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明弘治元年(1488)正月三十,即朝鲜成宗十九年,时任朝鲜济州三邑推刷敬差官崔溥闻父丧,于闰正月初三率从者自济州渡海返里。途中不幸遭遇风浪,漂流海上14天,历经艰险,于同月十七日在中国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界上岸获救。后由中国官员护送,自台州走陆路经宁波、绍兴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行水路至北京,再走陆路至鸭绿江返回朝鲜。崔溥回国后,奉李朝国王之命撰写经历日记,即《漂海录》,计5万多字。  相似文献   

2.
范金民 《安徽史学》2015,(4):160-163
<正>明朝孝宗弘治元年、朝鲜李朝成宗十九年(1488)闰正月初,朝鲜济州等三邑推刷敬差官崔溥闻接父丧唁信后率从者42人由海登船奔丧,不幸遭遇风浪,漂流海上14天,历尽艰险,在中国台州府临海县外洋获救登岸。在中国官员的护送下,崔溥一行从宁波启程,抵杭州,经行运河全程,抵达北京,在北京接受审问、谨见皇帝、获得赏赐后,由陆路回到汉城。回国后,崔溥立即奉国王成宗之命撰写逐日经历,后以《漂海录》之名进呈。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燕行录"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燕行录全集》或将来整理新编之本,皆当以"狭义"燕行录为定,即"燕行录"为朝鲜使臣与随员或负有秘密使命的官员"出使中国的使行录",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往来中国的纪行录"。一部书是否属"燕行录",必须具备两个充分必要条件:就作者而言,必须是国王派遣的使臣或使团中的某个成员,个别是负有国王某种特殊使命的官员;就其所到之地而言,必须是到过中国,或者到过两国边境的中国境内。反过来说,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而只具备其中的某一个条件,都不能算做是"燕行录"。而《漂海录》、《皇华集》、《东槎录》、《傧接录》之类的诗文,以及其他与中国相关之著述,皆不当混入"燕行录"之中,至多也只能作为《燕行录》的《附录》,缀于卷末。  相似文献   

4.
杨雨蕾 《文献》2018,(6):88-99
《乘槎录》是朝鲜文人崔斗灿1817年漂流到浙江后的中国记录,为现今所发现朝鲜漂海录中年代最迟的一部,其中有大量篇幅记述作者在被送往北京、再经由陆路返回朝鲜半岛过程中,与各地文士诗文唱和、书画相赠、共作笔谈的情景。《乘槎录》现存有刻本和抄本多部,抄本当出现在刻本之前,为作者原作。依据抄本内容可以看到,崔斗灿漂流到浙江,沿途在定海和杭州与清朝文人交往最为频繁。凭借着对江南景物的熟悉和优秀的汉诗文水平,崔斗灿为当地文士所接纳,一时成为文人雅会的中心人物,这不仅基于共同的汉文化背景,而且还有赖于当地从官员到普通文人对朝鲜礼仪之邦的认同和对朝鲜文人的友善。虽然两地交通不易,但是汉字、汉诗和江南的风物成为两地文人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媒介,双方的文字情缘诚挚而富有情怀。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8,(6)
《乘槎录》是朝鲜文人崔斗灿1817年漂流到浙江后的中国记录,为现今所发现朝鲜漂海录中年代最迟的一部,其中有大量篇幅记述作者在被送往北京、再经由陆路返回朝鲜半岛过程中,与各地文士诗文唱和、书画相赠、共作笔谈的情景。《乘槎录》现存有刻本和抄本多部,抄本当出现在刻本之前,为作者原作。依据抄本内容可以看到,崔斗灿漂流到浙江,沿途在定海和杭州与清朝文人交往最为频繁。凭借着对江南景物的熟悉和优秀的汉诗文水平,崔斗灿为当地文士所接纳,一时成为文人雅会的中心人物,这不仅基于共同的汉文化背景,而且还有赖于当地从官员到普通文人对朝鲜礼仪之邦的认同和对朝鲜文人的友善。虽然两地交通不易,但是汉字、汉诗和江南的风物成为两地文人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媒介,双方的文字情缘诚挚而富有情怀。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4,(3)
<正>《精忠录》辑录岳飞生平史实与著述、历代朝廷褒典与文人赋咏等,是岳飞史事与岳飞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资料选编。在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中多见学者论及藏于海外的李氏朝鲜铜活字印本,或许因为此书国内不容易看到,因此,学术界涉及《精忠录》的相关论述多语焉不详。事实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各藏一部李氏朝鲜本《精忠录》,由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域外刊印本,所以,似乎少为学者所知;而且,还有另一种版本  相似文献   

7.
王微笑 《福建史志》2022,(4):41-46+72
龚用卿所作的《使朝鲜录》与所主持的《嘉靖十九年应天府乡试录》在流入半岛后,被朝鲜朝廷各以铜活字印出。前者详记朝鲜迎诏敕之仪,实用价值高;后者的翻刻既能体现朝鲜对明科举文字的关心,也和龚用卿个人与朝鲜间的关系有关。此两种书既是明时期中朝书籍交流的典范,也对当下的登科录、域外汉籍的刊印和流布研究有所助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明清之际,中国古典小说大量传入朝鲜,恰逢此时朝鲜爆发了两场战争,人们开始崇拜关羽,这样关羽和三国的故事开始在朝鲜各阶层广泛传播.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其思想和写作方法逐渐被朝鲜人民所接纳继承,朝鲜文人士子模仿《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根据本国的历史人物创作了《壬辰录》等历史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6,(4)
程朱理学对朝鲜李氏王朝主流思想意识、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程朱理学思想重要载体之一的《近思录》,得到了李朝社会的景慕,他们对中国《近思录》系列文献的内容、编纂理念等进行接受,新生出大量《近思录》相关文献。其新创的文本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思想,由开始的完整接受,发展到以中国《近思录》文献为主体,进而创建出以本民族儒家或朱子学家思想内容为主体的本邦读本。同时又予以批判性接受,衍生出朱子学在异域的新体态。李朝本土化的《近思录》系列文献,促进了朱子学在李朝的大发展,在中朝文化关系史中已成为一道靓丽彩虹,至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李朝实录》影印本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学人的关注,对中国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吴晗从30年代开始,耗时近三十年,全面钩稽、抄录《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80年代出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是书详录朝鲜与明清交往史实、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与臆想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1.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李朝纯祖十八年,公元1818年),朝鲜人崔斗灿在行经中国大运河全程后,编成《乘槎录》一书,备记遇风惊险之状和与中国士人的交往情形,在同时期中国域外文献中具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初叶乃至清代近三百年间朝鲜人有关中国运河全程的惟一文献,富有文献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曹书杰,纪小平《中国丛书综录》(下简称《综录》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初版)作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最重要参考工具书之一,早已弥声海内外。但于书名之异同、板本之刊刻、子目之数量、辑著者之姓名等著录的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讹...  相似文献   

13.
《域外汉籍珍本总目提要》因收录域外汉籍书目数量庞大,难免疏漏.本文对该书所录《明义录》《度支志》《朱书百选》《宋史筌》四部朝鲜王朝汉籍之"提要"内容略作补正.  相似文献   

14.
一、贵州的第一出话剧《维新梦》及其影响话剧艺术登上贵州戏剧舞台,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07年,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组织“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夭录》(《黑奴恨》和《热血》(原名《杜司克》)等剧,成为中国人演出话剧之始。同年,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夭录》,上海成为新剧(话剧)在中国的发祥地。贵州的话剧活动,便是在上海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的。1912年,达德学校校友聂正邦、王慎余、朱练甫朱冠山等人,从上海回到贵阳,他们带来了新消息、新风气。一次,与省内校友周杏村、朱梅麓、包百■、熊梦周等人…  相似文献   

15.
已故学者余嘉锡、夏承焘等曾认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是明代人的伪托。之后,有关“《满江红》是否岳飞所写”的争议曾入学林出版社的《中国文化之谜》。又据衢州市文化人李庄临、祝龙光等人编纂的《郎峰佚文待考录》知悉,衢州江山《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内发现有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赠江山籍宋代正议大夫祝允哲的一首《满江红》:  相似文献   

16.
何勇强 《古籍研究》2003,(3):63-68,82
鲜于绰《传信录》,最早见于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著录:“《传信录》十卷,右皇朝鲜于绰大受撰,记国朝杂事,多言元丰后朝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袭用其说。近人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也著录了《皇朝传信录》十卷,“题鲜于绰大受编,起绍兴元年正月一日至  相似文献   

17.
《道命录》是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晚年的著作,成书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道命录》从历史角度,采用编纂文件与注文论述相结合的体例,记载程颐、朱熹进退始末,从而说明宋代一百四十年间道学三起三落的兴废历程。为我们研究宋代党禁,程颐、朱熹生平,乃至李心传的政治思想,提供翔实的资料。 《道命录》成书以后,由南宋新安朱申,于理宗淳祜十一年(1251)刻于九江。(朱申《道命录》序)据《宋史·本传》载,该书为五卷,而收录在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中的则为十卷。《四库全书》载内廷藏本也为十卷,与《本传》所载不合。 《四库提要》据内廷藏本,元至顺癸  相似文献   

18.
唐代黑齿常之墓志文考释李之龙一、黑齿常之赴边塞前主要经历考我国保存至今的古代朝鲜人墓志极为罕见,所知者仅为唐欧阳通所书、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唐代原朝鲜高丽国王盖苏文之子泉男生墓志(杨震方《碑帖叙录》谓此志收藏于河南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古代...  相似文献   

19.
朴世堂是朝鲜时代(1392-1910)著名儒者,其《诗经》学著作《诗思辨录》打破了朝鲜半岛《诗经》研究独尊朱熹《诗集传》的研究格局,开创了《诗经》实学研究的先河.《诗思辨录》的《诗经》学特色主要呈现在四个方面:毛与三家,兼收并取;汉宋兼采,唯是之求;涵咏本文,以情解诗;关注现实,向往圣治.朴世堂在《诗经》经义的探究与阐释中倾注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切关怀,其《诗经》研究具有经世致用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箕子“八条之教”的研究张博泉"八条之教",《水经注》谓"约以八法",是箕子适朝鲜(地在辽西)之后所制作的法律条规。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及李贤注《后汉书》引《音义》,俱谓"八条不具见"。后人之研究对此从无异议,因此据以认为:八条存于世者,只有禁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