里徐氏工场。无锡,地处水运要冲,居江南运河中心。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有“米码头”的称誉;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是朝廷办漕中心,江浙两省在此采办漕米年均300万石,占两省应征漕粮数十之八九,继而发展成为全国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民国时期,粮食年吞吐量达800万石,为全省之冠。  相似文献   

3.
郑忠 《安徽史学》2003,1(4):39-44
南通、无锡、常州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重要的中等工商业城市,20世纪初先后依靠自身民族工业振兴发展起来,并相继形成各具特色的“南通模式”、“无锡模式”、“常州模式”。展开对此类区域城市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不但可以把握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而且还能为探索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定位是“泰伯故里,工商名城”;另一个定位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这两句话,不但对无锡作了准确定位,同时也反映了无锡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无锡紧邻上海,素有“小上海”之称,也是江南最早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到了近代,沪宁铁路通车,上海、无锡连为一体,形成了“大十字”物流框架,现代企业得势发展,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毛泽东主席曾评述道:“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相似文献   

6.
正"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这是诗人郭沫若形容太湖美丽风景的名句。诗中的"鼋头渚"就位于江苏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丝都、米市之称,虽然物产丰富,却"无"锡。无锡之名是怎么来的,无锡真的"无"锡吗?据《锡金县志》记载:周秦时代,无锡  相似文献   

7.
<正>无锡不仅是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也被誉为“二胡之乡”“丝竹高地”。位于江南腹地的无锡,在大的历史背景、地缘环境方面与苏州、常州大致相同,但因自身特殊的历史境遇异于苏常,又呈现出殊途异彩的人文样貌,在民乐方面个性独具,特色鲜明。历史上,无锡家班社乐繁荣,锡派琵琶特色独具,二胡艺术长足发展,道教民乐相融互动,书写了无锡民乐独特的发展轨迹,也形成了无锡民乐的特殊风貌。成就无锡独树一帜音乐品性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悠久“曲局”的浸润造化;二是与二胡发展成熟的相生并行;三是与道家文化的交融互动。  相似文献   

8.
芜湖米市的百年沧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湖和无锡、长沙、九江并列为中国四大米市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江两岸、江淮地区 ,自三国、魏晋以来 ,就是主要的稻米产区。迨至北宋时 ,已成为“田地之倍于他郡 ,鱼虾竹苇 ,柿栗之货足以自资 ,其江山之胜 ,又天下之奇处”的鱼米之乡。而芜湖又地处长江黄金水道 ,兼有水陆交通之便。唐宋时即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历史记载。明代商品经济的刺激 ,芜湖已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 ,皖中、皖南所产稻米多在此聚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丰裕富足的稻米资源 ,使芜湖得以因利乘便 ,在 19世纪下半叶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清…  相似文献   

9.
秦福荃 《炎黄春秋》2006,(10):20-26
博古认识潘汉年是在一九二五年的春天。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震动全国,震惊世界,全国人民无限悲痛,各地纷纷举行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锡社”在“无锡”筹划举行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博古是江苏省无锡“锡社”的负责人,正全力投入追悼会的筹备工作。这时博古已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按照党的指示,要把追悼活动办成一次范围广泛、规模巨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传运动。因此在人手上很紧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史中,无锡因其悠久的文化传承、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孕育出一批杰出的民族实业家和民族工商企业。据统计,1936年无锡就拥有315家工厂,资本总额1407万元,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居第五位;总产值7726万元,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有着"小上海"的美誉。今天,无锡留下的众多工业建筑遗存中,由荣氏兄弟在一百多年前开办的茂新面粉厂旧址,已被成功地改造为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正>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定位是"泰伯故里,工商名城";另一个定位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这两句话,不但对无锡作了准确定位,同时也反映了无锡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2.
马俊 《神州》2013,(23):33-33
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繁荣,城乡教育发达,在不少领域涌现了许多成绩卓著的杰出人物,优秀的外交家陈志方,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正>19世纪中后叶,是我国城市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时期,标志现代城市文明的公用水电事业在武汉兴起,先后创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武昌竟成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汉阳电气公司、武昌水电公司等,执中国近代公用水电事业之牛耳。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孱弱,国家有限财力大都掌握在“四大家族”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资本手中,民营工商业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其挤压与蚕食,汉口既济水电公司亦未能逃脱这一宿命,成为宋子文及其所代表的江浙财团侵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称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农本”思想.或“重本轻本”,“重农仰商”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思想,甚至据此认为中国古代工商业不发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本丈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十分注重解决吃饭问题.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无疑是明智之举。但所谓“重本轻未、“重在仰商,并不等于重视农业,打击、压制工商业。从历代王朝执行的政策来看,并没有一贯地打击排斥工商业。汉朝建立之初,推行“重本轻末”政策。自高祖至文景,连篇诏书,强调“农,天下之…  相似文献   

15.
无锡紧邻上海,素有"小上海"之称,也是江南最早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3000多年以前的周代,太伯奔吴,立足梅里,把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荆蛮之地".到了近代,沪宁铁路通车,上海、无锡连为一体,形成了"大十字"物流框架,现代企业乘势发展,诞生了闻名遐迩的无锡六大家族及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  相似文献   

16.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几千年来商业一直被视为末业。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下旨实行"新政",设立专门机构,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这是应时之举。商部成立后,陆续制定并颁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保护商业、奖商商业的经济法规,这不光对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士商”─—张謇与涩泽荣一之比较观马敏东亚各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商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经历。以社会阶级关系的转型而言,中国有亦士(绅士)亦商的所谓“士商”中介过渡,日本也有亦士(武士)亦商的所谓“士商”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18.
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青铜和铅青铜;这批器物使用的一部分铜料、铅料与曾国铜器和殷墟四期铜器相同,表明商代晚期开发使用的一部分矿料到西周早期还在继续使用中,而商晚期“锡料来源紧缺”,但西周早期曾国铜器锡料供应充足,这些锡料是晚商已开采使用后来被周人掌控,还是周人新开发的,亦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在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中,政府于民间工商业者亦即官与商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及工商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当时中国的工商业,乃至整个清王朝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述我国古代重农轻工商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农轻工商,在我国绵长的封建社会中,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济思想。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农业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产业,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制造劳动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武器;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工商业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完全摒弃工商业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重本抑末”即重农轻工商的思想始终是相对而言的。在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西周至春秋时期,还没有人明确提出重农轻工商的思想。大体上是在进入战国时期之后,这种思想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